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为中华修古籍百度百科 > 第48章 文化人的事情卖惨式营销(第1页)

第48章 文化人的事情卖惨式营销(第1页)

这个稀烂的中文水平!”

左佑佑大吼一声,“师父,您是认真的吗?”

老石探出头:“你叫我?”

左佑佑满眼绝望:“师父,姜世钦为什么用中文写书啊?我知道他中文很不错,可以用中文做研究,但这并不代表他能用中文写书吧!”

老石说:“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他是一个外国人,中文水平已经很不错了,你总要帮帮他嘛。”

左佑佑指着自己:“我怎么帮?我帮他重写一遍吗?”

老石呵呵笑:“文化人的事情~怎么能叫重写呢~文化人的事情,这叫‘润’。”

中华语言博大精深,左佑佑被高级知识分子老石这个新概念堵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孔乙己说过一句名言:读书人的偷,怎么能是偷呢,那叫窃!老石也掌握了孔乙己的精髓: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叫重写一遍呢,那叫帮他“润”一遍!左佑佑突然福至心灵:“师父,其实这个项目……您是不是就为了姜世钦这本语序混乱的书稿才把我招进来的?”

老石挥手,笑眯眯地说:“才不是嘞,我就是看到了你的简历,进而深刻地欣赏着你的灵魂,觉得你有冲劲,有担当嘛!”

左佑佑和老石相处了一段时间,已经了解了他老油条的本质。“师父,您不否认还好,您一否认,看来我猜的没错。”

老石呵呵笑了笑,拎起塑料袋,扬长而去:“你再猜——我要去精进业务了。”

“师父!”

老石消失在办公室门口。左佑佑闭嘴。她打开书稿。这本书稿虽然语序混乱,但好歹是自己能混入华夏书林的机会——左佑佑给自己做心理按摩。10秒后。左佑佑满脸痛苦地合上,抓起手机,在豆瓣读书小组里发一条新帖子。“我要失业了,朋友们,我知道外国友人用中文写作的水平烂,但当我面临外国友人用中文写就的大作后,我还是忍不住想说一句——怎么能写得那么烂啊?”

“我真的要鼓起勇气才能打开他的文档,感觉自己像在屎里捞金,一册看下来就觉得我的职业生涯完蛋了,我要怎么帮他修改,还是趁早看破红尘剃度出家,留点力气洒扫寺院的地板吧,至少能让游客走路干净点,也好过被华夏书林打包丢出去。”

“按理说,咱好不容易进了华夏书林,不应该沾点文字工作者的光吗?为什么我的作者是个韩国友人,他基本的语句通顺都做不到啊!我还能苟住这份工吗?”

“这修稿修得都相当于我自己写了,导致我现在怀疑自己当初应聘的是补天员。”

左佑佑发泄完,咬着牙再一次摊开姜世钦的书稿,看了第一句,闭上了眼睛。她用一支红笔,直接把姜世钦想表达的意思替他重写了一遍。然后是第二句。第三句。时间流逝,左佑佑终于改完了——一个自然段。她看了眼豆瓣,帖子下面多出来许多评论。“你是进了华夏书林的那个组友?接成功面试华夏书林!”

“接,接华夏书林。”

“接接接。”

左右为蓝:“为什么要在这里接啊,拜托我觉得我的职业生涯完蛋了哎。”

新的评论说:“首先,要进了华夏书林,其次,才能从华夏书林被踢走!接接接接接,让我被华夏书林踢走吧!”

左佑佑:“好吧。”

过了一会,左佑佑再打开豆瓣,评论风格已经变成了:“楼主真的是华夏书林的?”

“华夏书林有招人吗,会不会是流量密码?”

“楼主,我不信你是华夏书林的,除非你送我一本书!”

“楼上的算盘,我在广东都听见了。”

就在这时候,左佑佑的微信弹出了荀盈的分享:《“我想上学,好心人买点XXX”系列——拼夕夕助农产品卖惨营销。》荀盈:“看看,我写的。”

左佑佑:“你怎么还在写这个?你不是可以去采访那个谁了吗?”

荀盈:“谁?采访谁?左佑佑你在做梦吗?上次你还说我要发达了呢。”

左佑佑差点说漏嘴,立刻隐身,甩了一串表情包蒙混过关。她点进荀盈发过来的推文。拼夕夕助农产品卖惨式营销?原来,拼多多卖南瓜卖柚子卖红枣卖紫薯,无论买卖什么,上面都赫然出现一个小女孩含泪的头像,和一行红彤彤的大字:我想上学好心人买点南瓜柚子红枣紫薯吧卖惨式营销——左佑佑灵机一动。她迅速保存素材,P了一张图,放了小女孩含泪的头像上去:我想保住这份工好心人帮我写点书评吧她把这张图片贴到自己帖子里,然后开始在帖子里卖惨:“楼主为了保住这份工,抽评论区书友送十本书啦!要帮楼主写书评哦!”

玩梗,向来是当代青年的快乐源泉。左佑佑拼夕夕卖惨式营销梗图一出,大家都在下面哈哈哈,点赞评论,不亦乐乎。很快,左佑佑从留言中选了十个网友,让他们私信地址,她寄《掌故逸闻》给他们。这十个网友里,有一个ID叫“林之季砥砺前行”的,得知自己中奖以后,私信了长长一篇感谢的小作文给左佑佑,态度认真到让左佑佑觉得不好意思。显然这位热心网友“林之季砥砺前行”一定会帮自己写长长的书评!于是她决定,先寄给他,第一个就寄给他!成本增加!营销费用0元√总成本!贴纸+营销费+工人手工费=2000元√隔了一天,左佑佑从印厂订购的贴纸到了,华夏书林众人围观。“好像旧报纸啊。”

夏博士脱口而出。“没错!”

左佑佑打了个响指,“就是旧报纸!”

柏辛树怎么看都有点眼熟:“这个,是按着我们在陈家祖宅找的朝鲜报纸的风格做的?”

“也不全是,也综合参考了民国时期旧报纸的样例……不过这个颜色确实是按照朝鲜报纸做的。”

柏辛树、老石和夏博士三个人围在一起,看了半天,一起发出“厉害厉害”的声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