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明末成了流民练兵章节 > 第三十二章 后悔(第1页)

第三十二章 后悔(第1页)

文人最讨厌别人提他神童之名。

外人看他成功,只会认为他是神童理当如此,从来不会见到他每日刻苦学习,认真做事的时候。

“你当真不知那孩子进屋前故意叫人,其实屋子里根本没有人么?”

见同伴一脸不快,和尚把话题又重新牵扯到先前的孩子身上。

“那就更说明这孩子聪明过人,有什么奇怪的。”

和尚摇了摇头,知道同伴今天钻了牛角尖,也不在辩论,走过几条街,老远就看到一处十方庙,两人最后走了进去。

头生一脸阴晴不定,内心犹如藏了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挠心。

他的身份可是反贼,本来在县城里就没有安全感,走到哪里都仿佛别人的目光都看着自己。

现在又怀疑自己被人贩子盯上了,那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祸不单行。

他恨不得去把白九儿从那种地方拎出来,可是哪有儿子去那种地方找老子的道理。

偏偏他的身份又是如此,让他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容易引起外人的怀疑。

不敢点亮油灯,只有黑暗的掩护才能让他心里有点安慰,这一趟的任务真的是太危险了。

本来自己的任务是掩护白九儿进城,但是进来了就不是那么好出去的了,白九儿不可能送自己出城,不然他进城的时候没有了掩护,岂不是做无用功。

自己又不可能单独出城,一个十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单独出城呢,如果被兵丁盘问一句,理由都找不到合适的。

更何况真把人贩子不当一回事么,一个十岁的孩子独自出城,还没靠近城门就被人盯上了。

自己进城第一天,就能遇到强人夜闯民宅盗走银钱的事情,可见县城的治安不是一般的差。

就像老伙夫说的,城外是绿林好汉的天下,城内是下九流,八大门的天下。

之前头生还不太相信,觉得老伙夫夸大其词。

就跟前世领导同他闲聊,讲八九十年代在沿海打工所见所闻的时候,也以为领导是在忽悠他。

现在想来,并不一定是假的。

进城的时候,接触的下层衙役视公文条律如无物,第一天又遇到这种事,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还有那奇怪的和尚和文士,真的是让人没有一刻能保持平静。

不过现在想来,那和尚先前所念的好像是宋朝朱希真所作的《西江月》,那就更加奇怪了。

这词的意思是说人生功名富贵总有天数,不如图一个见的怜活。因为当时宋人朱希真认为往古来今,一部十六史中,多少英雄豪杰,该富的不得富,该贵的不得贵。

能文的倚马千言,用不着时,几张纸盖不完酱瓿。能武的穿杨百步,用不着时,几竿箭煮不熟饭锅。

极至那痴呆懵董生来的有福分的,随他文学低浅,也会发科发甲,随他武艺庸常,也会大请大受。

真所谓时也,运也,命也。

民间也有两句俗语“命若穷,掘得黄金化作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

人的命运上苍早已注定,这种看法古往今来很多名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头生觉得就是种先生自己,机缘巧合从贼以后,也抱有了这种思想,虽然平时做事尽力,总是少了一些精神气在里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