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为中华修古籍百度百科 > 第6章 没处理过的真实古籍回击学历歧视(第1页)

第6章 没处理过的真实古籍回击学历歧视(第1页)

ib门开的瞬间,一股浓郁的纸皮灰尘味钻进了左佑佑的鼻子,房间里到处都是铁架子和纸箱子,所有东西都毫无章法地堆在一处。左佑佑震惊了。她想到从前在拍卖行实习的时候,藏室中那一本本整洁的古书,又看向现在毫无章法堆作一处的满坑满谷的纸皮纸片。眼前的这幅情景,震撼归震撼,但绝对不是她梦想中的震撼。“……这是什么?”

左佑佑后退两步。柏辛树已经走了进去。房间里光线幽暗,他站在阴影里,回身看着左佑佑。“古籍。”

他说。左佑佑的眼睛落在外面一张布满虫洞的纸张,密集恐惧症发作,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真实的古籍,没处理过的原稿,也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左佑佑的又看向一旁的纸箱。纸箱的口敞着,随意丢着许多黑白照片。扭曲的铁轨,错乱的烟囱,冰冷的泥板……竟然是唐山大地震的照片。也不知道在这里丢了多少年。左佑佑忍不住拿起来看,一拿,才发现不对劲。所有的照片,都已经粘在一处,好像砖一样,分都分不开。“那个没救了。”

柏辛树摇摇头,“已经粘在一起了。”

“怎么会这样?”

左佑佑心痛得不行,“好珍贵的影像资料!怎么会如此保管不善?”

“因为‘那十年’后,人才断层。”

柏辛树轻声说。“需要重建的太多了,没人去整理,只好先堆在一起,锁在库房中,就这样,过了将近半个世纪,依旧没有整理完。”

左佑佑懂了,看着这些照片,缓慢地把纸箱合拢。“舍不得丢。”

柏辛树平静地说,“就放在那里吧。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

左佑佑应了。声音闷闷的,情绪肉眼可见的低落。柏辛树见惯不怪。初初接近真实历史的人,很容易被历史的残酷擦伤。时间久了,才会慢慢习惯。历史以闹剧开始,以悲剧结束。仓库很小,纸箱子挤挤挨挨地堆在一起。柏辛树翻找许久,才突然想起,左佑佑一直没出声。他猛地回头,看见左佑佑好端端地站在铁架子旁那里,才松了口气:“怎么不说话?我以为你晕倒了。”

“……晕倒?”

左佑佑目光从手里发脆的笔记本上移开,茫然地看着他,“我壮得像一头牛犊子。”

柏辛树没忍住,短促地微笑了一下:“好的,牛犊子同志。你手上的笔记本里面很多真菌,注意保持距离。”

柏辛树又重复了一遍之前的提醒,“不要离太近。”

左佑佑应了,默默拉开一点距离。柏辛树喊她:“过来搭把手。”

两个人把摞起来的纸箱子一个个搬下来,摊在地上,然后柏辛树开始翻。“我们在找什么?”

左佑佑好奇地问。“以前修过版本学相关的课程吗?”

柏辛树冷不防问。版本学,研究同一本书因编辑、传抄、刊印等原因而产生的不同本子。比如《红楼梦》,就有十几个版本。版本学通过研究比对不同的版本,刊误纠谬的同时,还能从中看到背后的历史、文化、思想。“了解一点。”

左佑佑老老实实地说,“以前给拍品写宣传册的时候,知道一些粗略的分类……比如碑书、刊本、印本、稿本、抄本、批校本这些。”

柏辛树直起身子,拍了拍手上的灰:“那你知道岱石老人吗?”

“知道,岱石老人柏大殷。前些年拍一本岱石老人收藏的宋版书,成交价高达630万人民币。”

岱石老人柏大殷是著名收藏家,在近现代中国的动乱中,为了避免文物流失海外,他散尽家财收藏古籍书帖金石青铜器,其中大部分如今已成孤品,具有极高的价值。“现在夏博士正在做的,就是岱石老人收藏品中的藏书项目,需要用到版本学知识。”

柏辛树给左佑佑简单解释,“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尽可能地将岱石老人的手稿寻找出来,用来比对现有的岱石藏书目录,查缺补漏。”

岱石老人从众多藏品中去伪存真、逐件筛选,并将其编印成图录。但在特殊时期,这些珍贵的手稿因为保存不善,随着老人众多儿女的四散,佚失于四处。许多国家都对岱石老人的收藏虎视眈眈,有些收藏甚至在境外势力的勾结下被非法带出国门,变成流失文物,需要追讨回来。因此,具体岱石老人的收藏有哪些,因为资料不完全,就需要文化界去逐一整理、清点、追索,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文物仗”。“你知道版本学的知识,这很好。整理岱石老人的藏书目录需要用到这部分知识储备。”

柏辛树看着左佑佑。左佑佑点头。“此外,你现在手上正在梳理的东亚经济史项目与岱石老人也有关系。”

柏辛树缓缓垂下眼,声音平静,“万泰和号经理柏杰生是柏大殷的父亲。柏大殷的收藏资金,多数来源于万泰和号的资助。”

岱石老人柏大殷居然是万泰和号柏杰生的儿子!左佑佑心里一下子就对岱石老人亲切起来,她点了点头。“你在整理万泰和号的账本的时候,能够接触到一手的史料。古书会说话,或许你能从账本里,找到一些岱石老人的痕迹,并从中看到不一样的岱石老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