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策划中国经济大转型 > 第9部分(第1页)

第9部分(第1页)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一个小商小贩,他看重的是卖出的每一件商品能赚回多少钱,小商贩做的是小本买卖,赚的也是蝇头小利,所以他们很在乎每投出一分钱的盈利率是多少。他们不祈望要赚很大的钱,只指望能有相对较高的回报,满足于小本小利,对大富大贵不敢有太多的奢望,是一种自然经济形态的心态。

大富豪则完全相反,一种大富豪追求的是大富大贵,寻求高额利润,对小钱没有兴趣。有了钱就超级享受,个别也把赚钱本身当成是一种享受,认为赚钱的过程很刺激,这一类富豪,把财富都看成是私有财产。另一种富豪在财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后,赚钱就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而是追求成功的顺带产物。这类富豪,把赚钱的过程看成是实现、维系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钱本身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己以及他所建立的事业能否基业长青,能否走在行业乃至是全国、全球的前列,是他和他的事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是对行业、地区乃至国家、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幅度有多大,能否引领一代潮流等。

对于大富豪来说,他们所做的事业,已经不是简单的赚钱,他们已经上升为资本运作的高度,一个资本家,最大的能力应该是体现在建立什么样的资金链,又如何确保资金链的良性循环,而不是考虑单笔投入能产生多大的利润、单位成本的回报率。更多的应该考虑如何将资金变成孵化器,便有限的资本金产生核裂变的效用,从而实现财富与事业均几何级增长。

周帆说,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应该是行业发展方向的引路者、价格规律的制订者。许多游戏规则,是他及他的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于无意间形成的,因为他成功了,行业里其它人就会模仿他的成功,并将其看成是一种游戏规则。

这么讲可能还比较抽象,这里以一个虚拟案例来加以说明。

甲:拥有资金1亿元人民币。甲在投资项目之前,反复核算单位投入成本的回报率,最后选择了一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领域进入,将这一个亿投资一个项目,三年项目完成,顺利实现了投资回报,回报率也达到了投资预期。

乙:拥有资金1亿元人民币。乙在投资项目之前,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这一笔资金去滚动发展,即以这笔资金作为杠杆,撬动多个项目并确保资金流的顺畅。然后乙选择了一个周期较短并且市场看好的项目,在一年内完成投资并收回成本与利润,然后再以收回的资金(高于投入时的一个亿)迅速投入另一个新的项目,然后再将第二个项目的资本金及盈利,又快速投入第三个项目,三年投资了三个项目。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同样是一个亿,由于认识和思维方式的差异,甲三年用一个亿的资金只投资了一个项目,而乙同样是一个亿,却在三年中投资了三个项目。甲的单位成本回报率再高,其最后的收入也无法与乙相提并论,并且乙投资了三个项目,其企业规模也保持同步增长。

五、小商贩算回报率,大富豪算利用率(3)

甲掐算的就是回报率,乙规划的就是资金的利用率。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只有小商小贩才去扳着指头换算单位成本的回报率,这属于“儿科级别”。大老板只考虑资金链如何构建,那些回报率之类的事情,是下面的经理人去做的,这才是“高等数学”。

【整体分拆盈利法】

房地产界存在这么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个项目从开发到完成,相对也比较顺畅,但是最后一核算,却发现并没有赚到什么利润?让开发商百思不得其解。类似这种现象,在房地产界并不是个别现象,而且不仅在房地产界出现,在其它行业同样存在。

周帆在辽宁就碰到这么一个开发商,从最初的拿地,到最后关头的销售,中间没有出现什么波折,可核算利润时,却没有赚到钱,事实就摆在面前。

针对这种现象,周帆大师做了一番研究,最后发现是利润核算模式与管理控制上面出了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周帆研究出了一种盈利模式理论,叫“整体分拆盈利法”:

时下流行的利润核算模式,就是先确定一个项目需要投资多少钱,然后做一个大体上的利润测算,先预估所有成本,然后预测一个销售均价,将总销售收入减去投资成本,再除以100,就得出了盈利率是多少。这种盈利测算是一杆子捅到底,周帆给了一个名词:模糊测算法,或者叫笼统测算法。这种测算法的最大弊端是缺乏控制,也就是无控制测算,所谓无控制测算,周帆的解释是没有盈利保障措施,也就是没有导入控制体系,这就难免会出现销售不错,但却无盈利的所谓“怪事”。

周帆的“整体分拆盈利法”就导入了控制体系,所谓整体,就是把一个项目的所有环节相加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拆就是将每一个环节,看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项目,将每一个环节上升到产品的层面,导入营销意识,模拟销售产品,以此来控制成本,保障利润的顺利实现。

举例如下:

比如拿地这个环节,在拿地的时候,就将这个环节看成是一个独立的项目或者产品,并且要确保这个“项目产品”的投入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假如有一块地,每亩的价格是100万元,这时开发商就要做这样一个模拟测算:如果拿下这块地,每亩110万再卖给自己,自己会不会要?如果自己不会要,那每亩105万元会不会要?如果也不会要,说明这块地的价格有点偏高,拿地个环节,也就是上面说的“项目(产品)”的投入成本高。如果每亩110万元自己仍然会要,甚至提到每亩120万,自己仍然会要这块地,那么说明这块地成本较低,这个“项目产品”是赚钱的,有较高利润空间,可以大胆地拿下这块地。

其它环节,依此类推。如策划、规划设计、建筑安装、销售代理、广告宣传、物业管理等,把每一个环节都看成是一个单独的产品,确保每一个环节(产品)都是盈利的,这样最终就肯定是盈利的。

根据经济学原理,局部优化不等于结果优化。但是每个局部都优化了,结果就是优化的。

六、合理残废就是健全(1)

★合理残缺就是竞争力,房地产开发要画国画而不是画油画,该空的地方就要空着,不能填满它,想要照顾到每一方面,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即使照顾到了,整体素质就会大幅下降。

★优势不一定要全部利用,只利用好价值最大的优势就可以了。找到最亮的那颗星,包装好她,让其在原来的基础上放射出几百倍的光芒,成为人们目光的第一落脚点。

在房地产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许多开发商在投资开发项目时,追求项目业态的多元化组合,并以此作为项目的竞争能力之一。在向人介绍项目时,总是以炫耀的口气告诉对方,我这项目有什么,还有什么,又有什么。

这是典型的贪多求大心态,小家意识。

在这类开发商的心目中,认为多和大才是优势。

2003年,只要你进入东莞市,你就发现,在东莞的主要街头和路边都树起了一块醒目的大型广告牌,广告上有一幅美丽的巩俐图像,旁边有一行字:星河传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