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再嫁夫君 > 第40部分(第1页)

第40部分(第1页)

助这些粮食,打开他的商业之路。

合约已经签了,秦家大公子便成了方家的常客。当然,顺带的那位秦二公子也经常过来坐坐,美其名曰要多与两位兄长学学这生计之道。

方曜是十分不喜欢秦博闻的。原因无它,这小家伙每次都会不由自主的,将注意力放在于小晴身上。而于小晴那个神经大条女,竟然还一直没发现。所以她对方曜每次在秦家两位公子离去后,就一定要抱着她求安慰的行径十分不解。直打趣他是嫌赚少了银子了。

方家的生意慢慢的做了起来。无论是方记的生意,还是豆油的生意都开始有了起色。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推广了豆油的原因,反正青山镇的乡民们,脸上似乎都比以前红润了,不再那么一脸的青黄菜色了。吃炒菜的风尚,渐渐就在青山镇周边流行了起来。

*****

这样拼搏中透着安宁的日子,滑的飞快,眨眼就到了秋天。经过了方曜的一番辛勤劳作,入秋后,他那一大片足有十亩的山地里,成果相当喜人。

这一日,他专门拉了于小晴来看他的天地。于小晴站在一大片坡地中央,看着周身一大片绿中泛黄的花生秧,一时说不出话来。原本刚开始的时候,她跟方婆子还时常过来给方曜送个饭什么的。后来她们手下的事情也渐渐多了,这送饭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了于家那俩小孩身上。

之前的时候,于小晴也不是没见过大片种满了粮食的地。只是一想到这么一大片,都是方曜一个人种出来的,她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方曜,这些都是你种出来的?”于小晴双手张开在地中央转了一圈。他们现在站着的这一块,据方曜说有三亩大小。是这一大片山地中最大的一块。

因为是山地,三亩大就是极限了。这一块山地坡度小,所以才能整出这么大来。剩下的几亩,都是一亩、半亩的小地块。地块上下都用石头砌了地岩的。从上往下看,就是一块一块不规则的梯田。凌乱中又显出别样的风情来。不过眼下于小晴没空管那个,她惊奇的是方曜真把东西种出来了。

方曜笑着上前拥住了于小晴,将下巴抵在她肩头上,胸腔略略震动着,喃喃的道:“对,这都是我种的。你看,就算咱们来到了这样一个处处不合意的时代,我还是有本事养活你。小晴,你且再等等,不过几年的功夫,我一定让你过上以前那样万事不用管的舒心日子。你且再等等……”

于小晴紧紧回抱着方曜,心里的温软就慢慢的流淌出来,酥软了她的全身。她将脸靠在他颈窝里,心里安宁的就像天上那无云的湛蓝一样。

“嗯,我相信你。我时时刻刻都相信着你呢。方曜,你是我前世今生的依靠。只要你说的话,我都相信。不过,你也别把自己累坏了。这样的日子,虽然苦了些,我过得踏实着呢。只要想着身边有你,有娘,有于老爹,王氏他们陪着一起,我心里就很踏实呢。不用过那富贵清闲的日子,就这样,我就觉得很好了。”

于小晴慢慢的说着,脸上的笑容就如天上那轮圆日放出的光芒一样灿烂。方曜抬起头,看着她脸上那笑,双眼却露出幽怨来,说道:“小晴,你心里怎么放了那么多人进去?不行,你心里得只有我一个才行。”

于小晴顿时笑得扑倒在方曜怀里,哈哈笑道:“你看看你,说什么话呢?他们能跟你一样吗?真是,你这醋也吃得莫名其妙了些。”

方曜便又抱住了怀里软软的身子,笑道:“好,只要我在你心里最重要就行。小晴,你这身子这么软,在这么辛苦下去,我真怕你养不好。咱们这一世,不能跟上回似的,在一块那么久了也没想要生个孩子。我得赶紧让咱的日子富起来。把你养壮实了,养胖了,咱们好快点生个孩子才行。”

于小晴听着这话,心里也有些淡淡的遗憾滑过。若是上一世,他们听了爸妈的话,结了婚就生个孩子出来,会不会就没了那件事的发生了?到现在,她当然完全明白了方曜对她有多看重。每每想想那个误会,于小晴都觉得悔得肠子都青了。她当时为什么就没能多相信他一点?

不过眼下不是悔恨的时候。他们没有悔恨的资本。这样艰难的世道,让两人心里都有着莫大的危机感。就像方曜说的,他们得尽快富起来。只有富了,才能多几分活路。她搂紧了方曜的腰身,点了点头答道:“好,都听你的。这一回,我早早的就给你生个孩子。”

方曜便笑了,答道:“一个可不成。这里又没有计划生育,小晴没事就给我生孩子,生个十个八个的出来。咱们就也能子孙满堂了,多好!”

