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泉州税务局长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账查得很顺利,邓可立他们不但没有制造什么障碍,而且总是想方设法的满足王昆他们的要求。

转眼间,二天过去了,什么发现也没有。

“难道真是我判断错了?”王昆开始怀疑自己先前的判断。

又查了一天,还是没有什么发现。

王昆有了撤的想法。 。。

惊天税案(6)

事情却突然有了转机。

第四天,王昆在举报箱里发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只写四个字,力远陈菲。力远就是力远公司,那陈菲一定是一个人的名字了,那这个陈菲是谁呢,她和力远偷税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防止打草惊蛇,王昆先是派人对力远的人事情况进行了一次外围调查。调查发现,陈菲只是力远的一名普通文员,在力远工作了半年,后来因为结婚,就辞职随丈夫到广州发展去了。

一名普通文员会和这件事扯上关系吗?这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但是,若一点关系没有,纸条上为什么又会写着她的名字呢?那个送个字条的人究竟又有什么目的呢?为什么不把事情说得更清楚只写这么四个字呢,是不敢写,还是不便写?

要解开这一个又一个的谜团,看来只有找到这个叫陈菲的女孩了。但是,没有陈菲的具体地址,广州又这么大,上哪去找呢?王昆犯难了。

王昆又开始了调查。

据力远的一名员工介绍,陈菲不是东江本地人,在东江没有自己的房子,在力远工作时是与人合租的,至于具体地点,和谁合租就没人知道了。

东江由于这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涌入东江的外来人口也与日俱增,外来人口租房的需求也就一下子增长了许多,针对外来人口租房一要离工业园近,二要价格便宜的特点,不少人就在工业园附近专职做起了房屋出租的生意。在力远公司所在的工业园附近,就有大片的出租房出租。

王昆花了两天的时间走访这片出租房的住户,最后终于找到了与陈菲同租的那个女孩,那个女孩是陈菲的老乡,自陈菲结婚去广州后俩人还时常有联系。从女孩口中,王昆得到了陈菲在广州的住址。

事不宜迟,王昆连夜只身登上了由东江发往广州的火车。按理说,像这种事情王昆完全可以派下属去做的,没必要他这个局长亲力亲为。确实,不仅去广州没必要他亲力亲为,就是调查力远,找与陈菲同租的女孩,这些事他都可以叫别人做,而且一样能做好。可王昆有他自己的想法。

原因很简单,力远公司很特殊,在没确定力远公司有问题前,他得多从保护力远,保护朋友的角度去作调查。换了别人,就不会这么想了。到头来,即便力远没问题,负面影响也会很大。这可不是他王昆所愿意看到的。若真如此,他可就是东江的罪人,朋友的罪人了。

在广州找陈菲倒没花什么周折,到广州的第二天就找到了,但要陈菲开口,却让王昆费了不少神。不管王昆怎么问,陈菲就是说她不知道,“我只是力远的一名普通文员,怎么会知道这种事情呢?”

王昆道理说了一箩筐,陈菲还是不愿说,不过当她听王昆讲了他和邓成军之间的故事后,陈菲松了口气,说,王局长,您让我再想想吧,明天准给您一个答复。 。 想看书来

惊天税案(7)

第二天,陈菲一大早就给王昆打来电话,约王昆见面,见面后,陈菲说出了她离开力远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因为结婚而离开力远的,其实不是。”陈菲给王昆倒了杯水,继续说道,“我是一年前到力远上班的,在办公室接接电话,发发传真,打打字,搞搞接待什么的,至于公司业务上的事很少接触。您可能不知道,我那个办公室和邓总、闻总的办公室是分开的,就相当于你们政府机关的政府办公室一样,起个上传下达的作用。”

