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富兰克林传epub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林开始打算积攒一些钱了。

1725年晚些时候,为了得到更好的职位,富兰克林离开了帕尔默的印刷所,在一家规模更大的印刷所——林肯协会广场的瓦茨印刷所找到了一份工作:当一名印刷工。进入这家印刷所后,富兰克林成为唯一不喝酒的工人,其余的约50名工人全都嗜好啤酒如命。一个啤酒店的学徒经常来到印刷所为工人们送酒。有的工人每天早餐前喝一品脱啤酒,早餐时喝一品脱,早餐和午餐之间一品脱,午餐时一品脱,下午6点左右一品脱,下班后还要喝一品脱,据说是喝浓啤酒可以使人有力气。然而,被称为“喝水的美洲人”的富兰克林可以双手各提一版铅字上下楼梯,而这些嗜洒者却需要两只手捧一版铅字。由于不喝酒,富兰克林每周可以节省四五先令。几周后,富兰克林被调到排字间去了。由于那里的工人要他交一笔他在印刷间已经交过的“酒费”——实际上是一种进入工人团伙的会费,富兰克林和他们僵持了两三个星期。最后由于工人们常对他作恶作剧,富兰克林妥协了,并总结了一条小小的经验,即“跟那些经常同你相伴的人交恶是愚蠢的”。除此之外,富兰克林由于经常被请求替嗜酒者垫付酒钱、到发薪日才能收回——有时一周多达30先令,还由于公认是一个高明的幽默讽刺家,他在工人中的威信很高。同时,他从不缺勤,受到老板的另眼相看。在排字间工作期间,他由于排字异常迅速,总是被派完成急件,而这类工作的报酬一般比较高,他的生活大大改善了。

在改变了工作地点后,富兰克林从距离太远的小不列颠街住处搬到了公爵街天主教堂对面的一个人家,因家中只有一个寡妇和她的女儿,一个女佣人,为使家里有一个男人住着可以得到些保护,房主只按他原来的房租标准向他收取每周3先令6便士。后来因富兰克林打听到更便宜的住所时,房租又被减为每周1先令6便士,这在伦敦是再低没有的价格了。由于富兰克林平素早睡早起,安分守己,而房东太太因旧日的社会交往知道许多上层社会的遗闻轶事,谈吐十分风趣,使得富兰克林十分留恋他们晚餐后的闲聊,主客之间相处十分融洽。

富兰克林在瓦茨的印刷所结识了一位新朋友,一个叫威格特的工人。威格特有有钱的亲戚,懂一些拉丁文,会说法语,喜爱读书,在文化修养方面在工人中可谓鹤立鸡群。在他们的交往中,富兰克林教会了他和他的一个朋友游泳(当时正值1726年春夏之交),他的娴熟的游泳技巧博得了他以及他的亲友们的赞叹和羡慕,加上在学习上两人对同样的问题感兴趣,友情逐渐加深。最后,威格特向富兰克林提议一同去欧洲旅行,靠在各地印刷所打工维持生活,得到富兰克林的赞同。阻止了这一计划实施的是富兰克林的忘年之交德纳姆先生。

在伦敦生活的这段日子里,富兰克林和这位在船上认识的朋友的联系未曾中断。富兰克林对德纳姆十分尊敬,特别是对他过去的一段经历印象十分深刻。原来,德纳姆曾在布列斯托尔经商亏了本,欠了许多人的债,但受到债主的宽宥。他在到美洲做生意挣得大笔钱财后回到了英国(即和富兰克林同船返回),设宴款待他旧日的债主们以感谢他们当年的善意。客人们也别无他图。但是一道菜用过,他们发现各自的盘子下放着一张支票,上面的款额正是当年德纳姆未能偿还的债款,还加上了利息。这位先生的如此为人深受富兰克林的敬仰,他的意见也得到富兰克林的尊重。德纳姆先生听了威格特的计划后,大不以为然,劝富兰克林仍应作准备回到费城去。然后他告诉富兰克林他自己不久将回到费城,准备在那里开设一家商号,目前正在采购货物。最后他提出愿意雇用富兰克林为店员,替他管帐、簿记、守店,并允诺将来要提拔富兰克林,使他发财致富。眼下的年薪为50镑宾夕法尼亚币。富兰克林看中了跟着德纳姆先生干的前途,宁愿目前的报酬少于排字工人。他同意了,而且满心以为永远地离开了印刷行业。

