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创业时代 免费收听 > 分章完结12(第1页)

分章完结12(第1页)

她照样考了双百,心情有两分失落,还有八分高兴,她果然是个天才,没有什么是可以难倒她的。yohulou

想起杜君琦,方谦益也想起了她的学习方法,那就是题海战术,杜君琦总是买一堆练习册拼命做题,然后把题分类,写下每种题的解题思路,到后来,她只要一看题目就知道题目的解法了,题题必中。

也许自己也可以试试看。

想到做到,方谦益马上就去新华书店买了许多练习册,开启题海模式。

4月1日,新华社报道,1991年国家将发行100亿国库券和20亿元特种国债。

周六下午照旧来到图书馆的杜君琦无意中在借阅室看到了这张周一的旧报纸,她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关注新闻联播和报纸,只能在周六时到图书馆大概地浏览一遍,没想到差点错过了这个消息。

国家对于发行国库券是很慎重的,发行次数不多,而且随着后来国库券在经济领域的退出,历年发行的国库券还成了钱币市场的收藏对象,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受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影响,国库券停发了许多年,一直到1981年国家才恢复了国债的发行,只是在80年代很多人对国库券和新发行的股票都没有信心,没有购买的兴趣,发行国库券只能采用摊派的形式,而进入9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国家经济的信心越来越大,目光也逐渐放到了国库券上来,国库券成为了人们心中最为保险的理财项目。

不过有信心是一回事,有没有购买力是另一回事,真正有闲钱可以购买国库券的人还是少数的,所以90年代初期还没有产生后世那般争抢的情况,银行还是有国库券富余的。

杜君琦亲眼见过爸爸杜广明在创业初期的辛苦,业务是不愁的,可是工多钱少,作为大客户的公家单位总是喜欢打白条拖欠工款,杜广明咬牙苦撑了四五年才挺了过来,在当时的下海潮中,因为公家打白条几年都拿不到钱,最终破产倒闭的不计其数,杜广明算是很幸运了。

只是重生一世,杜君琦不会再让爸爸受这种苦,手中握有的流动资金还是尽量多一点好,国库券就是很好的投资,不能白白的浪费了这个机会。

“爸爸,我今天看报纸,说国家要发行国库券了。”杜君琦一回家就抱着杜广明说话。

“哦,然后呢?”杜广明单手抱起小女儿,心思还在电视上呢。

“我们家也去买吧。”

“为什么啊?”

“因为利息比存折定期高啊。”

杜广明终于把头转了过来:“可是我们家的定期还没到期,现在取出来不划算啊。”

“没事啊,报纸只是说将要发行,还没正式发行呢,现在开始攒钱,等发行了再买也不迟啊。”

杜广明有些好笑:“就算现在就开始攒钱,可是爸爸妈妈的工资就这么多,也买不了多少啊。”

“还有我和琬琬的压岁钱啊,而且我还会说服爷爷奶奶一起来凑份子的。”杜君琦拿出一张纸,“这是我算的帐,爸爸你看一下,买国库券的收益明显比定期存款高。”

在这张纸上杜君琦设立了一道数学题,设定一笔存款总额,以五年为期,分别计算银行定期的收益,以及购买国库券的收益,最终得出的结果是国库券的收益明显高出了一截。

看到小女儿的认真样,杜广明不好打击她的积极性,把定期取出来改买国库券这事还是挺重大的,他还需要和另外三个大人商量一下。

杜君琦看出了爸爸的犹豫,也不好逼着爸爸马上答应她,这事急不来,反正国库券还没发行呢,慢慢说服吧。

“爸爸,不急的,我也只是说出我的想法而已,反正现在国库券还没发行呢。”杜君琦娇俏地笑道。

杜广明暗暗松了口气,不过他也听出了杜君琦不打算放弃的意思:“嗯,爸爸再考虑考虑吧。”

晚上吃完饭,两个孩子去做作业了,四个大人坐在大厅看似在看电视,实际上在轻声讨论购买国库券的事。

从杜广明口中得知琦琦想要购买国库券时,另外三个大人都小小地吃惊了一下,在他们眼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顶多懂得把钱存银行,哪里有什么钱生钱的概念,而当他们看到琦琦算的帐时都不约而同地沉默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