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步步生莲讲的是什么 > 第66部分(第1页)

第66部分(第1页)

一提起伐汉之战,赵匡胤更是喜上眉梢:“二哥,你不问起此事,为兄也正要与你说起。潘美和尹崇阿率军赶到岭南,已然攻下贺州城,这还是昨天下牛为兄才收到的消息。”

“已经攻下贺州城了?”赵光义闻讯也是喜上眉梢,情不自禁地赞道:“潘美真虎将也,竟然这么快就拿下了贺州。大哥的策略也真是高明,当初为了分头并进还是单取一路,兄弟还与大哥好一番争执,如今看来,大哥的决策是对的。”

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心中也大是得意二出兵之即,制订进攻计划时,朝中大臣以赵光义为首,主张采取秦皇汉武讨伐岭南的成功战例。

秦始皇一统中原后,派大将尉屠睢统章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进攻岭南,一军塞镖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禹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在百越丛林之地整整打了三年,才算平定了这个地方。到汉武帝时,消灭南越国之战,汉武帝也是兵分五路,经过一场旷日持久、梭失惨重的大战,才平定了岭南。

这个战术分兵各路,齐头并进,可以造成强大的震慑力,同时可以迫使敌人在漫长的战线上司时应战,顾此失彼,难以互相照应,这是稳扎稳打的进攻策略,秦皇汉武两位旷世英主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这一战术,自有他们的道理。

朝中倾向于效仿秦汉战略的文臣武将最多,但是这个州划最终却被他赵匡胤否决了。秦始皇、汉武帝可以五指算张,拖取岭南,但他不行,他不能照搬赢政和刘彻的办法。

分兵进攻,固然声势浩太,可以令敌人疲于奔命,难成犄角之势互为辅助,但是需要的兵力太庞大了,军需祸重也耗费的太多了,他这几年南征北伐打的仗太多了,他没有那么多的兵马,也不能从刚刚恢复元气的百姓手里拨舌走他们的每一分血汗钱来充作粮秣消耗。

所以,他在派出探马细作,充分了解南汉国情之后,大胆地决定凭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根据自己的条件,集中优势兵力,凝聚成一只重拳,直取岭南,逐个,击破。

这么做的风险足,如果对方调度得宜,这支远征军很可能被四面包抄围歼,或者敌军据守城池,以逸待劳,而宋军却要疲于奔命,如果不能一举成功,就要士气低落,惨败于岭南。

但是从他掌握的情报来看,南汉朝皇帝昏庸朝廷糜烂、士气低迷,虽是以逸待劳,又有地利、人和,也很难组织起象样的反抗,如今看来他的判断是对的,不效仿秦皇汉武,他一样获得了巨大成功,他当然得意不已。

“已拿下了贺州,已拿下了贺州!”赵光义兴奋不已,仔细想想南汉地理,赵光义便振奋地道:“太好了,接下来,就可以通过越城岭道直取桂州了。”

赵匡胤像个孩子似的笑起来,他摇摇头,向胞弟神秘地笑道:

“不然,不然,你再猜猜看。

“不是取桂州吗?赵光义惊讶地道:怎么可能?这可是自北向南的接径啊,取道越州岭道,可以避免先西后东的长途跋涉,此其一也;这一路皆是水运,方便运输粮草招重,此其二也;桂州乃五岭要冲之地,若克此城,则如入无人之境,此其三也。为何不取桂州?”

赵匡胤说道:“二哥,汉国战舰,尽出于桂州,而且桂州又是岭南门户,如此军事要地,焉能没有重兵把守?我们兵寡将微,长途运送军需粮草时间久了又恐接济不上,不能直取其要害的。”

他放下筷子,走到御书案旁取过一卷画轴,在桌上摊开来,赵光义走过去,赵匡胤指点道:“二哥你看,潘美取贺州之后,汉国北部防线被一刀两断,彼此难以药怎乙为充再令涛箕就地取材,督浩战舰,太浩肖取广州日懈涨,待汉国集重兵于广州之后,则奇袭西线的昭州,昭州一旦得手,桂州就成了孤城,那时再从侧翼攻打桂州。”