“你当我是母猪吗?”于小晴炸毛了。这男人,怎么就这么不正经的?

“嗯,小晴若是母猪,那我就当公猪。反正无论前世今生,还是生生世世,我都是要跟小晴做夫妻的!”方曜笑呵呵的,抱紧了怀里越来越软绵绵的身子,凑在她耳边轻声呢喃着,在飘着泥土味道的秋风里,说出了心中夙愿。

*****

如今方曜在孙老大夫的“诊治”下,已经可以在外人面前也可以开口说话了。正是因为如此,方家的生意便慢慢扩展开了。他在这期间又跟秦大公子合伙做了几样生意,方家早就不是当初的那么吃紧的时候了。只是方家人都不愿张扬,便还是低调的住在那条巷子里。

如今的方记,已经不仅仅是豆腐店的名字,开始成为方家生意的名牌。而朱乔生也不再拉着驴车四处跑了,他被方婆子请了专门做大掌柜的。方记现在涉及的生意,包括餐饮业,养殖业,生产业(生产豆油),以及农业。

餐饮业这一块由方婆子负责。当然豆腐店还是在做,只是他们从别人那儿,收回了前面租出去的那两间店面。三间店面打通了,经过方曜和于小晴的一番设计,做成了一个快餐店模式的小食肆。方记豆腐店,就变成了方记食肆了。

方婆子不擅厨艺,便请了于小晴的后娘王氏来当厨师,主要走普通乡民的路线。菜品普通,是大锅炒菜。那些菜样分装在一个个大木盆里,一份一碗,只要一文钱,价格十分低廉。但王氏手艺好,菜的口味很不错。

有到镇上来打短工的,或者在外头做事来不及回家做饭的人们,来方记不过用两文钱,就能买上一份菜一份馒头,还能得一碗赠送的栗米粥或者豆浆喝。所以,方记食肆的生意虽然不能和美味斋那样的菜馆比,但却一直客流不断。

方记食肆的客源跟美味斋那几个不同,也谈不上竞争的关系,因此到一直没惹出什么事来。这方记食肆是方家明面上的生意,虽然不错,但也只能赚些小钱。所以方家附近的邻里倒也没疑心他们是不是发了财了。在大家伙眼里,方记饭菜都卖的那样便宜,能发财才叫怪了。

而方家其他那几样产业,则就是除了亲近的人之外,别人就不知道的了。

首先,尚未开始盈利的养殖业,目前由于小晴负责着。当然养兔子的大师傅是她老爹。她在那也不过是帮忙和管账。这也是为了让方婆子放心,让于老爹安心罢了。

与秦家的豆油生意做成了后,方曜就在方家附近,给于家置办了一个小院子,让他们搬到了镇上来。因为于老爹完全没有方婆子想得那么精明,即使看到方家兔子养起来了,也没动那心思。甚至到了春天时,于家竟然都没有种地的种子。

方婆子也看不下去于家一直这么穷着,再加上自家也确实需要人手,就答应了方曜,让他把于家接到镇上来了。至少这亲家,要比别的不想熟的人家可靠多了不是。

于家下头的俩小孩,今年一个九岁,一个七岁。人虽然小,但在方家专门建造的养殖基地里,每天都忙忙活活的也能帮得上挺多忙。也正是因此,方家的养兔子基地,并没有请帮佣。

经过了大半年的饲养,方家的兔子已经繁殖几十只了。再养上一年,他们应该就能出第一批兔子皮了。每每去看那一只只毛茸茸的长耳朵兔子时,方婆子就笑得合不上嘴。

而生产豆油和种地的事儿,自然是方曜总管着。不过他却不管帐,只管下决定和实施。因为种地的事情,别人也不懂,所以他特别忙。因此,这两块的账目,方曜完全交给了朱乔生。平日里,朱乔生就呆在方记食肆里当个掌柜的。但方家的总账却是由他管着的。这么说起来,方家也算是对他完全信任了。

*****

再说那地里的花生已经可以收了,地瓜则还要再等上半个多月。整整六亩的花生地,方曜一个人是怎么也不可能忙得过来的。所以,他去找了秦大公子,让他借了几个下人给他帮忙秋收。

不但如此,方曜还硬是拉着秦博宇,到了地里去看看他种的成果。等秦博宇看着那些下人们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把那些花生、地瓜都全部收完了归拢到地边时,他那下巴就都快掉在地上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