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贞观是什么意思 > 6 姜太公(第1页)

6 姜太公(第1页)

“再有个两三日,也就到了。”姜羽肩扛长刀,一路小跑的奔来。刚才又去跟流民百姓打听一下路,说着就要接回姜尘手中的包袱。“前面应该能有歇脚的地方,咱们今天就在那边安顿吧。”

这几日一路行来,见到了太多难民,大部分都是从原州、陇州、庆州、宁州等地逃荒过来的,一是因为打仗,二就是饥荒闹的,家里的汉子被抓去壮丁,老人孩子妇女实在遭不住了,为了活命也只能寄希望于南面的长安城,但愿伟大的皇帝陛下能收留他们,给个活命的机会。

先不说能否顺利走到长安,官府会不会管,就说自己和姜羽这几天遇到病死冻死饿死的老弱病残就不计其数,有的就那么横在官道上,稍微好点的可能是家里人弄个草席一卷,稍微掩埋一下,也就算入土为安了,刚开始姜尘还是很不习惯,毕竟前六年也没见过什么尸体,不知吐了多少次,本身腹中就无粮,眼泪鼻涕吐的一齐淌。后来渐渐的也就习惯了,也可以说是麻木了,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年代,不努力的向前看,就会被恐惧所稀释、吞噬,从而尸骨无存。想起梦外听到过的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我背着就行,羽哥”

从大兴国寺出来后,姜尘也和姜羽商量了一下,每天早起他教自己刀法,然后就帮着落脚的百姓家里干点砍柴打猎的这些杂活,起码还活的过去。有时也会在破庙或者无人的破草房里对付一晚,生起火后就给姜羽讲讲兵法,这些天两人这难兄难弟也算是相互扶持、有所收获。

“少爷,你说太公祖师是否会传于你拯救百姓之道,起码家家有口粥,也是好的啊。”

之前很多事不知如何与姜羽以及未曾谋面远在洛阳城的老爹老妈还有两个妹妹解释,后来姜尘告诉他风寒发烧的那段时间,自己在梦中与咱们姜家的太公老祖,也就是姜子牙姜太公拜师了,梦中他老人家传授我百家所长、深谙百姓之道,并且梦中百年,习得十之七八,才让我梦中醒来,拯救这苦难世间,让大唐繁荣昌盛之类的云云。

虽说古时候的人民群众思想比较单纯,也信奉这些什么神仙啊显灵啊等等吧,姜羽也被姜尘唬得一愣一愣的,差点忽悠瘸了。但生怕再有人质疑,姜尘就直接口头甩出来几本兵法,毕竟跟姜羽这憨货讲一些电力、工程、杂交水稻啊啥的他肯定听不懂、太玄幻。而兵书,因为家里经商肯定是接触不到太多深奥的,自己指定是没接触学习过,跟姜尘一起生活这么多年姜羽肯定是知道的,现在姜尘这直接把《孙子兵法》《六韬》《吴子》这些个无价之宝往出一背诵,当时姜羽被少爷的王霸之气震慑的恨不得纳头就拜,还担心这么重要的东西传给他会不会令太公祖师不开心、会不会影响到祖师对少爷的喜爱,害怕日后梦中不会在传授道法给少爷。当时姜尘也是被他这囧样弄的啼笑皆非,背对着他背着手一副高人做派,让他安心。

其实这些天传授姜羽兵法姜尘也受益匪浅,当初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量,在图书馆过目不忘后对这些兵书也没有太过深究。比如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以及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反正种种这些吧,虽说有过浅显的理解,但真到了这个年代这个环境,加上和羽哥多次反复探究,理解也更深刻更透彻了,这也算是相互勉励相互成长。

“那肯定是学习了的,只是现在时机未到,要循序渐进的来,不要着急。即使遇到不懂的我也会在梦中与师祖他老人家请教,你就放宽心吧。”说罢姜尘还拢了拢头发,高人风范尽显。

“少爷,前方几里外有骑军冲这个方向过来。”姜羽刀柄驻地,细细感受着手中传来的震感。“人数还不少,这次应该是一支小型部队。”