“公司的大部分的资料都是到我这里打印复印,但是比较重要的就不会到我这里了,有时在邓总办公室,有时在闻总办公室,有时也在财务部赵晓那里。可是有一次,赵晓把资料送到我这来了,要我把资料输入电脑后存到她的磁盘里。那是力远电子公司的一份月报表。我很纳闷,因为像这种大工程的财务资料基本上都是他们自己打的,虽心存疑问,不过我也没敢问。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邓总和闻总办公室的电脑都中了病毒,系统瘫痪了。而巧的是,那天财务部的电脑的显示屏因为花屏也拿去修了。我那的电脑没接宽带,所以也就没中毒。邓总急着要那份资料,赵晓就就把资料拿我这了。”

“资料打好存的时候我忘了插磁盘,把资料直接存到硬盘上去了。后来还是赵晓提醒我才把磁盘插上。赵晓走的时候再三嘱咐我,一定要把刚误存在硬盘上的资料删了。”

王昆觉得陈菲说得有点过于详细了,他听着都有点累,于是换了个坐姿。

陈菲似乎看出了王昆的心思,不好意思的说道:“是不是觉得我这人很啰嗦?不怕王局您笑话,我这人从小就这样,说一件事情总得从头到尾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得清清楚楚。”

“没事,这也不是什么毛病,挺好的。你说吧,我听着呢。”

陈菲就继续说。

“赵晓走后我没马上删除,而是又打开刚打的那份资料看了看。说句良心话,我没别的意思,我只是好奇,为什么同一个月的两份报表的数据完全不一样。一份收入更少,支出更多,一份收入更多,支出更少。不过,我看了一遍后就把资料删了。”

“第二天一个客户找邓经理,也就是邓成军的儿子邓可立,说要谈一下订货的事,恰巧邓经理不在,他就把十几种产品的款式,规格、数量都报给了我,数据很多,不过我都记了下来。我这人虽啰嗦,但我这人有个优点,就是记忆力特别好,很多东西只要我听一遍或者看一遍,我基本上都能八九不离十地记下来。放下电话后,我就把刚才客户所说的都记在电话记录簿上,准备邓总回来时再交给他。下午快下班时,邓总回来了,我把电话记录给他看,邓经理看后很不高兴,说以后你叫客户传真过来就行了,这么长的电话记录人家要说多少遍你才记得明白啊。我解释说我只听他说了一遍。邓经理一听就笑了,说看不出来你这小姑娘还不错啊,记忆力这么好。”

“一旁的赵晓接过电话记录一看,皱起眉头问我,这么多数据你听一遍就记下来了?我没反应过来她这么问的真正意思,就点了点头。过了半个月,也就是我结婚的第二天,公司就以我不适合悄悄把我辞了,不过,公司给了我五万块钱,说是作为劳动合同违约金。后来我终于明白,我被炒鱿鱼都是我记忆力好给惹的祸。而那五万块钱,也不是什么违约金,因为我还在试用期,根本没签什么劳动合同,所以也就不存违约不违约了。”

王昆明白了,陈菲是被赵晓给炒掉的。那五万块钱,是给陈菲的封口费。

“你觉得委屈吗?”王昆问。

“刚开始有点,觉得自己做得好好的被不明不白的炒了,心里挺不好受的,但后来明白自己为什么被炒后就理解了,力远可以说得上是个家族企业,你看,公司副总经理闻一鸣是邓总的远房表哥,销售部经理邓可立是邓成军的儿子,财务总监赵晓是邓成军的女友,而我呢,只是一个外人,你想想,放一个记忆力那么好的外人在身边,多不安全啊。理解了,也就没什么了,再说,公司给了我这么一大笔钱,也对得起我了。我蛮感激力远的。”

终于说完了,陈菲从手袋里拿出一张折好的纸条交给王昆,说:“王局,这就是当时赵晓叫我打的那份资料,我凭记忆把它写了下来,希望能帮助到您。我走了。”

“谢谢你,陈菲。”

“不用谢我,你应该谢谢另外一个人。”

另外一个人?谁啊?王昆糊涂了。想问陈菲,陈菲却已钻进出租车里,走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惊天税案(8)

在王昆去广州的这几天里,在力远公司查账的税务人员也没停着,对账本的对账本,作外围调查的作外围调查,不过,始终没有什么突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