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双阙纹男人命运 > 第73部分(第1页)

第73部分(第1页)

我点头。

坐回车上重新出发的时候,我的思绪仍停留在刚才的对话中。

说来,这安排还是极其妥当的,我可以在姬舆的宅院里平静等待,觪在宗周处理完事务便可以与他一同回杞国。不过……我苦笑,我跟姬舆的关系也不是秘密了,自己不久将嫁过来。如今住进姬舆的宅院,不要说外人,便是自己也觉得有几分暧昧的,刚才那名叫申的家臣看我时,神情便多少有些探究……

车驾照着昨天的原路向东奔驰,两旁的景致都有些似曾相识。黄昏时分,丰的身影再度出现在原野的那头,御人扬鞭催促,两旁的田土飞快向后退去,马车一路驶向那片古老的城池。

我听觪说过,丰虽然已是文王时代的旧都,却并未遗弃。自武王以来,周人虽有了丰水那头的镐京,却一直不忘将丰修整。现在看看,丰与镐的差别并不太大,只是整体上要更显古旧一些。

透过车帏的缝隙望出去,马车在姬舆家臣的引领下,穿过街道和人群,最后,在一所宅院前停了下来。

“公女,梓伯家宅已至。”申的声音在车外响起。

我应了声,扶着寺人衿的手下车。抬头望去,只见眼前是一所大宅院。

它真的是大。从影壁前望去,里面的房顶并不算高,四周的墙却是修得很长的,一眼便知里面会有多么宽敞;而看墙头和屋檐的成色和剥蚀,这宅院少说也是城中的老宅了。

“公女请。”申行礼道,在前面引路。

我颔首,跟着他绕过影壁,径直的入内。

如我所料,这宅院占地很广,前庭开阔,几乎可以练习跑马。两旁的庑廊也修得规整,虽简朴,却别有一份大气。我张望着,心中不禁联想起来,若它是文王时的房子,那时的修筑水平能达到这个程度,自然是大贵族的居所了。家臣跟我说是旧宅,那……

“此宅可乃天子赐予梓伯?”我问。

“非也。”申道,语气自豪:“此宅乃文王赐予梓伯之王祖伯邑考,经三世传下。”

果然。我点头,又问:“梓伯常在此居住否?”

申摇头,说:“梓伯不常居于此。梓伯自幼长居王宫,后又封梓土,梓伯在此宅住宿,每年不过两三回。”

“如此。”我说。

申领着我登阶上堂,一路上,我们陆续地遇到了几名家臣。见到我,他们无一例外地露出讶色,随即心知肚明一般地行礼,称我“公女”。我一一答应,观察到他们人并不多,心想,或许是主人不常来的缘故,仆役只留了应付日常维护的数量。

过了前堂,申并没有安排我住到来宾的厢房,而是领我到了西庭的主室,对我一礼,道:“此室已收拾妥当,公女入住即可。”

我望着室中静静垂悬的簇新幔帐,竟微有些愣怔。

“我知晓了,你下去吧。”稍倾,我轻声道。

申应诺,教旁人点亮烛火,转身退下。

我仍立在原地,过了会,移步往室中。地上,一张张方席光洁如玉,散发着淡淡的青草香气;床上,被褥整洁,丝帛鲜亮,无一点褶痕。我在床沿上坐下,手指触碰之处,漆纹古拙,泛着淡淡的光泽。看看这屋里的其他家具,也是这般半旧的模样,似乎曾在这里摆设了许多年。

对面的妆台上,一枚铜镜格外显眼。我起身走过去,将它拿在手里细看。只见这铜镜已有些年月了,光洁的面上生了星星点点的蚀班,不过仍看得出来它的质地是极好的,薄而匀称,堪为上品。将它转到背面,花纹上有轻微的摩亮痕迹,沟槽中,铜绿隐隐。

端详良久,我放下铜镜,缓缓地踱向室外。

白日里的最后一抹红霞正消失在屋脊的背后,庭中的树木的叶子落了一地,廊下,一丛菊花却在庭燎的映照中开得正盛。我望向东庭的方向,昨天那烛光中的面庞又在眼前浮现。心忽而泛起丝丝涟漪,层层地漾开,轻拍心壁。

将来,这光景也将时常与我相伴吗?

这老宅中的生活丝毫不比杞国宫中差,家臣们都谦恭有礼,饭食汤沐更是样样齐全。申像个总管,把我的起居盯得紧紧的,一丝不苟,似乎唯恐怠慢了一样。

“梓伯何时归来?”歇息过一宿之后,早晨起来,我精神充足地坐在堂上用膳,申一直侍立在旁,很少出声,两只眼睛却一直未离开我。我被瞅得不自在,没话找话。

“小人不甚清楚,只知天子约午后可入城。”申答道。

“午后?”我思考着,想起了雍丘国人争相去大街上看觪驾车出行的情景,突然感到饶有兴致。不知道觪此次为师右,在众甲士的簇拥下出现,又该是何等场面?

我打定主意,便告诉申,我想去看天子入城。

申吃了一惊,表情为难,委婉地说街上人多。

我说没关系,我不随他们拥挤,只远远看一眼就好。

申嗫嚅起来,我又耐心地跟他保证,说会多带些人跟着,他才勉强答应下来。我满意地微笑,自己现在还算是客人,他也不好拿礼法来约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