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弱水三免费阅读 > 第二章 山河破碎下(第1页)

第二章 山河破碎下(第1页)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三十,钦宗亲赴斡离不大营,陪同的是他两个叔叔燕王赵俣和越王赵偲,以及宗室、大臣等四百余人。

所有人都称臣,并递上降书。钦宗要求金军统帅撤军,世代向金军进贡。

粘罕反驳道:“城既陷,一人一物,皆吾所有。”

在东京汴梁城,百姓聚集在南薰门,等待着钦宗返回。

后来,一面黄旗出现了,那是钦宗派来的信使。信使告诉众人,钦宗已经与金达成和议,但进献金额尚未确定,钦宗将于明天返回开封。

第二天,城中百姓又聚集在南薰门,大雪依然……

下午,人们终于远远的看到了钦宗马车上的黄顶盖,一时欢呼喧腾,奔走相告。

钦宗回来的第二天,金使提出了赔偿要求,金银绸缎无计其数,一个难以想象的巨额数字,大约是第一次攻城时索要数额的五十倍,也就是当年对辽岁币的九千倍。

此外还特别送信一封给康王赵构,要求他返回开封。但是,钦宗派人送去密诏,再次命他召集河北地方将士,募兵勤王。

十二月间,康王赵构在相州开大元帅府,有兵万人。后转至宋BJ大名府,传檄河北各州府兵会于大名。磁州知府宗泽、信德知府梁扬祖先后率军抵达。

十二月末,陕西五路宣抚使范致虚,率西北军步骑兵二十万出武关援开封,进至邓州千秋镇,遭西路金军骑兵军团冲击,军队溃散。

……

汴梁城中,掘地三尺搜刮金银,拼凑和议的赔款。

金人索要的物资每天都在增加,马匹、酒、典籍文物、经书印版、地图画册、宫灯器物、卤薄仪仗、车辂轿撵、教坊乐工、画匠酒匠、花苑园丁、竹瓦泥匠、司天医官等等。

但金人索要的最重要的还是金银,他们一再警告宋朝,如果不想军队在汴梁城内大肆劫掠,就必须尽快满足他们。

宋朝大臣们都明白,他们索要的金银数额太高,不可能凑足。

十二月十四,当铺、丝绸店、金店、银店内的物资全部充公。

十二月二十四,官府贴出告示写道:徽宗、太子以下宗室家中的所有财物均已充公,现在要搜查权贵富豪之家的财物,并奖励告密者。

由于查出隐藏私人财物,很多官员因此被革职。

据说,在专门收容孤寡的福田院中的贫民也拿出了二两金和七十多两银。汴梁百姓在宋室治下过着丰盛富足的城市生活,而那时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

靖康二年正月初八,彩缎已凑齐,但金银毫无进展。金人不同意降低数目,朝廷不得不采取更残酷的手段。

此时的汴梁城,生活物资已经非常短缺,市面上已经有人在公然出售人肉。

一场降雪使原本的局面更加恶化,朝廷下诏允许百姓拆除官府建筑获取柴薪,并且获准进入艮岳砍伐里面的奇珍异木,拆掉了皇家园林内一百多座建筑。

……

金军再次向钦宗施压,要求他返回金军大营,此时的女真人已存了废立之心。

是什么推动事态最终往这个方向发展?宋室已尽力满足他们提出的所有条件来试图与女真人达成契约。是越发助长的贪婪?是对宋人的软弱的鄙夷?还是认为宋室的存在始终是个威胁?

而极度的重商文化下市场经济已高度发达的宋氏王朝似乎以为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交易来达成,只要满足对方的需求就可达成契约。但他们或许不知道,即使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金人和宋人却处于不同的时空维度中,他们从不曾彼此理解对方。

不知道是什么让这个曾经淳朴的民族放弃信义,无限放大贪婪。或许人性的本能就是不断挑战对方的底线,直到崩陷为止。而在这之前,很难适时适度的停下来。那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就此毁掉的是什么……

也许就是因为其未开化的淳朴,让他们不懂得克制,而是任由人性本能的欲望无限膨胀。他们还不明白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即使是他们的最高统治者。而这些最简单的规律却是永远有效的,不懂的人,最终都会被自己亲手助长的东西所吞噬。

总之,他们再次把钦宗诱骗至金军大营。

钦宗在出发前,命九岁的太子赵谌摄政,孙傅、谢克家辅政。并嘱咐孙傅,如若自己不幸蒙难,让他带着徽宗和皇太子冲出围城。

……

正月初十,钦宗的御驾从南熏门出城,他让等候在路旁的百姓放心,说他第二天就会回来。

钦宗带去了不少随从,但金军只允许十一位大臣陪他进入金营,其中包括郓王赵楷。金军将钦宗一人锁在侧殿。

金军强迫钦宗写下手诏,催促尽快搜缴金银。开封城内很快就贴出黄榜,宣称只有足额献上金军所要的金银,才会将钦宗放回。

但大臣们和城内军民每天还是会聚集在南熏门,等候钦宗回来。

正月十三,一位宋臣从金营返回开封,哭着说钦宗从离开后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随宋臣一起来的还有几位金使,他们是来查看各位公主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