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清穿红楼完结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元春淡淡一笑,再呷了一口茶:“我知道的事可多着呢,都是可以让你吓一跳的东西。不过,这事不要再提了,我以后有什么不合适的说话做事,你还得提点着点儿,免得惊了太太和老太太。这样对我自己也不好。记住了吗?”

抱琴笑着悄声道:“我知道。姑娘请放心,保全了你才是保全了我们大家。在这个府里,什么样的妖魔鬼怪都有,一不小心,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元春点头不语,低头喝茶。

“太太醒了!大小姐,太太醒了!”周姨娘叫起来。

元春和抱琴又惊又喜,上前探视。

王夫人睁开了眼,见元春在前,挥挥手,用微弱的声音道:“大姐儿,这里不是你呆的地方,你回去吧。”

“太太,你刚才好生凶险,要不是大小姐求稳婆帮您把体内的污血清理出来,止了血,大小姐又嘴对嘴把药汤喂到您口中,可能您就……您就……”周姨娘帮元春解释道。

王夫人这才知道自己的命是女儿救回来的,心内感动,招招手,让元春近前来。用手抚摸着元春的头脸,道:“我这个女儿比儿子还顶用!大姐儿,你是个好孩子,娘没白疼你。往后,等娘好了,一定让你得到这世上最好的东西,决不让你在这个世上受委屈。”

第一卷 三春争及初春景 3、满月酒熙凤露头角 小姐妹同心结相知1

贾府添了孙子,满月酒自然热闹非凡。

府里请了几台戏,在后花园子里的戏台上备着。

贾母知道这天往来的宾客女眷多,而元春由于救母行径,在京城已是声名远播,没准有些紧要亲眷前来相看,是以特地一大早便派珐琅到碧纱橱里知会抱琴,早早地叫起元春,就在自己房里用过一些早点,梳洗打扮了,换上簇新的刻丝泥金银如意云纹缎裳,捻金银丝线滑丝锦缎刺绣妆花裙,另送来全副黄金璎珞头面,让抱琴给插戴上了。全身上下晶光闪耀,炫人耳目,富贵至极。

元春先到贾母房里请安。贾母拉着元春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十分满意,笑呵呵地对一屋子的丫环道:“我的孙女就是不一样。你看这通身的气派,这身段脸庞,可不比那些王爷们家的公主、郡主们差吧。”

珐琅笑道:“老太太调理出的人儿,在这京城中都是顶尖儿的呢。况且大小姐的贤德名声在这京城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不定还能传到皇太后和皇后耳朵眼儿里呢,要是把我们大小姐接到宫里,更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了。”

元春心中一动,难道自己进宫的由来是这样的吗?

这话暗合了贾母的心意,她心中大乐,笑道:“好你个满嘴抹蜜的丫头,借你吉言吧。元春,你去你母亲那里请过安再过来吧。”

元春依言带了抱琴和司棋到王夫人房里给母亲请安,后面跟着四个嬷嬷。自从元春救母的善举被上下人等传扬之后,贾母对元春这个孙女格外重视,在原有两个教引嬷嬷的基础上,再配了两个教引嬷嬷,与京城中其他王侯家的小姐待遇一样。另在原来两上大丫头的基础上再添了六个大丫头,共计八个大丫头,八个小丫头,其它粗使的丫环婆子还不算。

元春想起书中的丫环的名字,分别把几个贴身丫头另取了名字,就叫司棋、侍书、入画,另外四个大丫头仍叫了原来的名字。

王夫人身子还很虚弱,不能出门见风,所以虽是五月的天气,但屋子关得严严实实,门帘窗屉都放下,密不透风。元春进去,只觉虽然屋子里薰着香,但气味实在不大好。便对王夫人道:“母亲,你这个屋子里全不通风,可也不大好,还是开一两扇窗吧。只要不站在风口,应该不妨事的。”

王夫人早已见识了元春说话中的道理,自己的命也是这个女儿救的,虽然好些话并不大合时下的规矩,但又行之有效,是以对元春的话总是很服气,便吩咐彩云道:“把东边窗屉支起吧。让太阳把屋子里照一照,也清爽一些。”