富兰克林辞去了在印刷所的工作,日日伴随德纳姆先生忙于做到北美开店的各种准备工作。到了离开英国前的最后几天,威廉·温达姆爵士派人把富兰克林请去。他是听说了富兰克林的游泳技艺并在短时间内教会了威格特而特意请富兰克林教他两个儿子游泳的,并愿出重金作为酬谢。但当时他的两个儿子不在伦敦,离开英国的行期又近在眼前,富兰克林婉言谢绝了。富兰克林注定要和威廉·温达姆爵士的一个儿子打交道,可那是多年以后的事了。

1726年7月23日,富兰克林随德纳姆从伯克郡的格雷夫森德上船,向北美洲扬帆而去。富兰克林用以支付船钱的是德纳姆预付的10英镑工钱。

在长达两个半月的海上旅途中,富兰克林参观了怀特岛的新港——英王查理一世的囚禁地;在该岛的雅茅斯和同船乘客经历了在沼泽地过夜之险;观看了大西洋上无数的景物。但富兰克林脑子里考虑得最多的是反思过去和展望未来。第二次航行在伦敦—费城航线上的青年富兰克林同一年半以前初次远航时已有了显著的变化。异乡的生活给了他收获,也留给他创痛,使他成熟了。他不再是这条航线上初次出现的那个六神无主、深感前途未卜的小伙子,而是在一段既为锦绣之乡又是荆棘之地的人生道路上摸索过也奋斗过而没有倒下、以为前程一片光明的自信青年。

为了今后“在各方面都像一个有理性的动物一样去生活”,他回顾了本人的生活经历,为未来规定了如下几条戒律要求自己遵守:“1.在一段时间里我需要极其节俭,直到偿清了我所欠的;2.努力在一切场合说真话,不向任何人许下不可能履行的诺言,一言一行均以真诚为本,这是一个有理智的人最悦人的优点;3.要求自己勤奋致力于正在从事的行业,不因任何骤然致富的愚蠢计划而移志,因为勤劳和坚韧是致富的最可靠的途径。4.我决定不议论他人的短处,即使是事实也不议论,而宁愿找些理由去原谅我所听到的他人的过错,并在适当的场合尽我所知地谈所有人的长处。”

对这些,富兰克林后来自言他“一直奉行到老”,而在当时,他是在为自己“正在开始新的生活”作准备

二、自立门户

★走出困境

1726年10月11日早晨,一艘从伦敦来的船在微风中驶过了纽卡斯尔。富兰克林在他旅途日记的最后一篇中这样写道:“……天气异常晴朗,太阳用它温暖明亮的光辉活动了我们僵硬的四肢。天空看上去是灰色的,点缀着一些银色的云。林中吹来的清新的风使我们精神振奋。在如此之长、令人厌烦的禁锢之后,近在眼前的自由,让我们狂喜着迷。简而言之,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使这一天成为我有生以来最愉悦的日子。……”看得出来,富兰克林是欢天喜地地扑向久违了的美洲故乡,兴高采烈地投入他一心向往的新生活。

回到费城后的最初四五个月,富兰克林忙于他的新活计。德纳姆先生在水街租下一家店面,在那里出售从伦敦购回的货物。富兰克林照料生意,跟德纳姆学习记账,不久就知道了如何做买卖。两人如同父子一般地在一处膳宿。不料好景不长。1727年2月,德纳姆和富兰克林两人同时病倒了。富兰克林是得了肋膜炎,病情一度恶化,濒于死亡的边缘,但他年轻的生命力终于战胜了病魔,把他从死神那里拉回人生。但德纳姆却一病不起。在他的身后,留给富兰克林的是免去了他欠自己的债款和10英镑返回美洲的旅费,而铺子由遗嘱执行人接管,富兰克林失去了在德纳姆铺子里的工作。他那从英国归来前夕憧憬的跟着德纳姆学做生意而后发家致富的人生远景也像海市蜃楼一样消失不见。刚刚年满21岁的富兰克林得重新开始。

