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逝者如烟生者聚最经典十首诗句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上篇、一

我把往事当作一张风帆,在我生命的桅杆上高高挂起。

——题记

不顺当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周志明预感到自己最近会有一次比较大的麻烦。过去的经验告诉他,这种感觉往往是很灵验的。

和几个经常厮混的朋友在一起,昨天晚上又打了一夜的麻将,快天亮的时候才回到家里。为了不惊动母亲,他蹑手蹑脚地摸到外屋的床边,脱掉鞋和衣平躺在床上,蒙着头想好好地睡上一觉。

可是才一大清早,睡在里屋的母亲就摸索着起床了。

她先是靠在屋里的木床头上,吭吭哧哧地一阵剧烈咳嗽,然后拖拉着那双患有严重骨质增生的瘸腿,从里屋一跛一拐走进了厨房,开始屋里屋外手脚不停地忙活。

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狗东西,就知道整天躺在床上挺尸,我上辈子亏你们的还是欠你们的?咹?心情烦躁的母亲一边不断地进出,一边嘴里还不住地骂骂咧咧:一个个就象是来讨债的冤鬼,一天到晚不把我折腾到死,你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每当把母亲惹得不高兴的时候,她就会这样絮絮叨叨地发脾气。周志明知道她一旦发起脾气来,任何争辩解释都是徒劳的,只能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于是只有默不作声,睡在那里继续装作什么也没听见。

儿子躺在床上的不吭不哈,并没有降低母亲心中的那股怒火。随着手边活路忙碌频率的加快,她喋喋不休抱怨的话题和范围,也开始随之变得更深更广。絮叨到气愤难过之处,嗓音也一声声地高亢起来。

这次唠叨终于达到了顶峰,只见她忍不住把手里端着的碗盆,咣地一声重重扔在了面前的案板上:等到哪一天,真把我累得瘫在床上不能动弹了,我看你们心里也就彻底舒坦了。

周志明被她吵得实在无法入睡,自知理亏又不敢开口顶嘴,只得很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来。

成天被烦心事纠缠着的母亲,好像一年到头心情都没有舒畅过。

她中年守寡拉扯三个孩子,几十年含辛茹苦吃尽了苦头。现在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按说可以清清静静地享享福了,可是叫人想不到是,这几个孩子没有一个让她省心的。

先说大儿子志明,离婚单过都已经二十来年了,整天吊儿郎当地混日子,也不打算重新再成个家。小女儿志红学着她哥哥的样子,也是年纪轻轻的时候就离了婚,把孩子狠心地甩给男方一个人去了外地。

只有二儿子志和还算争气,大学毕业留在了北京工作,又娶了一个出身高干家庭的姑娘做媳妇。可是这个让外人看起来很争气的志和,其实心底里最让母亲感到伤心。因为自打结婚之后他就没有回过家门,就连生活费都是背着媳妇偷偷寄回来的。因此母亲也只有在那几张起皱的照片上,才能见到叫她日思夜想的小孙子。

想想这些,怎么能不叫人烦心上火?简直烦得人想哭都没有眼泪。

我这是哪辈子造下的孽呀!啊?母亲无助地面对着厨房空空的墙壁,好像那里有个人正在仔细倾听一样,用凄楚哀怨的声音大声质问道。象核桃皮一样布满细条皱纹的脸上,这个时候显得更加苍老和憔悴。她忍不住跺着骨质增生轻一点的那条腿,恨恨地转声骂道:辛辛苦苦遭罪受累,不成想到头来却养了这么一群没有良心的狗东西。早知道是这样,还不如当初生下来的时候,一个个全都掐死算了。

扶着案板正在罗里罗嗦絮叨的母亲,猛然间一回头,这才发觉屋子里早已经没有了儿子的人影。急得她瘸着腿三两步撵到门口,冲着家属楼前空荡荡的院落,也顾不得邻居们听见了笑话,声嘶力竭地喊叫起来:我把你个挨千刀的死志明,饭在锅里也不知道吃。没有良心的狗畜生,成心想把老娘我气死是不是?

百无聊赖的周志明,沿着熙熙攘攘的街道漫步闲逛。可是周围五光十色的繁华与喧闹,并没有让他晦暗沮丧的心情变得明亮舒畅起来。

当初结婚成家的时候,因为妻子雪花不可理喻的刁蛮性格,他无可奈何地疏远了所有的朋友,性格也开始变得有些冷漠和孤僻。表面上看他对离婚之后这些年的生活状况显得很是无所谓。可是实际上,内心深处生来就敏感脆弱的自尊心,已经遭受到了致命的伤害。每当夜深人静一人独处的时候,他都会深切地感觉到那场短暂而又荒唐的草率婚姻,实在是自己做人最大的一种失败。

一个人如果连经营好家庭的能力都没有,在复杂严酷的现实生活当中,他还能干好什么?

周志明正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胡思乱想着,挂在腰间的手机突然响起来。

周围纷乱嘈杂的声响里,手机听筒传出母亲那种火急火燎的嗓音。他连忙躲进一个拐角处,又用手捂住另一只耳朵,这才勉强听清楚。

从母亲忿忿不平的声音里,周志明知道她老人家肚子里的的气还没有消:你这个整天不知道着家的狗东西,这会工夫又死到哪里去了,咹?还不给我赶紧地滚回来,“山沟里”来人了。

和以往打电话的时候一样,因为心疼电话费,还没有等他来得及再问点什么,电话那边就已经嘟嘟地挂断了。

周志明 心里明白,母亲在电话中提到的“山沟里”,说得是坐落在吴山脚下的栗子坪,他曾经在那个村子里下乡插队。可是已经这么多年都不相往来了,此刻他实在想象不出,还有谁会摸到母亲这里登门造访。

又是那该死的栗子坪。周志明现在似乎有点明白过味来了:自己哪里是最近有点不顺当,分明是这辈子就没有真正顺当过。

小小的山村栗子坪啊!它是差点翻船的急流险滩,也是险些丧命的万丈深渊。周志明生命当中所有的一切,当初就是从这个叫人无法忘怀的地方,开始了不可逆转地波折和改变。

已经远远逝去的过去,包括那些熟悉的场景、画面甚至是气息,都在面前鲜活生动地展现出来。

中学毕业的时候和所有城市学生一样,摆在周志明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响应号召到农村去下乡插队。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那个时候虽然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了,但是临出发的那一天欢送现场留给周志明的印象,仍然是震撼人心的隆重和热烈。

一种期盼着离开家门去远行的欣喜与渴望,鼓舞和激动着现场的每一个青年人。整个城市的人几乎都出动了,大家扶老携幼涌上街头敲锣打鼓地热烈欢送。亲友们也纷纷爬上两侧加了护栏的敞蓬卡车,浩浩荡荡地跟着一路同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