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夫贵妻闲晋江 > 第16部分(第1页)

第16部分(第1页)

宜芳轻叹了一声,拖长声音道:“难道堂叔没告诉你们吗?他呀,最近一直在帮堂姑拉纤铺路呢。”说完,她冲宜薇使了个眼色,想博得她的附和。宜薇嘴唇动了动,不知想起了什么,最终只是付之一笑,什么也没说。

平氏这时才反应过来,她微张着嘴,惊诧地问道:“这、这是为什么?”

韩国夫人低头看着自己修饰得极好的亮红的指甲,古怪地笑了一声:“他想当个好官,说是眼下春忙,百姓都没空服徭役,只有他和县里的衙役最闲,我只得让他们去啰。”

此话一出,大厅里有一刹那的安静,接着哄笑声大起。

平氏的身子颤了一颤,脸色像刷了一层浆糊似的那么僵硬,即便如此,她还是设法在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宜竹心里一阵抽搐,怪不得父亲每次回来都那么累。他好歹也是七品官员却要替这个女人去拉纤铺路,不仅如此,还要受到众人的耻笑。一时间,屈辱、愤怒、不甘、无奈各种滋味齐涌上来。

她必须要为父亲说上几句话,否则她将寝食难安!

宜竹深吸了一口气,她神色凝重,慨然高声道:“宜竹在此斗胆说一句,此时正值春忙,关系到一年的收成。我父亲这么做一是为了万安的百姓,二也是为了杨家的名声,他一直勤勤恳恳,本本本分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笑的。我也读过几句书,曾听圣人说过‘荣枯本是无常数;何必当风使尽帆’——”

“住嘴!”宜竹的话没说完,就被那个穿金戴银的肥胖婆子喝斥打断。她说着这话的同时,身形灵活地转过来,劈手就去扇宜竹的脸。宜竹怔了一下,她飞快地瞥了一眼去座上的韩国夫人及杨家众人,除了宜薇稍稍有些担忧外,其他人无一例外的都是面无表情,甚至是幸灾乐祸。

就在这一瞬间,那婆子已经到了她面前,她举起肥厚的巴掌狠狠地朝她扇过来,宜竹本能的一闪,那婆子扑了空,往前踉跄了几步。此时平氏和宜兰已经反应过来,两人一起惨声向韩国夫人求情。

韩国夫人似笑非笑,像看好戏似的,悠悠说道:“你你以为沾着个杨姓就是小姐了,你还知不知道吧,她连咸阳公主的乳母都敢打。你说你算什么?”

那肥胖婆子气喘嘘嘘地站定,凶神恶煞地向韩国夫人禀道:“这个贱人敢对夫人无礼,老奴主张掌嘴二十,让她认清自己的位置!”

宜竹气得双眼冒火,她还没见过这么嚣张的奴仆。她扬脸直视着韩国夫人,平静而决绝地说道:“夫人,三堂姑,我不管怎样也是杨家的女儿,是您的侄女,如果您要动手教训我,我动都不动,任凭发落。但我决不会让这个大胆狂奴沾我一根指头。如果她真要动手,宜竹势必要捍卫自己的名声!”她用力拔下头上的金钗,冷冷地盯着肥胖婆子。

众人屏息凝滞,气氛一时僵硬到极点。韩国夫人也不禁愣了一下。

平氏脸色惨白,哀声恳求道:“夫人,我家竹儿还小,她年幼无知,您大人有大量,千万跟跟她一般见识,我回家一定要好好教训她!”

宜兰早已吓呆了,她颤着唇,哆哆嗦嗦地替妹妹求情:“五堂姑,她、她就是嘴贱,你别跟她一般见识,她在家谁都敢说。”

韩国夫人意兴阑珊,摆摆手道:“算了,让她们下去吧。以后这种人就别再召进来了。”话一落点,杨府的一干奴仆便如狼似虎的上前赶人。

宜竹抬手制止了这些人:“你们无须这样,我们自己会走。”她一手扶着母亲一手挽着姐姐,在众人各式各样的目光中,昂首走出大厅。

一出了杨会,平氏带着哭腔责骂道:“你这个傻孩子,你以为你是谁?什么话都敢说!你以后再不许这样。”

宜竹惨然一笑,或许是她不适应这个时代。这里虽然比一般朝代要宽容许多,但毕竟是等级森严的时代。贵贱有别,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些都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法则。

宜竹一家刚出了杨府,她们得罪了韩国夫人的消息便传扬开来。同时,杨明成身为七品县令却亲自拉纤铺路的事也传开了。一时间人们褒贬不一,自重身份的人十分不齿他这种行为。市井百姓却私下里议论说杨家这一大锅老鼠屎里竟还有一块好肉,不管怎样,肯为百姓着想的就是好官。

这场风波也顺带出了一些别的好处,先是宜竹和宜兰这对直相敬如冰的姐妹关系缓和了许多,接着,郑靖朗差了人来安慰宜竹,他不知用了什么方法,竟劝得韩国夫人原谅了她们。最令宜竹吃惊的是,秦靖野竟然重新恢复了和杨镇伊的来往。

作者有话要说:与编商定,明天入v。尽量三更。鸣谢sunny扔了一个地雷 思雨扔了一个手榴弹宝宝的妈妈扔了一个地雷 朱喜红扔了一个地雷 吾心归卿扔了一个地雷

26第二十六章她和他的反省

到了第三日;杨明成终于回了家。他又黑又瘦,神态疲倦不堪。

平氏迎上去哽咽着骂他:“孩子爹,你真是个傻瓜!”

杨明成嘿嘿傻笑,在妻子儿女簇拥中坐了下来;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也不是我想要官名,只是我当年也在老家种过地,知道农时耽误不得。如今百姓的日子愈发不好过;圣上雄心勃勃,西北东北连年用兵,粮税逐年上涨;各种摊派徭役不断;先前的那些规定都成了废纸了。说什么圣元盛世;如今光景已经大不如前;可惜朝中那些人只知道歌功颂德,报喜不报忧,蒙蔽圣上,唉……”

“万安县在京城附近,那些王公贵族达官贵人们时不时去郊游,动不动就兴师动众的,你说百姓还要不要干活了?我当时说这些话,就是堵这些人的嘴。一般人就此罢休了。除了杨家,还真没人好意思再征徭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