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道三本书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众人坐好,叶知秋轻叹一声,缓缓说道:“县志上记载的,乃是时代共识之事,世人也自以为只有那个贾乃祯到过迷魂谷。但据我所知,当今世上活着的就有三人去过此地。”

此言一出,朱英泰四人不约而同地“咦”了一声。这实在是石破天惊的重大新闻。朱英泰一反平日沉着冷静的作风,忙问道:“是哪三人?”

叶知秋倒是出奇地平静,道:“第一人是易云天,第二人是嵩山少林寺无形大师,草民是第三人。”

朱英泰闻言大喜:“果然没有看错人,堡主既亲身经历,这迷魂谷之谜不久必将大白于天下。”

叶知秋却摇摇头,惨然道:“关键是出了天大的问题——出来后一夜之间草民对于迷魂谷内部的记忆竟几乎消失殆尽,现在隐隐能记得的也只是一些流淌的岩浆、飞天的蜥蜴、有如人形的树木、摄人魂魄的裸体女子,模模糊糊,疑似梦中之境。回头问起易云天、无形大师亦是如此。”

朱英泰四人又是同声“咦”了一声。叶知秋接着道:“当年易云天被尤仁、蒋义、尚礼、明智、杜信五大执法者追捕,迫于无奈铤而走险,只身逃到迷魂谷,误打误撞竟从谷中带出一物,此物似是一个水晶圆球,却又不那么简单——每每月圆之夜,此物聚集天地精气,自会有影像显现,影中男女俊美如仙,不像我中原人士。”

朱英泰叹道:“我们正是为此物而来,却未曾闻有此奇事。”

叶知秋道:“说到这珠子,话可就长了。易云天那时年少,一次酒后泄露了只言片语,竟遭几个门派之人追杀,其遭遇较上次五大执法者追捕更是凶险百倍。幸亏无形大师出手相救,才保全性命。但无形大师亦有条件,便是要易云天痛改前非,以十年为限,削发为僧。其时两人均有各自主意,无形大师看出易云天武学天赋极高,有意教化,怕过犹不及,只以十年之期约定先使他入门,之后再慢慢教化,不愁少林寺不多一名高僧。哪知易云天拜入佛门,一为感恩、二为避祸,对于佛门之事却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无形大师施尽手段,奈何易云天油盐不进,最后叹一声“无缘之人”,从此不再管他。这空空倒是诚信之辈,这十年禁受佛门七律八戒,但凡遇有不平之事,均仗义出手,足以将以前贼盗之过抵偿了。难得的是空空削发当天即将这水晶球拿给无形大师观看。无形大师料定此物非同凡响,生怕此物落到歹人手中,江湖再生祸事。便与空空一同来到叶家堡寻找水晶球所隐藏的秘密。”

朱英泰忽然问道:“传闻令尊中年皈依佛门,可是在这嵩山少林?”

叶知秋心下惊奇,心想父亲出家之事,鲜为人知,但想想他身为一国之君,便不足为怪,答道:“正是,家父法号了了,算起来无形大师要称他一声师叔。正是这点渊源,无形才找到叶家堡。我们三人在这密室研究了近一个月时间,一无所获。最后决定再探迷魂谷。”

朱英泰道:“堡主作此决定定是已有几分把握!”

叶知秋笑道:“不错。县志我查过,贾乃祯滞留迷魂谷时间乃是宋乾德元年八月十六至十七两日。易云天却是八月十五黎明时分进入迷魂谷,十六拂晓脱出。加上族谱一些记载,于是推测这迷魂谷在这每年八月月圆十几个时辰内有重大变故,才使人有机会逃离此地。便依据易云天残存的记忆,仔细准备了许多装备,万事具备,只等这八月十五到来了。虽说这一注风险较大,但事实说明,我们押对了。因空空武功不及我和无形师兄,况且他也记不得里面的情景,便没有带他进入。我们从地势稍微平缓的西十峰而入,东八峰而出。历时九个时辰。”

朱英泰道:“此次可有收获。”

叶知秋稍有犹豫,道:“有。此次带出一把断剑。”

朱英泰奇道:“断剑?”

“正是。”叶知秋颓然道:“一把精美的断剑,但丝毫找不到那剑身如何嵌在剑柄之上的痕迹。多年来我们三人一直参悟不透。我提议是否考虑将这断剑与水晶球公之于众,开一届天下盛会,广邀天下博学之士参与研究。无形师兄却怕引恶人眼红,搁置下来。”

朱英泰道:“莫非那三个胡胡所要之物是这断剑?”

叶知秋道:“他们要的是那水晶球。断剑除了我等七人,再无他人知晓。”

朱英泰道:“哦,空空将这珠子送与堡主了?”

叶知秋道:“那倒不是,只是暂存。想想这等惹人眼热之物,我作为一堡之主,委实不愿意接受,但想到它关乎迷魂谷的秘密,也只有担下来了。幸好江湖之上知道有此物事的没有多少人,|Qī…shū…ωǎng|他们短时间也不会知道这珠子藏在叶家堡,不致使叶家堡招来大祸。不料还是有人知道了——这终非久留之物。”

想到爱儿被绑架一事,叶知秋竟一时英雄气短。

朱英泰本对这两个物件抱着一睹为快的想法。但念及叶家堡发生绑架事件,也不好要求什么。便道:“那几名胡胡武功也似平常,却如何从叶堡主眼皮底下掳走令郎?”

叶知秋道:“说来惭愧,他们的确是吐蕃的商人,十年前便有商业往来,他们此次发难,定是被人收买,利益所驱而致。”

朱英泰沉吟道:“当务之急是保证令郎安全。来,老刘你们都来想个万全的法子。”

刘健手模络腮胡须,沉默片刻,忽的一使劲,竟将那刺儿样的胡须拔下一根。

叶知秋骇然道:“大人这是——?”

朱英泰却抚掌大笑,道:“老刘可是有办法了?”

刘健问叶知秋道:“想来这群胡胡定然没见过这水晶球真物件,仅仅是听过易云天只言片语?”

叶知秋道:“是这样。”

刘健接着问:“易云天可曾透露出水晶球显像之事?”

叶知秋到:“他当时在酒肆里喝了些酒,听见一些无知酒徒评论贾乃祯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便道‘屁。老子也到那泥地里走了一遭,却是毫发未伤。他贾乃祯如何跟本大爷比?’那些人当然不信,要他拿出证据来,他道:‘我那颗水晶球便是证据。只是在家不曾拿来。’众人便起哄,激他去拿。易云天同几个证人走了片刻,凉风一吹,酒便醒了大半。这才意识到刚才荒唐行径,一个鹞子翻身,逃走了。”

刘健笑道:“这便好办了。府上可有上好的水晶球?”

叶知秋也是忽然醒悟,喜道:“偷梁换柱?”

刘健点头道:“有谁识得真假呢?叶堡主这终非久留之物也可以长留家中了,剩下的烦恼便交给那几个胡胡好了。”

叶知秋连声称妙。忽地感觉易云天当年因这颗水晶球遭人追杀实在是太不值了,如果当时死了,简直是轻如鸿毛。

夜里酉时,叶知秋用包袱裹好精心选好的一颗普通水晶球。大步来到城南驿馆。

那三名胡胡早已等候在那里,另外还有五名中原人,想必是他们花钱雇来的佣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