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引导孩子成快乐的人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冯德全28年早教理念与方法:让孩子快乐成才 作者:冯德全

这么多“怎么办?”怎么办

冯德全

许多年轻父母和家人带着孩子急切地与我交谈;话题最多的是如下具体问题:“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怎么哄他说他也不听。”“孩子一天到晚静不下来怎么办?注意力集中不到5分钟!”“孩子要什么你非得满足他怎么办?不然哭闹没完;你打他;他哭完了来打你。”“孩子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怎么办?吃饭做事都懒洋洋;要紧不慢的。”“孩子快两岁了就是不肯说话怎么办?”当我问及孩子耳朵有没有听力障碍时;家长说:“他耳朵很好;我们大人讲话他都能听懂;就是自己不开口说话;真急死人了!怎么办?”

我能理解家长们的焦急心情;但我往往无以对答;迟疑而无奈;不知从何说起。因为教育孩子是一个综合工程;没有一两句话可以回答清楚的问题;于是我常常独自深思;那么多“怎么办”怎么办?

塑造一个人的心灵,从来没有“一打就开”的锁和钥匙!现在唯一的办法是让我们都沉下心来思考和讨论该怎么办。

书包 网 87book。com 想看书来

最要紧的,是你要学习和思考

冯德全

如何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是一门大学问;为什么有的孩子积极健美;有的萎靡瘦弱;有的孩子聪颖伶俐;有的迟钝而愚;有的孩子活泼向上;有的寡欢怯懦;有的孩子言听计从;有的执拗任性;有的孩子善解人意、勤劳关爱;有的却倔强、古怪而自私……孩子的所有表现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命里注定的;而是胎婴幼儿时期所养成的。家庭则是“二次孕育”的“子宫”,是养成教育的天然课堂;父母负有塑造孩子完美身心的“天职”。

所以;养育者首先需要学习;不仅要学习儿童营养保健知识;更要学习儿童心理成长知识;还要学习和思考怎样当父母;怎样爱孩子;怎样建设家庭科学的育儿环境;怎样调整自身的人际关系和行为习惯;并且进行认真的育儿实践活动;促使宝宝生理、心理“两个生命”健康发育。

人类为了生存和温饱;从洪荒时代就开始探索自然科学;已在一万年以上;而后随着社会现象的复杂化;人们研究社会科学也数千年了;然而研究人类自身潜能的开发;从0岁开始促进人的身心完美发展;还只是刚刚开始;这一划时代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的新觉醒;是全人类孩子的福音!初为天下父母者;真是赶上了好时代了;怎能不沉下心来认真学习科学育儿呢?!

农林牧渔为了有个好年景都讲究“秧苗之术”;什么温室育秧、营养催芽;连养小鸡小鸭也用上科学配制的饲料。难道万物之灵的心灵之芽;人才之苗;却只要几千年来的传统养育就足够了吗?我曾呐喊优生优育、胎教早教应纳入大中专和本科毕业班学生之必修课;这在短期内恐怕难以实现;但社会上的准父母和年轻爸妈们还不应该从速补课吗?

社会的进步已要求人才进行终身学习;适时培训;合格者颁予相关证书;于是有了驾驶证、会计证、医师证,连室内装修工也需持证上岗,可是唯有塑造孩子心灵和美好人生的为人父母者无须培训持证,这不令人遗憾吗?

我提倡养儿育女者首先要学习,深沉地思考以下内容。

(1)要思考胎婴幼儿;人类应重新认识胎婴幼儿。要了解为什么说胎婴幼儿其实个个都是“天才”,个个都能适应高文明社会和家庭的生活;只是往往在生命最初的几年里;天赋被磨灭了;或适应了被扭曲的生活。是谁磨灭了他们惊人的天赋?如果从胎婴幼儿开始教育并延续到小学期;充分开发他们体内人类遗传积淀的巨大潜能;适应高文明的生活;孩子的发展前景又会是怎样的景观?思考这些问题将会帮助自己建立起科学的儿童观。

(2)要思考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早期教育。要了解早期教育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和系统文化知识的传授有什么根本的不同;与目前中小学基本采用的“听讲、作业、考试”教育有何重大区别;经过学习和思考;你怎样给早期教育下一定义;从哪些方面真正实施科学的早教……思考这些问题将帮助你建立起科学的教育观和早期教育观。

(3)要思考什么是人的素质。要了解什么是人的基本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人才;孩子的一生最高目标是什么。思考这些问题将能建立起崭新的人才观;真正帮助你培养出身体健美、智能高超、性格卓越、一生幸福的人才来。

(4)要思考全新的、特有的早期教育目标、方针、内容和方法。

早期教育面向世界

张先利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从胎教开始的教育潮流,人们逐渐认识到胎教、早教的重要性。

1989年6月,联合国国际发展中心召开了“早期儿童发展全球研讨会”,对儿童的早期教育提出世界性的号召。号召各国重视婴幼儿的教育,培训专业人员,制定早教方案,坚持保健和教育相结合,进行社区服务以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的高层领导人,###、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妇联近年来不断提倡优生、优育、优教,提倡社区文化和创新教育,目标就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目前,早期教育搞得最好的是美国。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了“美国教育是大行动计划”,特别是“从婴儿诞生的第一天就开始进行教育的计划”。

苏联幼教大纲也明文规定:孩子出生九个月就必须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

近二十年来,日本的教育政策一直向早期教育倾斜。建立了众多的幼儿潜能开发试验基地,培养出大批早慧儿童。从某种程度上说日本经济的振兴是从重视教育开始的,在国际教育对比中,日本的婴幼儿教育已走在了前列。

1993年,新西兰也启动了以首相名字命名的三岁前婴儿教育国家计划——“普卢凯特计划”。他们的结论是要想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必须从婴幼儿开始,从人生的奠基开始。

2003年,我国也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行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

我国的早期教育尚处在萌芽阶段,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共识,许多孩子在父母怀抱里白白葬送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0~6岁)。这对孩子来说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对国家而言,也是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国著名早期教育学家——冯德全教授提出创办“早期教育示范社区”的创意,得到了全国妇联和国家计生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嘱托冯教授在中国选定一个城市中的一个社区,建立一个早期教育实验区,2~3年内取得成效,将所积累的规模化教育运作经验推向全国。

儿童的早期教育是惠及千家万户功德无量的阳光事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育儿的理念亟待更新。现今,年轻父母们虽普遍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如何具体去科学实施早期教育,还是令他们感到困惑。早期教育的市场期待高效率、高水准、个性化的专业性服务。

早期教育定要自主创新

冯德全

实际上“冯德全早教方案”是30年来广大年轻父母、幼儿教师和我共建的著名品牌;我的理论都是他们的宝贵经验由我加以总结形成的。大批在“方案”指导下成长的早慧儿童和卓越青少年都是家长和幼师具体培养出来的。他们是真正的品牌创立者。

我从古今中外名人成长的规律中;从“早教方案”100多万家长学员的育儿经验中总结出科学早教的主要规律;那就是:

第一;抓紧人脑迅速发展的最佳期育儿;错过最佳期一定事倍功半。

第二;“两个生命”要同时养育;既要让孩子生理上健康成长;又要让孩子心理健康和卓越。

第三;把孩子的性格培养放在首位;务必从小使孩子具有快乐活泼、安静专注、勇敢自信、勤劳善良、有独立性、有创造精神六大优秀品格。

第四;让孩子“两种语言”同步发展;使每个孩子通过发展“视觉语言”能快快乐乐、不知不觉地在3~5岁脱盲阅读;识字两千以上;养成爱书、爱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