说实话姜尘老早就想搞两匹马来,要不然等真走到了乌氏县城,没准仗都他娘的打完了,即使没打起来,看热闹总得有匹马不是,不然跑都没法跑,总不能看个热闹把小命丢了,那可就不值当了。奈何这一路除了遇到过两次斥候和物资运送,嗖嗖的就过去了,一人一骑根本没有多余的,压根也不敢拦啊,这要是耽误战机,真就得当成细作给收拾喽。

“咱俩还是到路边等等看吧。”姜尘大大咧咧的靠在一颗大树边坐下,弹了弹身上的灰尘,随即对着阳光眯着眼等待着。

姜羽则长刀触地,警惕的眯起眼睛,也不再吭声了。

盏茶功夫不到,东南方向关道就轰隆隆策马过来几十骑,从装束来看应该是大唐骑兵无疑。快经过我们这里最先领头的示意后方减速,待部队停稳后,领头之人独自勒马来到姜尘和姜羽面前两米处停下。

咱就说姜尘和姜羽两人这卖相吧,姜尘一副无精打采无所谓的表情,以及姜羽触着长刀一双丹凤眼眯眯着往那一横,哪个领兵的不好奇吧,看这俩人穿的破烂,爱才之心总得有吧。所以说要想骗……不是,要想弄到两匹马,上赶子是没用的,必须发挥出咱祖师爷那高手风范,哎!咱姜尘钓鱼,他愿者上钩。

细细打量一番之后,领头之人也看两人确实没有先开口的意思,估计实在忍不住,便见他在马上抱了抱拳道“右武卫大将军帐下京兆府旅帅王奔。”

姜尘略微抬了抬眼皮看向马上这位。所谓折冲府,也就是大唐的府兵,李二陛下登基后把当前的版图划分为十道,统计军府六百有余,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府兵就相当于最基础的军队编制,眼前这位军职旅帅也就是相当于部队中的旅长级别,手下百来人,官阶从八品上。

稍一合计,既然人家都主动自报家门示好了,总不能在摆什么架子,姜尘也起身同样抱拳回礼“草民洛阳人士,姓姜名尘,这位是我义兄姜羽。”说着指了指身侧的姜羽,随即道“请问,你们有多余的马吗?

“再有个两三日,也就到了。”姜羽肩扛长刀,一路小跑的奔来。刚才又去跟流民百姓打听一下路,说着就要接回姜尘手中的包袱。“前面应该能有歇脚的地方,咱们今天就在那边安顿吧。”

这几日一路行来,见到了太多难民,大部分都是从原州、陇州、庆州、宁州等地逃荒过来的,一是因为打仗,二就是饥荒闹的,家里的汉子被抓去壮丁,老人孩子妇女实在遭不住了,为了活命也只能寄希望于南面的长安城,但愿伟大的皇帝陛下能收留他们,给个活命的机会。

先不说能否顺利走到长安,官府会不会管,就说自己和姜羽这几天遇到病死冻死饿死的老弱病残就不计其数,有的就那么横在官道上,稍微好点的可能是家里人弄个草席一卷,稍微掩埋一下,也就算入土为安了,刚开始姜尘还是很不习惯,毕竟前六年也没见过什么尸体,不知吐了多少次,本身腹中就无粮,眼泪鼻涕吐的一齐淌。后来渐渐的也就习惯了,也可以说是麻木了,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年代,不努力的向前看,就会被恐惧所稀释、吞噬,从而尸骨无存。想起梦外听到过的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我背着就行,羽哥”

从大兴国寺出来后,姜尘也和姜羽商量了一下,每天早起他教自己刀法,然后就帮着落脚的百姓家里干点砍柴打猎的这些杂活,起码还活的过去。有时也会在破庙或者无人的破草房里对付一晚,生起火后就给姜羽讲讲兵法,这些天两人这难兄难弟也算是相互扶持、有所收获。

“少爷,你说太公祖师是否会传于你拯救百姓之道,起码家家有口粥,也是好的啊。”

之前很多事不知如何与姜羽以及未曾谋面远在洛阳城的老爹老妈还有两个妹妹解释,后来姜尘告诉他风寒发烧的那段时间,自己在梦中与咱们姜家的太公老祖,也就是姜子牙姜太公拜师了,梦中他老人家传授我百家所长、深谙百姓之道,并且梦中百年,习得十之七八,才让我梦中醒来,拯救这苦难世间,让大唐繁荣昌盛之类的云云。

