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明末成了流民练兵章节 > 第五十六章 又入城(第1页)

第五十六章 又入城(第1页)

放在往年,一个普通百姓一年生活费在一两银子左右,一户五口之家,油盐酱醋,吃穿住行,省吃俭用也需要三四两白银。

这次出行,陈生带了整整五百两银子。

而这,只是他和一众兄弟的开销,还不算可以调用的其余资源。

与丐帮确定了联盟,接洽上了因白九儿被抓而导致断绝了的残余力量。

最重要的是。

十方庙通过江湖人士传递的消息。

洪承畴走了。

他一力从十里八乡组织起来的八百民兵,承诺的粮饷和免税,官府没有一样落实。

士气全无,加上连平日里的口粮都不能及时供应,已经只剩下混日子的三四百人。

巡检司的弓兵也撤走了。

这些兵油子,比刚放下锄头的民兵会闹事。

从城里传来络绎不绝的消息,没有丝毫阻碍,看得出蒲城官府自上而下的执行力明显非常差。

蒲城,自洪承畴走后,在头生眼里是一座毫无防备力量的空城。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头生觉得营地哪怕规模在扩大十倍,它的实力也比不上蒲城一座城的力量。

因为蒲城的官僚体系已经完全腐败,犹如水中浸泡百年的朽木,遇力即化。

如果说,嘉靖年间,两百两银子,朝廷可得一百两的,地方可得一百两,那么到了现在。

朝廷可能只得到十两了。

剩下的一百九十两被贪官,污吏,役员,贵族,乡绅,地主等层层耗费掉。

也就是说,蒲城的一百分的力量,能拿出来五分就已经算不错的了。

反观新生的势力营地,虽然还是很粗糙,可十分的力量,能发挥出十二分出来。

这就是以小胜多的原因。

怪不得区区十万人口的后金,虽然有穷山恶水出精兵的原因,但能糜烂明廷几百万人口的辽东,也不足奇了。

想通了这一点,头生对于朝廷的恐惧消散了不少。

虽然人口万万,疆土万里的大明帝国看上去犹如一个巨人,但深知其里,就能知道这是个身患绝症行动僵硬的老胖子。

怪不得种先生对于自己的担心不以为意,原来他早就看穿了。

大明帝国是很大,但是想要灭到营地,光凭陕西一地已经不可能,除非调动周围五省更多的力量。

可惜,就凭大明帝国腐朽的行政力量,运来一百分的资源,到了陕西不知道还能不能剩下两三分。

而陕西遍地流民,让营地每日都不停的在壮大。

所以,朝廷以后绝对会招安,对于这一点,种先生把握十足。

头生不知道的是,历史上大明帝国真的无力剿灭,选择了招安起义流民军。

眼光这种东西,真的非常重要。

看得远了,就能选择对的方向。

头生不着急了进城了,他准备学习姜太公钓鱼,就在一口山坐看四方。

蒲城不属于战略要地,但是他的经济地理位置很重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