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不负如来不负卿女主为什么穿越 > 第55部分(第1页)

第55部分(第1页)

汉地的文化。看书成了他最大的业余爱好,而且这也是为他日后译经打基础,所以刚开始我也从来不限制他买书。可是,活字印刷还没有发明,纸张又贵,这个时代的书籍比日用品贵上几十倍。而他往往是看到喜欢的书,连价钱都不问就买下,剩下我尴尬地掏空口袋。

这个男人,唉,除了做精神领袖,他还真的不懂柴米油盐。我很庆幸的是,在龟兹时我已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在古代的生活能力,不至于到现在束手无策。

十二月时,流民数目激增,已达十多万,抵得上姑臧城内的居民数目。城内经济萧条一片,什么都在跌价,除了粮食。很多人在门口摆摊变卖家产,一天下来也换不回一斗粮食。

城外灾民聚集的山头,整片山的树木皆被剥皮,大雪覆盖下的草根也被掘出。高粱杆、稻草、麦杆,甚至棉袄里的棉花,都成了救命的粮食。灾民们把它们碾碎,掺水熬大半天,能够熬出些淀粉来。每日还有人因为误食狼毒草中毒。往往等罗什得到消息,赶去救时,人已口吐白沫,满脸青紫,面目骇人地死去。

灾民中有人开始得浮肿病,一挤便出黄水,走路摇摇晃晃。还有许多人因为吃糠,吃观音土便秘,浑身瘦得皮包骨,却挺着奇怪的大肚子。我曾亲眼见到他们在破败的窑洞里,翘着光屁股,互相用树枝掏,鲜血长流。被掏的人一声高一声低地呻唤,无论我跌跌撞撞跑到多远,耳边依旧不时响起那些惨叫声。

吕光的平叛进展得并不顺利,于是街头张贴出了征兵告示,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特意说明,从军者可得温饱。就这几个字,让流民中但凡还有把力气的男人,皆报名参加,挤满了鼓楼一带。

我和罗什、呼延平、段娉婷,还有罗什二十多个龟兹弟子一起,经过鼓楼。吕光次子吕弘在负责征兵,看到我们时,偏过头故意不理。我心里来气,有什么好得意的?他在吕纂逼死吕绍后也想自立,却被吕纂打败杀死。吕光的儿子们,除了窝里斗骨肉相残,别的还有什么本事?

“军爷,先分个馒头吧。俺投军,就是想给俺娘吃个馒头。”

一个变声期的粗哑嗓子引起我们注意。才半大的孩子,看发育最多十三四岁,流着鼻涕,脸颊上冻得发紫。脚上一双烂鞋,脚趾头露在外面,黑呼呼一团,分不清趾头。

“馒头得等入了营才发,现在没有。”那个在忙着填名录的军官不耐烦地回答。

“那要啥时候有啊?”

“罗嗦,你到底投不投?下一个!”

“我投,我投。”大拇指在红色印泥上按一下,然后往纸上按。一条性命便这样贱卖出去了,还是个孩子啊。

“顺儿,娘不要你去投军啊,你才十三岁。”一个妇人跌跌撞撞跑来,一把扯着孩子嚎啕大哭。

“军爷,我有十五了,我娘舍不得才这么说的。”小孩看到军官皱眉,连忙讨好地说。来了几个士兵,把他娘的手拉开,带着小孩往后面的营帐走。

小孩回头对着妇人喊:“娘,等会儿发了馒头,顺儿就给你带来。”

辛酸得不忍看下去。这个顺儿太天真了,入了那营帐,他怎么还可能再出得来?看到身边的罗什在怀里掏,却什么都没掏出来,对着我耳语:“还有钱么?”

我点点头,摸出几个铜板,走到那个仍在哭泣的妇人身边,交给她。她抬头,脏得不成样子的脸上看不出肤色。她没有接,突然对着罗什跪下:“我不要钱。法师,求求你念经保佑我儿子平安回来吧。”

罗什动容,虚扶一下,我赶紧拉她起来。

“法师,也帮我儿子念经吧。”

“法师,还有我,我是孤儿,您就帮我念一次吧。”

“法师……”的38

队伍里响起越来越多的哽咽声,罗什抬头环顾,几千个衣衫褴褛的人,只为能得一顿饱饭,离开家人,去往那不知生死的战场。罗什嘴角抽动,眼底流出无尽悲伤。转头对弟子们叮嘱几句,众弟子散开,走到队伍中间,为要求祈福的人念平安咒。人群中绝大部分人都合掌闭眼,虔诚地接受佛祖的赐福。

雪片又开始飘落,簌簌的落雪声,喃喃的梵唱声,压低的哭泣声,一张又一张盖了红印的纸,迅速垒满了征兵台。的d6

那天晚上,他久久不睡,外面泛着凄惨白光的雪地,映衬出他悲戚的神色:“艾晴,人活于世,受尽苦难。我辗转无力,无法阻挡天灾,也制止不了人祸。我究竟能为他们做什么呢?”

心里的哀戚不下于他。为他披上棉衣,拉过他的手,靠上他肩膀。

“你可以做很多的。佛教便是产生于苦难之中,佛陀见到尘世间一切皆苦,于是便有了佛教。这是让人暂时忘却苦难的精神慰籍,也是对未来的美好幻想。我记得一位西方大哲说过,‘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语出马克思《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

转身面对他,用力握住他的手:“罗什,尽你所能,让那些受苦之人有一丝精神慰籍吧。就算是最终无法逃过冻死饿死的命运,也起码让他们在死前,抱着对来世的期许满足地闭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