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是对诗人谁的评价 > 第37部分(第1页)

第37部分(第1页)

此话一出,原本面色就有些勉强的朱氏更是勃然色变。五军都督府全都是勋贵执掌,此前威国公罗明远一回来,就出掌了最要紧的中军都督府,可他毕竟是功勋彪炳,勋贵们纵使不愿也无话可说,毕竟此外还有四位大都督,可如今陈瑛一回来便进了左军都督府,却让她有了一股寒意。须知左军都督府的大都督正是她的女婿,韩国公张铭!

罗明远和陈瑛这两个先后回来,究竟是什么意思?

侍立在朱氏身边的陈澜记忆中并没有多少三叔陈瑛的印象,此时她不禁发现,陈瑛和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搭不上边。他既不是满脸横肉身材魁梧的勇将,也不是面色阴沉沉的严肃中年人,此时的他大约因为赶路的缘故。并没有穿什么绫罗绸缎,而是一身褐色棉袍,外头罩着一件灰扑扑的大氅,脸上颇有些胡子拉碴。他的眼睛很亮,肩阔腰沉,脸上含笑,看上去竟更像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邻家大叔。

见过朱氏之后,陈瑛又和陈玖厮见行礼,仿佛丝毫不知道自己这爵位来自兄长的夺爵似的,竟是笑眯眯地开了几句玩笑,又说自己从云南带了好东西回来。回头就送过去。而受了小辈的礼,之后,他又笑容可掬地拍拍这个看看那个,最后方才满足地叹息了一声。

“在外头到底是没根,还是回家的好!”

按理这场合自然没有妾室出场的份,可如今罗姨娘毕竟有了诰命,真要说起来,甚至二房的马夫人亦是不及,因而她自是也有自己的一个位置。看着丈夫的模样,她想起刚刚的窘迫和险境,忍不住鼻子发酸,随即便趁人不注意往炕上的朱氏斜睨了一眼,却恰好和那看过来的目光撞了个正着。这当口,她一反往日的顺服,竟是大胆直视了过去。

朱氏原就是满肚子火气,这会儿被罗姨娘这么一看,不禁更是怒火中烧,尤其看着长房的孤女弱弟,二房只得两个女儿,偏是三房儿女俱全,她索性把之前对罗姨娘说过的那番话对陈瑛重提了一遍,又举重若轻地问道:“你觉得如何?”

历来庶子承袭了家业,于嫡母便有几种情形,一是毕恭毕敬人人称颂母慈子孝,一是高高供起凡事不听,一是欺凌报复旁人却丝毫不知,一是家宅不和四分五裂……朱氏毕竟不是那等无依无靠的嫡母,她出身大家,女儿是韩国公夫人,外孙女是晋王妃。因而她虽说对陈瑛突然承爵异常恼火,可仍有自信庶子没那个能耐和自己对着干。

不提她身边还有当年丰厚的嫁妆,须知阳宁侯府的那些勋田和置办的庄子产业,也全都在她手心里捏着。要没有这些,陈瑛就算是阳宁侯,也不过是光杆一个人!

在嫡母那犀利的目光下,陈瑛照旧是笑呵呵的,可说出来的话便没有那般轻松了:“老太太做主原本是好的。只我这个当爹爹的太猴急了些,此次回京恰是遇着了平江伯同行。我们两个一路上倒也投契,彼此之间已经定下了儿女婚事,还写下了婚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了婚书,我们又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悔婚了难免叫人笑话,不是么?”

此话一出,满堂皆静,可只有朱氏知道,那最后一句话便是自己当年给陈瑛聘了徐氏的时候,居高临下教训他的那一句,自是气得咬牙切齿,好半晌才冷笑道:“汉儿非嫡非长,你越过老大定了他,平江伯竟是肯答应?”

