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富豪家庭的 > 第128部分(第1页)

第128部分(第1页)

“要说拿下这个项目,对我来讲,不过是一句话而已。只是觉得,我这样干下去,真的值不值得。说实话,就个人而言,我的那一帮家人,不存在吃不起饭的问题。就这样愉快地生活下去,也足够我们奢侈了。只是,作为清远的一名普通市民,想尽自己的所能,为清远的经济发展,做一点事情而已。大家是不是真心想拿下这个项目?”

“哈哈,哈哈,只要你能办到,我们省委、省政府是求之不得之事。谢磊,下决心拿下这个项目,能者多劳,为了清远的发展,再辛苦几年,想到哪去度假、去旅游,省上、市上来想办法!”乔书记正色地说道。

“乔书记说得对,只要你个人有啥要求,市上能办得到,我们决不推辞!”

“这个项目,目前上面的争议很大,既然大家都想拿到这个项目,那我也只有豁出去了。这个项目,大家知道了就是,不能给任何人讲,部里是打了招呼,在没做成之前,你们谁都不准传出去!”谢磊对他下面的人下了封口令。当然也是间接地警告这些领导。下面的他们当然表态,绝不会传出去。

“这个项目涉及上百亿资金,国家没钱,又急于想拥有。它对国家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说达到了提速、事半功倍的作用也不为过!

初步的谈判结果,总裁沃夫冈先生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就是以合资的方式来解决资金缺口的难题!”

第二百一十七章 观念碰撞 客人抵达

“从道理上来讲,这是一件好事,借鸡下蛋,优势互补,合作双赢。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却与我们现行的政策相悖。我们就是以打倒资b主义、推翻剥削j级,更是与西方资b主义国家誓不两立,建立的新s会,这场跨度达十年之久的动荡,更是将这一理论推到了顶峰。

这场运动才刚一结束,我们突然就要去与西方的资b家把手言欢,携手合作,这怎么讲得过去?人们的观念怎么也不能马上转变过来。支持声寡,反对者众,从上到下都形成了两派,激辩不休!

假如我们仍固步自封,再不施猛药,亡羊补牢,还抱着梦想过日子,唱高调说要解放全r类,那就是痴人梦话。别人想要踏平你,分分钟都能搞定。面对别人的高科技手段,先进武器,你还能凭着大刀,红樱枪,木船去抗衡、固守吗?真若将外面世界的真像告诉国人,不要别人动手,觉醒了的老百姓,自己就会动手来推翻这个政权!

以我们今天的试生产为例,四分二十六秒,就有一台车下线,不引进这条生产线,我们能办得到吗?别说办不到,可能连想都不敢去想。这就是为啥要引进国外生产线的原因、为啥想与发达国家合作的原因。

就这一条生产线,在汽车制造工业上,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距,一下就缩短了整整十年、二十年,起跑线就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再不会靠用榔头敲打的方式来生产汽车了!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当初为啥要将这条生产线交给清远来做,是因为我向他们保证过,零部件一定会完全实现国产化,其他沿海城市,没谁敢这样承诺,所以我们才能虎口夺食,硬生生地将这条生产线攥在了手中!

国家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除了外汇十分紧张,更大的原因,就是双方毕竟是两个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国家,怕他们卡脖子,只要有一样零部件还有求于他们,那这道紧箍咒,就仍然套在我们头上。为了这事,我担心吊胆地整整过了一年,早知道会是这样艰难,打死我,我也不会去干!”

“为什么你不事先讲出,让我们也来为你分担忧愁?”乔书记责怪地说道。

“就算告诉了您们,也只是徒劳地增加您们的心理压力,事情也得一件件的解决。再说了,上面也下了封口令。当我将零部件全部达标,完全实现了国产化消息告诉部里的领导后,他们才长长地舒了口气,内心其实比我还要担心!”

“真是难为你了,从一开始就承受这么大的压力。说实在话,和你一起到龚建彬他们的厂,我和赵市长全都捏了一把冷汗。若是以前知道客车制造厂是那副潦倒的样子,我们绝对不敢打报告去争取这条生产线,哈哈,哈哈!”王文轩十分感慨地说道。

“小谢,能不能透露新项目是什么?”乔书记问道。

“首先您们要认真思考,想清楚,涉足这件事,就如同是在政治lang尖上过日子,想拿下这个项目,就要顶着很大的政治风险。以前您们反对前朱市长修建市政府大楼时所承担的压力,那不过是内部矛盾,损失的是金钱。这个项目却是政治问题,输的一方,将会交出手中的权力、甚至有坐牢的可能!

但是,历史会证明,只有走这条路,我国的经济才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缩短与他们的距离,赶上甚至超过西方国家。您们是上级领导,大是大非面前,如何站队,先考虑清楚,我没法来左右您们的决定。

“哈哈,哈哈,说得有些严重,回去考虑一下。时间差不多了,你也有一大家子人在等你,我们就不在这吃午饭了,后天的庆典活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下午就有一批省外的客人要到达,就聊到这里!”乔书记没当场表态,事关重大,自然要先考虑清楚。

“下线的五辆车,让人开到仓库里锁上。第一辆车,它将留作股份公司永久性的纪念,好好保存!”送走省、市领导,谢磊给龚建彬交待后,同申雪回到生活区。

“小磊,合资办企业的事,你是怎样看待的呢?”和许龙枫在申雪家里的一个房间单独谈话。

“这是尽快提高我国钢铁产量的一次绝好的机会,更是意识形态的一次公开对撞,是真正为国计民生着想,还是冥顽不化,继续坚持用这套理论来阻止历史的进程!

仅我们公司一家公司,每年所需的钢材就高达近三十万吨,全国如我们这样的企业,数不胜数。更不用说增强国防力量,军方所需的特殊钢材了。

我国钢产量说是年产四千多万吨,扣除里面的水分,顶多就是三千万吨出头,炼钢、轧钢设备更是极其落后,每年出的工伤事故,根本就不敢公开,特殊钢材更是一片空白。如此落后,还要闭关自守,国家如何发展?

经济要跨越式的发展,除了经济体制要发生改变,政治体制也要相应转变,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自己贫穷、落后还死抱着那套理论,用别人的钱来壮大自己,居然会傻得说别人是经济侵略,会亡国!”

“你觉得这件事,此时是否适宜这样做?”

“事实胜于雄辩,只要这个项目成功,就会让那些人闭嘴,那套理论就不攻自破,顶着短暂的压力有啥好怕?有了这个良好开端,以后就会顺理成章,国外更多的企业就会主动涌入我们国家!

他们想寻找拓展的空间,国家是想借他们的资金、技术,来让经济迅速地发展,各有所得,抛开政治不谈,就是双赢的举措,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一定会成功,根本不用担心。

历史上,八国联军拿着枪炮都没让我们灭亡,一个资b家送钱送物上门,却害怕得要死,反对声四起,真是太可笑了,哈哈,哈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