虽说古时候的人民群众思想比较单纯,也信奉这些什么神仙啊显灵啊等等吧,姜羽也被姜尘唬得一愣一愣的,差点忽悠瘸了。但生怕再有人质疑,姜尘就直接口头甩出来几本兵法,毕竟跟姜羽这憨货讲一些电力、工程、杂交水稻啊啥的他肯定听不懂、太玄幻。而兵书,因为家里经商肯定是接触不到太多深奥的,自己指定是没接触学习过,跟姜尘一起生活这么多年姜羽肯定是知道的,现在姜尘这直接把《孙子兵法》《六韬》《吴子》这些个无价之宝往出一背诵,当时姜羽被少爷的王霸之气震慑的恨不得纳头就拜,还担心这么重要的东西传给他会不会令太公祖师不开心、会不会影响到祖师对少爷的喜爱,害怕日后梦中不会在传授道法给少爷。当时姜尘也是被他这囧样弄的啼笑皆非,背对着他背着手一副高人做派,让他安心。

其实这些天传授姜羽兵法姜尘也受益匪浅,当初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量,在图书馆过目不忘后对这些兵书也没有太过深究。比如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以及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反正种种这些吧,虽说有过浅显的理解,但真到了这个年代这个环境,加上和羽哥多次反复探究,理解也更深刻更透彻了,这也算是相互勉励相互成长。

“那肯定是学习了的,只是现在时机未到,要循序渐进的来,不要着急。即使遇到不懂的我也会在梦中与师祖他老人家请教,你就放宽心吧。”说罢姜尘还拢了拢头发,高人风范尽显。

“少爷,前方几里外有骑军冲这个方向过来。”姜羽刀柄驻地,细细感受着手中传来的震感。“人数还不少,这次应该是一支小型部队。”

说实话姜尘老早就想搞两匹马来,要不然等真走到了乌氏县城,没准仗都他娘的打完了,即使没打起来,看热闹总得有匹马不是,不然跑都没法跑,总不能看个热闹把小命丢了,那可就不值当了。奈何这一路除了遇到过两次斥候和物资运送,嗖嗖的就过去了,一人一骑根本没有多余的,压根也不敢拦啊,这要是耽误战机,真就得当成细作给收拾喽。

“咱俩还是到路边等等看吧。”姜尘大大咧咧的靠在一颗大树边坐下,弹了弹身上的灰尘,随即对着阳光眯着眼等待着。

姜羽则长刀触地,警惕的眯起眼睛,也不再吭声了。

盏茶功夫不到,东南方向关道就轰隆隆策马过来几十骑,从装束来看应该是大唐骑兵无疑。快经过我们这里最先领头的示意后方减速,待部队停稳后,领头之人独自勒马来到姜尘和姜羽面前两米处停下。

咱就说姜尘和姜羽两人这卖相吧,姜尘一副无精打采无所谓的表情,以及姜羽触着长刀一双丹凤眼眯眯着往那一横,哪个领兵的不好奇吧,看这俩人穿的破烂,爱才之心总得有吧。所以说要想骗……不是,要想弄到两匹马,上赶子是没用的,必须发挥出咱祖师爷那高手风范,哎!咱姜尘钓鱼,他愿者上钩。

细细打量一番之后,领头之人也看两人确实没有先开口的意思,估计实在忍不住,便见他在马上抱了抱拳道“右武卫大将军帐下京兆府旅帅王奔。”

姜尘略微抬了抬眼皮看向马上这位。所谓折冲府,也就是大唐的府兵,李二陛下登基后把当前的版图划分为十道,统计军府六百有余,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府兵就相当于最基础的军队编制,眼前这位军职旅帅也就是相当于部队中的旅长级别,手下百来人,官阶从八品上。

稍一合计,既然人家都主动自报家门示好了,总不能在摆什么架子,姜尘也起身同样抱拳回礼“草民洛阳人士,姓姜名尘,这位是我义兄姜羽。”说着指了指身侧的姜羽,随即道“请问,你们有多余的马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