正在费城的姐夫霍尔莫斯劝他仍从印刷业谋出路,原来的雇主凯梅尔也以高薪为条件,希望富兰克林回他的印刷所,替他管理印刷方面的生意,以便他腾出空来照料新开不久的文具店。由于一时找不到其他适当的工作的哲学〉)》。马克思写于1847年上半年。同年7月发表。编,富兰克林接受了凯梅尔店里的职务,成了一名工头。

在凯梅尔的印刷所里,富兰克林除了教给徒工们印刷技术,负责印刷业务的正常进行,还凭借自己在伦敦两家印刷所工作中得来的经验,设法替印刷所铸造铅字,制造油墨,还兼任仓库保管员。尽管他明白,他把徒工教会之时,也就是自己不得不离开印刷所之日,但他还是尽自己所能地工作,赢得了店里徒工们的尊敬。凯梅尔对富兰克林也十分殷勤。

在这段时间里,富兰克林和以前的诗友们继续往来,他还认识了城里一些有发明天才的人,并在礼拜六和礼拜日两天——礼拜六是凯梅尔自定的安息日,全店人员均不上工——读书。

半年以后,凯梅尔对富兰克林的态度变了。他经常摆起老板的面孔,对富兰克林的工作吹毛求疵。真正的原因是印刷所其他工人的业务已逐渐改进,他渐渐感到这位工头在印刷所里已不是那么重要,而拿的工资却太高。对此逻辑》)。初版在1812—1816年间出版。全书正文包括“客观,富兰克林都体谅他是因为经济状况欠佳而加以容忍,继续照常工作,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忍无可忍。

那一天,富兰克林同往常一样在二楼的印刷间干活,忽然从城里法院的方向传来一阵巨大的喧嚣声。富兰克林不由得把头伸出窗外,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正在外面街上的凯梅尔见了,立即气势汹汹地指责他不应管闲事,引得街坊四邻纷纷走拢过来看热闹,使富兰克林怒不可遏。凯梅尔还不罢休,又冲上楼来对富兰克林叫嚷不止,双方便破口怒骂起来。争吵的结果是,凯梅尔依照合同给了他的工头限期三个月离开的解雇通知,并说悔不该当初规定这么长的预告时期;而富兰克林则回敬他的老板说他大可不必后悔,因为自己已决定立即离开此地。说完,富兰克林拿起自己的帽子,下楼去了。出大门前,他吩咐工人梅莱迪斯替他将留在那里的个人物品送到他的住处来。

当天晚上,梅莱迪斯把富兰克林的东西送过去了。休·梅莱迪斯是一位威尔士籍的宾夕法尼亚人,来费城以前是个庄稼汉,已经30岁了。他诚实,有敏锐的观察力,也喜欢读一点书,可是爱喝酒。在印刷所做工期间,他对富兰克林十分敬佩。当晚,他告诉富兰克林说,既然工头离开了凯梅尔的印刷所,他也不想在那里干下去了。他又提醒富兰克林说,凯梅尔的债务已和他的资产等额,而且他不善经营,将来难免倒闭,到那时候必有可乘之机。再度失业的富兰克林本已有返回波士顿老家之意,听了这话以后,自己开业的念头又一次在脑际闪现。但是自己开业的最大困难是没有资金。对此,梅莱迪斯说:“我和凯梅尔的合同在明年春天期满,到那时候我们在伦敦买的印刷机和铅字就会到了。我知道我的技术不好。假如你愿意,你出业务方面的技术,我出资本,所获利润,我们平分。”因为梅莱迪斯知道自己的父亲很信任富兰克林,并透露过愿意资助他和儿子合伙开业。

富兰克林欣然接受了梅莱迪斯的建议。在这计划得到老梅莱迪斯的同意后,富兰克林将需要购买的设备开了一张清单交给老梅莱迪斯,由他交给一名商人去订货。大家约定,在机器运到之前严守秘密,富兰克林则设法在别的印刷所找些活干。

