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引导孩子成快乐的人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一次完成的,也不是当时都能记住的,需要一个反复多次的过程。因此,对认识的字以后又读不出来,而能按大人的读音正确地拿出来,是符合婴幼儿认知心理发展规律的。大人完全可以通过有趣的识字游戏,多次、反复地对汉字进行“敲打”,使宝宝不知不觉中记住字音、字形等。

要使宝宝学会看字读书,要等他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大约800个字)以后,那时就可阅读一些普通儿童读物了。

问:我儿子一岁半后对识字有非常强烈的兴趣,常常主动要求做识字游戏,每天认五个字,一个月会认几十个字,而且基本上记得住。可是近段时间他认字的兴趣大减,我一点不敢强迫,我该怎么办?

答:您好!有的孩子在两岁半至三岁左右,已经认识了一大批字,此时孩子往往会出现厌学的情绪。主要是大人教法无变化,总是习惯于和孩子玩一些重复的识字游戏,这是其一。其二,没有将识字和看书、讲故事结合起来,使识字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游戏活动。其三,孩子在识字的同时,尚缺乏其他的精神活动相配合,使识字成为孩子唯一的精神活动。

大人要找到孩子识字情绪变化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调节好孩子识字的情绪,就能使孩子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如果大人经过了努力,孩子识字兴趣仍然不高,不妨暂时放一放,等待兴趣的重新恢复。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两语”同步、相似教学

冯德全

世上最好的教学法是“听语教学法”,个个孩子不知不觉、快快乐乐都听懂了最难的方言,学准了最难的发音。

那么“听语教学法”的特点是什么?“视语”教学应当与它有哪些相似之处才能让孩子同样地学得惟妙惟肖呢?

孩子一降生我们就让他听口语,不管他懂不懂总在“教”,没有一日间断,但从不给孩子压力。教“视语”也应该这样做,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当宝宝形成识字敏感,就像爱听话一样爱识字和读书了。

我们教“听语”从不一句句教;不要求理解、巩固,更不存在系统教学问题。那么教“视语”也不应追求系统教学、及时巩固,只要孩子有兴趣看一眼;听一听;有时跟着读一读就行了。

()免费电子书下载

我们教“听语”完全随生活而“教”,看见什么说什么,做着什么讲什么,生活和口语融会一体。教“视语”也要这样做,结合有趣的生活认有关的字,如吃西瓜时认“西瓜”,喝肉汤时认“肉汤”,宝宝毫无负担。

只要孩子不是聋儿,父母都深信他能学会听话、说话,压根儿没有担心过,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强的教育自信和教育感染了。教“视语”更应如此,双方高高兴兴地玩识字就是了,水到自然渠成。

我们教孩子“听语”主要不是对着孩子教,而是家庭成员互相在说,互相在“教”,让孩子从旁不知不觉地学,这种教学是最有效、最不露痕迹的。教孩子“视语”也需要大人的示范,成年人只需津津有味地认字读书,还可互相默契地做“识字游戏”来感染孩子。

我们教孩子“听语”从不急于求成,从不指望立竿见影,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从来没有教不成的,甚至“教”本身就满足了,孩子学不学都行,然而一两年下来效应却是那样神奇。教孩子识字阅读又何尝不应当这样做呢!贵在持久,切切不可急功近利!

“教”孩子“听语”,大人从来都是那样地兴致勃勃,富有表情地说呀,笑呀,交流呀,即使是“对牛弹琴”也充满着爱心与激|情。教孩子识字阅读也完全要有爱心,有快乐和激|情,用热情感染孩子。

我们教孩子“听语”,压根儿没有想让孩子记住“一连串有意义的音”会有多难,只顾“教”就行了。教识字阅读,也不必考虑它多难,做下去自然也有累累硕果,何况记“形”比记“音”更容易。“音”看不见,摸不着,稍纵即逝;要比记住一连串有意义、有语音的“形”要难得多。

总之;父母们并未有意教孩子说话,却神奇地教会了孩子说话;如果再系统地教孩子说话,孩子都将成为演说家,还能同时学会三四国语言,这还不是世上最好的教育法吗?

我们只要把“听语教育法”引进来,稍加改进,哪个孩子不能三四岁轻轻松松脱盲而广泛阅读呢?

我期待着有一天,整个人类的小精灵们都能显示出他们奇特的本事!

这是识字阅读教育的划时代的创举,是人类文明的新的觉醒!

发展“视语”应防止的几个误区(1)

胡西莹

早期教育应该是全素质教育。早期识字阅读是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但绝不是全部。孩子身体的茁壮成长、心理的健康发展、优良性格的养成比早期识字阅读更为重要。

婴幼儿能识字的可行性使得许多家长跃跃欲试。但是,由于对早期识字的意义认识不足,结果一些家长走入了误区,比较普遍的几种情况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贪多求快

不少的人认为,孩子识字越早、越多就表示孩子越聪明,就是“神童”。于是,他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教孩子识字,盲目地追求识字的数量和速度;还有的为了制造轰动效应,让一两岁的孩子就认识四五千字,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虽然孩子的潜能很大,但过分追求识字的“量”,必然会有强化的成分,必然要占用大量的时间,这就违背了早期识字教育的初衷和原则。识字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识字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早期阅读。教育不是速成的,应该注重潜在效应、积累效应和长期效应。

正确的识字态度应该是:在没有压力和负担的情况下,让孩子自然识字阅读。对于那些距离孩子的现实生活环境很遥远或很难理解的偏字、难字及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连词等,都不宜过早教给孩子认识。

另外,教育者还应该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孩子之间的差异。由于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的不同,有的孩子识字敏感建立得比较快,有的则慢些,这是正常的,教育者切不可攀比。不要着急,更没有必要去追求几个月脱盲、一年认识几千字的速成法。早期识字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因为中国汉字最常用的只有560个,常用的有802个,次常用的有1033个,总计才2400个,而它们却占了一般报刊用字的90%。所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只要教育者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每一个四五岁的学龄前幼儿都能轻松掌握这些常用汉字,都能够毫不费力的脱盲阅读,实在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识字的数量和速度。

(二)枯燥灌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