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战汉印章图片大全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还有这张脸面也是再普通不过的,既没有让人惊艳的感觉,也没有对不起大众,不过这些都是其次的,最主要的是他高朗还能体会到自己还活着,足足跨越千年的活着。

面对高朗提出的疑问,心智未熟的高干也顿时没了答案,只见他支支吾吾,吞吞吐吐了半天,最终才说道:“母亲都说了,咱们请师父教武艺将来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保家卫国平天下,难道这还不够?”

“此话不假,可好汉难敌双拳,英雄架不住三泼皮,试问你能敌得过千军万马吗?”

自己的这个弟弟往往都能语出惊人,高干作为兄长实在是难以招架,不过往往这时他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一幅虚心请教的模样,此时也不例外,只听他不耻下问的道:“那显谋你说咱们怎么办?”

“咱们要学就学,万——人——敌!”

“何为万人敌?”

“武力者决于生死之间,可那是匹夫之勇,而脑力者运筹帷幄,可决胜于千里之外,可称万人敌!”

高干脑子有点乱,他边摸着脑袋瓜子边说道:“你等等,我有点乱,让我捋一捋!”

高朗这些大道理可都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这些都是老王头给他说书的时候顺带说的名家的见解或诠释,也难怪还处于少年时期的高干理解不过来。

“元才,你就慢慢想吧,我可得先走了!”

“去哪?”

“母亲不是让咱们是拜师么,岂敢迟到!”

高干惊问道:“你不是不学这匹夫之勇吗?”

高朗住步笑道:“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夫不敌何以敌万人!这傍生之技,还是呀,得学的!”

高干彻底被自己这个古灵精怪的弟弟给弄懵了,刚才说不学的是他,现在抢着要学的还是他,他刚想再问几句,可一看高朗已经走远了,急忙追赶上前,大声嚷道:“长幼有序,我得先拜师,我要做师兄!”

可高朗的人影早就消失在了楼阁之中,只听到他的回声:“脚生在我身上,可由不得你,先到先得,咱们比比!”

<;a>;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a>;

 ;。。。 ; ;

第003章:陈留高家2

东汉末年,统治者腐朽无能,外戚、宦官相继专权,朝政**。于西羌战争持续数十年,花费巨大,徭役兵役繁重。加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巨鹿人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了威望,信众多达数十万。张角利用其在民众心中的话语权,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众分为36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为大规模的起义做好了准备。

公元184年,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大贤良师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杆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略,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

而这一年,高朗刚满十一岁。

十一岁的少年能有什么作为,想必连私塾都还没读完吧。可是高家是大户之家,他们对下一代子嗣的教育方式那都是全方位、面面俱到的。

从孩提懂事起,高家的子嗣就会入私塾读经子史集,这应该是当时还属罕见的早教了。

学了文当然也不能忘了武,高家家底殷实,他们所聘请的武师都是当地有名的,甚至还有些是从别处高薪挖过来的。

名师当然有名师的价值,他们不是一味的传授“必杀绝技”,而是教育自己的学生从根基学起。练武不是讲究快,而是讲究稳扎稳打,名师往往都注重由内而外,先练气后重形,这样一来的,高家的子嗣就能将根基打的很好,往往出师之后皆是人中翘楚。

而高干、高朗更是翘楚中的精英,他们从三岁习武开始,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历经八年,如今已经是陈留当地小有名气的少年侠士,蜚声州内外了。

当然最高兴的还属高家的家母,也就是高干、高朗的二人的母亲,袁鸯。

袁鸯此时正坐于湖心亭中,望着百花绿叶之中两个矫健的身影忽上忽下缠斗在了一起,不禁喜得笑逐颜开。

“干儿,朗儿,练了半天也乏了,赶紧过来歇会!”

袁鸯看着眼前两位龙精虎猛的爱子,以及他们因为习武教技已经晒成了古铜色的肌肤,不由得有些心疼的喊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