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弱水三免费阅读 > 第五章 一段公案上(第1页)

第五章 一段公案上(第1页)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却说那玄衣赤冠道人日前于黄河渡口遇到一落水少年,眉眼依稀,恰似故人。

探其元神,却只见一片窈窈冥冥,汪然平静,寂然清澄,莫见其形。

以这道人的修行,早已开了法眼。法眼所见六道众生诸物之相,若近、若远、诸色无不能照。

而法眼更可以辨明事物本源,看清迷障幻象,不管是得道神仙幻化,还是妖魔迷阵,都能一睹而知其本相。

如今他却看不见这少年的前世今生,煞是诡异。

于是,他想到一人,或许能勘察出来历。

玄衣道人离开河宫御剑而行,一路向北至蒿里山下。

但见黄河两岸饿殍遍野,河朔千里白骨森森。

都说:人有一死,魂归蒿里。

如今,这中原九州,亡魂无数,怨灵载道,怕是地府也快装不下了。

神道属天,王者既封太山以报天,则太山有神道矣。鬼道属地,王者既禅太山下之云云、亭亭、梁父、蒿里诸山以报地,则云云、亭亭、梁父、蒿里诸山有鬼道矣。

而这鬼门的入口便在蒿里。

那道人站在蒿里山上遥参亭中远望鬼门,中原大地充斥着枉死的冤魂,宇内九州,怨气四起。

为了超度生灵早日往生,他抽出洞箫吹了一曲送魂,略尽绵薄之力,便起身往那太山走去。

……

自祖龙始皇帝起,历代帝王遣官来太山祭祀。

山体上有多处寺庙宫观,亭台殿宇,更遍布着古迹、碑碣、摩崖石刻多不胜数。

太山胜景天下雄奇,石坞松涛,云海玉盘,山峦巍峨挺拔,峡谷幽奥俊秀。

太山于东荒之野沃原之上陡然突兀而起,地势十分险峻,深沟飞瀑,绝壁陡峰,举目可见。

主峰玉皇顶、老平台、黄石崖傲视群山,以及黄崖山、傲徕峰、中天门、尖顶山等众峰交相掩映。

太山河溪以玉皇顶为分水岭。

北有玉符河、大沙河注入黄河。东面的石汶河、冯家庄河,南面的梳洗河、西溪,以及西面的泮汶河,均注入大汶河。

极顶之上有一座长寿桥,横卧黑龙潭的上方,纵跨西溪。桥面形如弯月,犹如长虹卧波,与青山绿水相辉映,显得玲珑别致,分外美观。

在长寿桥下南面的石坪上,百丈崖顶端,有一条横跨两岸垂直河谷的白色岩带,就像一条白色纹带绣于峭壁边缘。因长年流水冲刷,表面光滑如镜,色调鲜明,十分醒目。越过它稍有不慎,即会失足跌落崖下,坠谷身亡,故名之为阴阳界。

……

那玄衣道人运气如虹,推掌在阴阳界上一挥,立时出现一道天门,眼前豁然显现一派阆苑仙境的气象。

只见云蒸霞蔚,翠烟袅袅,白玉为栏,碧玉为门,好一处优雅素净的仙府。

他拾云阶而上,以洞箫轻轻叩门三声。

不一会,一个童子开门相揖,问道:“不知仙君尊讳?容小童通禀。”

话音未落,只听见有脚步之声渐近,传来女子声音说道:“无知小儿,连九天玄君都不识得,快快退下。”

说着,只见两位仙子快步出门相迎。

那道人抬眼看去,二人身姿曼妙,杏眼桃腮,笑靥盈盈,是两位姿容出众的女仙,但却并不相识。

两位仙子向他浅施一礼,其中一位言道:“玄君勿怪,我是玉仙座下上真紫虚元君,这是我妹妹九华玉真安妃。玉仙说玄君可是难得的稀客,命我二人赶快出迎,她已在殿内恭候仙君了。”

另一位年纪较轻的仙子笑道:“早听说玄君乃九天之下最美的人,却不想是这般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