赵匡胤道“北线、西线先后易主,那时潘美就可以挥军疾进,直取汉国东线的连州、韶州、英州、雄州,到那时,汉国都城番离就是联的囊中之物了。”

他拿起玉斧,在地图上挥洒着,这时向前一挥,踌路满志地道:

“汉国一旦到手,唐国与吴越覆灭可期,再接下来”他的双目微微眯起,玉斧移到地图北面幽云十六州的方向,轻轻地叩了叩,眉宇间露出一片煞气。

淤淤淤淡刻洪刻刻刻刻刻刻刻刻刻刻刻刻刻淡刻浩泌刻淤就在这时,一个小黄门儿走了进来,把拂尘一扬,躬身施礼道:

“官家,三司使楚昭辅有要事求见。”

“老楚来了?呵呵呵,请他进来吧。”赵匡胤笑胖眯地道。

他在后周朝做都点检的时候,楚昭弱就是军需官,两个人一向相熟的,如今赵匡胤虽做了皇帝,私下倒也没甚么架子,再加卜今天他心情正好,竟然对臣下用了一个“请”字。

那小黄门急忙答应一声,躬身退了下老二片刻功大,楚昭辅慌里慌张地跑了进来。

赵匡胤一见笑道:“老楚啊,瞧你火烧屁股似的,现在你可是朝中刻相,遇事要沉着,呵呵,什么事啊,这般急着要见联?”

“官家,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啦,哎哟,微臣见过官家。”

“行了行了”赵匡胤不耐烦地道:“什么大事不好啦,你说清楚。”

“是是?”楚昭辅咽了口哑沫,满头大汗地道:“官家,粮食要不够吃啦。”

赵匡胤一怔,失笑道:“怎么会?你家多少口人呐,联给你的俸禄可不少啊,怎么就不够吃了?”

楚昭辅哭丧着脸道:“官家,不是臣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啦,是,是咱开封府一百多万口人的粮食马上就不够吃啦。”

赵光义听了也忍不住失笑“老楚啊,你是没睡醒啊还是喝高啦?咱们大宋府库充盈,仓麋充实,怎么莫名其妙的这粮食就不够吃啦?”

楚昭辅重重地顿脚,两只帽翅顿时上下呼扇起来:“官家、赵大人,老楚不是胡说,开封的粮食真的不够吃啦二你看你看,臣也是刚刚才知道,咱们现存的粮食只够吃到冬至的了,到时候河水结冰,粮食运不进来,合都要喝西北风了。”

赵匡胤一听就急了,赶紧问道“老楚,你说话不要没头没脑的,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说清楚。你,你个老混蛋,你倒是说呀!”

楚昭辅扎撒着一蓬大胡子,瞪着一双绿豆眼,一脸无辜地道:

“官家,是这么回事儿,咱们开封有百万人口,每日消耗米粮无数,得源源不绝从地方向开封输运粮草二以前,这此事儿都是勇使罗公明打理,府库储粮但有不足,立即调集一批粮船抓紧运粮给补上。可是这事儿臣也不明白啊,这都好几个月了,下边的小吏也没人向臣禀报每日缺失的粮食有多少,所以也就没人调运粮食补充府库。平日运进京来的粮食都不够百姓们正常食用的,总要从府库里调济一部分,就这么吃啊吃啊,现在都吃空了好几座粮库了。”

一听这话赵匡胤和赵光义脸色都变了,他们是做大事的人,这些儿一直就有人给他们打理,他们再如何雄才大略。如何英明睿智,也不可能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粮食问题一直解决的很好,从来就不是个,问题,所以他们也压根没想到这方面会出问题,但是粮食有多重要,他们却不是不知道,一听楚昭辅说的如何凶险,他们如何不慌?

赵匡胤登时紧张地道“现如今情形怎样了?”

楚昭辅道:“臣问过衙门里的计吏,这都好几个月没有储粮了,如果这么坐吃山空下去,到冬至的时候,整个开封就要粒米无存,大雪一下,无数百姓就要冻饿而死。如果从现在开始抓紧运粮”

赵大赵二齐声问道:“那又怎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