“老太太又不是不知道,平江伯那一家子多年治漕,最是爽朗不过的人,因说着儿女属相年纪,他便看中了汉儿,我又有什么办法?”陈瑛无可奈何地一摊手,随即笑道,“我今天和他一块到的京城,要不是天色已晚,他今天就来了。老太太若是不信,且待明天一早平江伯府的人上门来就知道了。”

看着满脸闲适的陈瑛,朱氏只觉心头大怒,正咬紧牙关的时候,就只觉胸口仿若突然重重一击,随即便是眼前一黑。

PS:修了人名错误……嘿,老规矩,不知道晚上能否加更,大家只要等到八点,晚上八点之前木有加更那就是木有了。话说,求几张粉红票鼓励啊…。…

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六十四章 逆转(下)

第六十四章 逆转(下)

朱氏这突然一倒。屋子里顿时一片慌乱。

玉芍拔腿就往外去叫那位还来不及走的刘太医,绿萼忙着上前灌药掐人中,另两个一等大丫头却是往后挪了挪,随即就垂手站在那儿一动不动。至于那些小丫头们,对于陈瑛这个向来不在家里的三老爷摸不透看不明,又见他敢和老太太放对,全都吓呆了。

三房那边除了徐夫人是货真价实吓着了,罗姨娘和陈汐那几个全都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可二房一家人却别有一番滋味。陈玖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弟弟似的,看着他上前一把扶着朱氏,又是厉声呵斥丫头,眼神异常复杂,既有羡慕也有嫉妒,更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解气。

而马夫人则是看看小叔子,又看看自己的丈夫,心中想起当时阳宁侯府上门提亲的情形,竟生出了一丝悔恨来。她是庶女,那会儿陈玖虽是庶子,可阳宁侯府终究是没有嫡子,于是她几乎没打听人如何就想尽办法越过了其余姊妹,陈玖袭封阳宁侯之后,她也颇过了几年好日子。可如今想想。陈玖没承爵之前就是拼命奉承朱氏,承了爵之后便是只会享乐别的什么都不做,她怎么会瞎了眼下嫁这么个庸碌没用的男人?

陈澜最初只是一手牵着陈衍站在一边,此时见丫头们一片慌乱,绿萼又扭过头来用求助的目光看着自己,她哪里不知道无论因为先头的事还是皇帝的旨意,她都不可能真的作壁上观,因而低声嘱咐了陈衍一句就上前帮忙操持。在等刘太医赶来的功夫里,她不时偷瞟陈瑛一眼,见他虽是眉头紧皱,却显然并不紧张,顿时暗自思量了开来。

最近这些日子,一连串的事情就好似高手弈棋一般,一着一着逼上前来,生生让人透不过气,她初来乍到,毕竟有太多的情形摸不透,按本心而论并不愿意在这漩涡当中呆着。今天陈瑛如此强势地回来,朱氏若是身体还好便罢,若是因此而有什么万一……她再一次用眼角余光打量了一眼陈瑛,见其满脸关切之外更有几许嘲弄,顿时更为警觉。

须臾,刘太医便匆匆赶了过来。她和其他女眷及丫头们连忙都避进了梢间,只有陈瑛和两位妈妈在外头。果然,透过门帘缝隙,她就看到刘太医一见朱氏这番光景就唬了一跳,慌忙上前又是扎针又是灌药。好一番折腾之下才把人救醒,旋即又说了一大堆的医理。奈何朱氏此时竟是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哪有心思听这些,只是奋起力气捶了捶炕沿。

陈瑛见状便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刘太医,老太太这病已经是多年宿疾了,如今多半是突然发病有些急切,你也不用太着慌了。若没有什么其他不好的,便请照从前的方子开药。若是你觉得自己不成,那我立刻拿帖子去太医院请高院判来瞧瞧!”

此时此刻,屋子里一片沉寂,朱氏大口大口的喘息声清晰可闻。见刘太医仿佛是有些吃惊,朱氏终于是憋出了几个字来:“请刘太医下去开方子!”

刘太医眼见这屋子里气氛诡异,他只是小小一个太医,哪敢掺和进这些豪门的勾当里头,忙行礼之后告退。他既是走了,众女眷们自是急忙从梢间里头出来。陈澜又依旧上了朱氏跟前,又看了陈瑛一眼。

可她才看过去,陈瑛就转头瞧了回来,那眼神一闪,旋即就若无其事地避开了去。还不等她有什么举动,陈瑛竟是又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对朱氏一揖:“老太太,儿子虽说久不在身旁,却知道您素来有心悸心慌的老毛病。这病瞧着并不严重,可在京城这种气息浑浊人多嘴杂的地方,却是不好调养的。依儿子的意思,不若将养一阵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