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富豪家庭的 > 第21部分(第1页)

第21部分(第1页)

“那好,若兰我俩一起管你哥,让他乖乖地听我俩的指挥,嘻嘻!”

“郑伯伯,叶伯母,您们好,姗姗,午餐就尝尝我们店做的面食!”说着话,开着玩笑,丁兰、洪晓波,提着食盒走进了院子。

“好啊,听说你们面店开得红红火火,就想亲自来品尝你们做面食的味道呢!”她俩回来后,母亲也摆好了饭桌,除了面食,当然也买了一些清远出名的‘夫妻肺片’、‘王胖鸭’,妈妈做的‘回锅肉’、‘锅巴肉片’等等菜肴,当然也算丰富。在宽大、舒适的饭厅用餐,大家在一起吃起了家宴。

“陈阿姨做的菜,真好吃,就是太辣了,哇,受不了!”诱人的‘夫妻肺片’好吃,麻辣味却让郑姗姗直用手扇小嘴,嘴上在说受不了,筷子却并没有停过,引来大家的一阵笑声。

“你们面店做的馄饨,浓浓的鸡汤味,的确是不错!”叶倩夸赞道。“你尝尝,这鸡肉包子做得也很不错,比上海有名的汤包,我看还要好吃些!”郑伯也出声赞道。

“我们开门前,顾客就已在排队了,生意好得很呢!”洪晓波很是自豪,笑着说道。

“那面店的盈利情况如何呢?”

“上个月毛利一千八百多,每个月差不多就这水平。虽说赚不了多少钱,但同学们的待业问题至少解决了,他们挣的工资也不差,所有员工平均下来,也是五、六十元,用奖金来调节工作积极性。这年底了,还要给他们发红包。我和丁兰,是挂名的老板白帮忙,一分钱也赚不到,哈哈,哈哈!”

“谢磊,是你自家不愿意要,我们可没这个意思哈。郑伯,您不知道,回城后他为我们这几个同学,每人买了一套大房子、装修、家具也全包干,真是我的好兄弟,帮了我们的大忙,回城后,家里房子窄,我和他还去住了十几天的小旅店呢!”

“小磊,你真够这个的,佩服!”这次,郑姗姗没有斗嘴,举起了大拇指,真心地赞扬了一句。

“哈哈,哈哈,这是见到你后,你第一次夸我,没和我斗嘴。来,你不喝酒,就以汤代酒,干一下,欢迎你的到来,来了,我带你去同学家玩,年青人在一起,有共同语言,你在清远也就多了几个朋友!”

几个同学下班后来见郑伯。郑伯本身就很随和,见面后大家都很开心,围着他说个不停。回味甘那镇郑伯给他们每人二百元钱,给他们买衣服、疯狂购物的等等趣事。虽说知青很苦,回想起来大家在一起的日子,却是那么的温馨、那么地有趣。

“郑伯,我们回城时,如同在逃命一样,衣物、被褥、生活物品等,一样没带,好长时间了,别的知青才晓得我们已拿到返城迁移证明了。哈哈,哈哈,还是谢磊,给我们每人发了三百元的物品补助呢,要不然回来,爸妈肯定要骂死我们了!”潘文涛,感慨地说道。

“郑伯,您不知道,我一回家,我爸就开始唉声叹气,‘看嘛,人回来了,又没工作,家里又多了张嘴,今后这个家要咋办哦,第二天,我问小磊,他也挨了骂,…’”洪晓波说道。

“我哥更惨,说好晚上去外面饭馆庆贺一下,我爸一回家就发脾气,哥给我爸买的烟、买的酒,我爸还说哥乱花钱。那天晚上,幸好我哥给了我二十元钱,买了些卤菜,不然就只有一小盘炒黄豆芽下饭呢。

我们家就住在隔壁院里,只有四十多平米,好挤哦,住都住不下,我哥说他去同学家挤,结果跑到街上的小旅馆去住!”若兰,更是将那晚的事说出给郑伯他们听。虽然永远成为了历史,但回来那天发生的事情,却深深地镌刻在了脑海之中。

“现在,你们几人虽说很辛苦,不过却很有意义,靠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了一片天地,在众多同行中能脱颖而出,也绝非易事,特别对你们这些从未搞过餐饮的知青来说,更是难能可贵!”