正当富兰克林找不到别的工作时,他收到了凯梅尔的一封信,信中措辞十分谦恭,说多年的老朋友不应该为了一时的气话就分道扬镳,希望富兰克林能回到他的印刷所继续工作。原来,凯梅尔希望揽到新泽西印纸币的生意,需要富兰克林为他铸造所需的铅字,制造雕版,他也担心城中的印刷业对手布拉福德会雇用富兰克林而对自己不利。

富兰克林在梅莱迪斯的劝说下回到了凯梅尔的店里,凯梅尔得到了那笔生意。富兰克林还和凯梅尔一同到伯林顿跑了一趟,完成了生意方面的事务。凯梅尔从这笔生意赚得巨款,大大改善了他的经济状况。

在伯林顿的近三个月中,由于富兰克林更高的文化修养,新泽西监管纸币发行印刷的委员会成员更喜欢和他打交道。富兰克林结识了该州法官爱伦、州议会秘书萨穆尔·布士特尔、议员爱瑟·皮尔逊、约瑟·库柏和测量局长爱瑟·迪科。

这些人成了富兰克林终生的朋友,对他大有帮助。

1728年年初,新的印刷设备从英国运到了费城,富兰克林和梅莱迪斯辞去了在凯梅尔的印刷所的工作。他们在市场街租到一所房屋,年租24镑。为了减轻租金负担,他们招了爱好数学的釉工汤麦斯·戈德弗雷一家同住,并在他们家里包伙。待到拆开铅字,安装好印刷机,一家新的印刷所便在费城开张了。

从此,富兰克林进入北美殖民地资产阶级的行列,开始了他作为一名手工工匠和商人的生涯。

★不忘读书

就在富兰克林负气离开凯梅尔的印刷所的前后,1727年秋天,他和几个朋友组织了一个交流和切磋知识的团体“共读社”。其中除了富兰克林和梅莱迪斯外,还有两名成员也是凯梅尔印刷所的工人,一个是史蒂芬·波茨,一个成年的农家青年,习农活,聪明,有幽默感,善于谐谑,但有些散漫习气,另一个名叫乔治·韦伯,原是牛津大学学生,因欠债沦为凯梅尔的契约奴,他活泼幽默,性格温厚,谈吐风趣,但生性懒惰,处世轻率不审慎。另一些最早的共读社社员有:一个放债人的抄写员约瑟夫·布伦特纳尔,是个好脾气、重情义的中年人,爱好诗歌;自学的数学家托马斯·哥德弗雷,但除数学外别无所知,发言爱走极端,使谈话无法进行,没过多久就离社而去;测量员尼古拉·斯科尔,爱读书,偶尔写写诗,后来当了测量局长;鞋匠威廉·帕尔逊,喜欢读书,懂得不少数学知识,后来也成为测量局长;木匠威廉·毛格里奇,稳重,有主见,做事一丝不苟;青年绅士罗伯特·格雷斯,慷慨、活泼、聪明,喜欢开玩笑,善交朋友;最后是威廉·科尔曼,给一个商人当文书,头脑极为冷静清醒,心地最善良,为人也极为正直。后来成为有名的商人,宾州检察官之一,是富兰克林终生的朋友。

富兰克林是共读社的灵魂。是他组织了这个团体,并指导它的活动,是他提出多数在该社进行讨论的题目。富兰克林筹划这么一个团体,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邻里互助会”的活动。“邻里互助会”是彼士顿的一所教堂的一个会社组织。当“邻里互助会”活动时,它有制订好的10个一套的问题在每一次会上读出来,作为进行讨论的指南,每一个问题和下一个问题之间留有足够的时间。富兰克林为共读社拟定的会章在1728年开始实行,它就仿效了“邻里互助会”的这一做法,但问题的内容不同。例如:

“一、在你新近读到的书中,你遇到什么知识,特别是关于历史、道德、诗歌、医学、旅行、机械技术或其他知识,值得评论或适于向共读社传达吗?……最近有什么你知道的市民经商失败及你知道那是什么原因吗?……七、最近你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