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明末成了流民练兵章节 > 第四十二章 风雨欲杀(第1页)

第四十二章 风雨欲杀(第1页)

听完和尚的话,中年书生文人点了点头。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何必越俎代庖,最后别人也不会念你的好,只会恨你手太长。”

中年文人听到和尚的话,脸上露出鄙视的神色。

“上面的人只顾争权夺利,下面的人只顾捞钱,谁有空来恨我?一小摞反贼,竟然就让官府束手无措,越发壮大起来,既然在我面前现了眼,土鸡瓦犬顺耳灭之。”

让陕西官府闻之色变的反贼,在文人口中成了土鸡瓦犬,口气真是无比自大。

和尚听到文人的话,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开言讽刺。

“我介绍个人给你,出来吧。”

文人的话音刚落,在偏房里走出一个年轻的武士,燕颔虎颈,步履沉稳,英姿飒爽。

和尚对偏房里突然出来一个陌生人并没有意外,但让他意料之外的是这武士的打扮,明明一个普通士兵的服装,穿在他的身上,竟然散发出了威武之气。

“明日我要去巡检司衙门,与那帮平日里只会喝花酒的官老爷们掰掰手腕,我交待你办的事情,就由他来帮助你。”

和尚笑了笑没有说话。

这是不放心,找人来监督自己。

和尚也没有问为何把这武人藏在偏房。

“你也不要想太多,我也是为了你好,毕竟你和那姓种的是老相识,我这样做,也是彻底断绝你心中那一丝侥幸,避免你走上歧路。”

“阿弥陀佛。”和尚双手合十。

文人不想过分逼迫和尚,后面很多事情还离不开他的帮助,虽然知道和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文人并不怕。

家驹千里,国石万钧。

这是他少年时在恩师家求学时,恩师对他的评语。

恩师认为他听聪是明,对旁人心思洞悉其奸、洞若观火,只不过锋芒过露,对以后的道路不利,劝过他收敛锋芒。

文人很感谢自己的恩师,没有他的收留和悉心教导,当时十一岁在家里帮母亲做豆干的自己,一辈子都只能是个底层穷苦人家。

更不会有后面自己一路中举人中进士的登天之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二十年的官场磨炼,文人手段举重若轻,哪怕和尚再多的心思,也翻不出他的手掌心。

同样的夜晚,流民营地灯火通明。

种光道一脸温和,把来人叫进屋子里,亲自倒了一杯茶水给他。

来人连忙站起来,弯腰恭敬的接过种光道递过来的茶杯。

“坐下说,坐下说。”种光道对那人笑着招了招手,一身文儒之气,让那人放下了内心的紧张。

“家人可好?”

“谢谢种先生赐予的银子,家中老母妻儿都感念恩德。”

“不敢惹令堂挂念,小事尔。”

种光道先是问了那人的家事,又问了他老家在哪里,听到是灵宝一带,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

等看到那人一脸不知所以,连忙解释说,“早年我游学经历过贵地,那里的红枣大的很,不光肉多而且皮薄,灵宝的红枣远近闻名啊。”

那人一脸感叹,“万历年间,咱从小和家里人随军搬迁至蒲城,二三十年来,只有两次回乡祭祖,对家乡的事物还不如种先生了解,真是令小的佩服。”

种先生一脸笑意,“灵宝西门外古函关的关老君庙也是远近闻名,都说那里的签有多么的灵验,当初因为赶路没有机会去看一看,甚为遗憾啊。”

种先生的态度至始至终都保持着和蔼,语气亲切谈着家常,那人非常感动,果然如大家说言,种先生不一般,与他接触从来不会让人感到困惑。

“那关老君庙香火一直旺盛,当年咱父亲尚在时,和父亲去过一次,挤满了人,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