“郑伯,您不知道,谢磊让我们将清远市的所有面店做的东西,全都品尝过了,若再不能超越那些面店的话,真就不好意思了。想起那段时间,我们天天的任务就是去各店吃面食,简直吃腻了,想想就要反胃!”洪晓波,笑着补充道。

“这个主意不错啊,知彼知己,肯定就能打胜仗了,哈哈,哈哈,真是好点子!”

“看到你们一个个朝气勃勃、奋发向上的样子,我都想留在你们面店工作了,只是我从未做过,恐怕做不好!”郑姗姗,既羡慕又遗憾地说道。

“算了,你还是好好弹钢琴,在艺术道路上发展。你哪会知道他们多辛苦,我猜只要你去干一天,你就会后悔,哈哈,哈哈!”

“你是小瞧人,我也在农村当过知青,总还挣了一点工分,只是从未挣到过五分以上的工分,一天下来,也只能挣到九分钱!”

“哈哈,哈哈,一天能赚到九分就不错了,…”毛嘉丰夫妇,笑着走进了院子。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三十四章 员工团年 敬酒感谢

“毛伯伯、刘阿姨,您们好,给您们拜早年了!”郑姗姗,见他们到来后,赶快跑上去迎接他们。

“你们在一起,谈得好开心,…,小磊,时间差不多了吧,黄伯伯他们可能也应该到了!”和谢磊父母、同学们打过招呼后,毛嘉丰说道。

刚好坐了两桌,谢磊的父母,不好意思和他们坐在一起,只好由谢磊、丁兰代为作陪。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开开心心地喝酒,提前团年。谢磊见到黄志豪夫妇后,感觉到了他们有心事,很是忧愁。

“首先,欢迎郑伯一家来清远,和我们共度春节。再有就是黄伯伯虽说眼下有些磨难,但乌云很快就会消散,明年春节前,就会成为一把手,之后,还会更上一层楼。下次就该轮到我们喝喜酒了!

毛伯一家,也是幸福平安,事业一帆风顺,在座各位同学,即将迎来腾飞的新起点。大家举杯,为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干杯!”谢磊端起酒杯,站起来,代表谢怀远,首先致祝酒辞,隐晦地说了一些事情。

“小磊,正想借你郑伯伯今天来,和你说些事情,你怎么如此说呢?”在一起喝酒、聊天之时,杨静宜忍不住悄声问向谢磊。

“黄伯伯,从您脸上我看出来了,这些日子您肯定遇到了一些不快的事情。有事为啥不及时告诉我呢?”吃过晚饭回到家中,只有几个人在客厅时,谢磊出言问道。

“唉,前些日子,上面召集各省分管商业的负责人在京开会。我发言稿中,以你们成功经验的例子,在待业青年的安置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没想到却触及到了那根红线,被上纲上线批判!

我的提议也被列为了所谓的‘不抬头看路,只顾低头拉车’的反面典型,在全国商业系统批判,更是被与我有隙的一把手邓光潜抓住了把柄,现在我已被他挂起来,在停职检查。没想到就一份建议稿,竟然让我一生的努力化为乌有,今后…,唉!”黄志豪有些灰心丧气,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你写完之后,当时我就觉得有些提法,与时下的政策相悖,让你与小磊商量一下,暂时不要提交,你就是不听!”杨静宜,也有些埋怨地道。

“当时离上京开会的时间太紧,我哪有时间来与小磊沟通啊!”

“哈哈,哈哈,黄伯,做得好,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您现在要做的事,不是去检讨而是要进一步深入实际,多做调查研究,充实提案内容,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要从宏观上着眼,解决众多知青问题。微观上,方案也要切实可行。今年年底之前,会有人来向你讨教对策。您的提案拿出来后,要能立即付诸实施,能最大限度地解决大批的待业青年的就业。若您愿意的话,在拿出方案之前,我帮您看看!

眼光放长远,思想摆脱现行政策的禁锢、束缚。看似凶险,其实是一次极好的机遇,我说您明年春节前的事,一定会实现!”谢磊,鼓励地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