王夫人见了元春簇新的装扮,知道是贾母新置办的衣物头面,心中满意之极,笑逐颜开地拉着元春的手嘱咐了好些话,让她多听老太太的话,别在亲戚面前失了礼数等。

元春出来,便回到贾母上房。贾母见了她,便笑眯眯地携在自己身边坐了。

上房里周姨娘领着丫环婆子们打帘子,立靠背,铺褥子,端茶递水。赵姨娘刚诊出有喜,名正言顺的托懒不来。

本家的几位奶奶早早地来陪着贾母说话,少不了要赞一赞元春。

一时,一递一递的礼单送进来,有东平王府的,南安郡王的,西宁郡王的和北静郡王的,另有八大公爷家的。

薛家和林姑爷家早就把礼派人送来了。

贾母觉得有些不解,因为贾家的世袭荫封日渐低落,品级不高,平日里与四家王爷并不能攀上什么关系,没多大来往,为何今日一齐主动前来送礼呢?北静郡王府还派了两个管事娘子前来,特特地拉着元春的手上下打量,啧啧称赞。还说过几日是北静王妃的生辰,让贾母携了元春一起过王府里逛一天去。

贾母此时方明白,这四家王爷抬举贾府,是因为孙女元春啊。心中不禁大悦,吩咐重重地赏了两位管家娘子,让邢夫人亲自送出二门外。然后拉着元春的手,笑眯眯地上下打量,却不说话。她心里明白得很,这个孙女是贾家的福星,就那么一个救母的举动,就让京城上下震动了。

这些难怪,在这世风日下的世道,难得地有上这么一个大家闺秀出身的小女孩做出一件出人意料的举动,并且是符合礼教中的孝道善举,自然就如一剂强心针,让处于最高层的达官贵人们兴奋不已,也作为一个楷模颂扬不已。

元春心里却不由悚然,知道自己过于显扬了,俗话说:树大招风,在这个社会里,不知会招来什么样的物议。今天说这样是好的,也许明天就会说成是坏的,不合规矩的,反而会给自己招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在这个女人受到太多束缚的年代,想要保全自己,平平安安过上一辈子,就得小心谨慎,反复思量才行。

但事已至此,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这时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邢夫人和尤氏迎入上房。史鼎的夫人先给贾母请了安,元春也与她见了礼。史鼎的夫人拉着元春的手,上下打量,不停赞扬。贾母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史鼎的夫人说自己的妯娌史鼐的夫人也想来看看贾府的大小姐,只是身上有喜,不能前来,只让她代为致意罢了。

贾母一听,也甚是高兴,史鼐和夫人已经结缡好几年了,一直不见有喜,一家人都眼巴巴地盼着,如今终于有喜了,好歹娘家人也快添丁了,都是喜事。

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的夫人也都来了。这几家,历年都有交往,较为亲厚。邢夫人和尤氏同迎入上房,彼此见礼。

夫人们一时看过襁褓中的贾宝玉,一时又拉着元春的手说话。真真是人来客往,没一个消停。

外面又回说金陵王家来人了。一时接了进来,原来是王夫人之兄王子腾升任京营节度使,把家小带来。另带了一直充着男孩教养的亲侄女王熙凤一块进京,其目的也就是能在京城里议一门亲事。

第一卷 三春争及初春景 3、满月酒熙凤露头角 小姐妹同心结相知2

只见一大群丫环婆子簇拥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前来。那女孩子长着一双晶莹剔透的丹凤眼,柳眉斜挑,顾盼神飞。头上梳着双鬟髻,插着满头的珠翠,上身一件金银丝缎绣掐花鸾衣,下着一条缎地绣花百蝶裙,裙边系着五彩丝攒花宫绦,碧玉珮。

周瑞家的笑道:“这是王家的大小姐,小名熙凤。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儿,可比那小子还调皮,家里都叫她‘凤辣子’。让老太太,太太奶奶们笑话了。”

元春心道:原来她就是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些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说的就是王熙凤聪明有才干,虽然风光一时,但结局却是悲惨的。元春看她的第一眼,就觉得面善,欣赏上了她。她想:书里把她说得心狠手辣,可我怎么看她倒很对眼呢。在当今这个年代,女人如果一味委曲求全,只能是被男人们糟蹋作践,倒不如放泼辣一些,说不定还能活得风光一些,扬眉吐气一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