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东晋名人小传 谢道韫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自匈奴刘渊起事以来,汉国历代国君都要杜撰一些耸人听闻的祥瑞征兆故事。史载刘曜在隐居管涔山时,一天晚上,忽有二童子,手托一剑,跪在刘曜面前说道:“管涔王使小臣奉见赵皇帝,献剑一口。”置剑遂离去。刘曜掌灯一看,剑长二尺,光辉耀目,后来又发现剑光随四时而改变颜色。大概刘曜、永明和以后的赵国号皆由此而来。

崭露头角

西晋永兴元年(304年),刘渊汉国初建,刘曜已崭露头角,为汉国建威将军,率兵相继攻克泫氏(今山西高平县)、屯留(今山西长子县)、中都(个山西太原市),为汉国在并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刘聪继位后,刘曜与刘粲长驱入洛川,与西晋军队*于河南一带,攻陷晋台垒一百余处,包围洛阳。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刘曜同石勒、王弥会攻洛阳,刘曜命其部下烧毁洛阳坊市,杀诸王公及百官以下三万余人,将晋怀帝、羊后及传国玺送于平阳。刘曜以功被署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牧,封中山王,身居显职。

攻陷洛后,刘曜又奉命进攻关中。不久攻克长安,俘晋愍帝。

大兴元年(318年),刘聪死,由其子刘粲继位。此后,匈奴汉国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靳准因其女得宠于刘粲,逐渐窃取汉国*,不久发动政变,将居于平阳的匈奴刘氏宗室无论少长皆斩于东市,自号大将军、汉天王,遣使向东晋称藩。

刘曜灭西晋之战

汉嘉平三年(西晋建兴元年,313)四月至建元二年(西晋建兴四年,316)十一月,汉国中山王刘曜三次率军攻长安(今西安西北),灭亡西晋的战争。

汉光兴二年(311)六月,汉主刘聪继镇东大将军石勒于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歼灭晋军主力十余万人之后,遣将乘胜攻克晋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俘晋怀帝司马炽,又于八月攻占长安。嘉平二年(312)九月,晋雍州刺史贾疋等率兵击败汉军,收复长安,拥立司马炽之侄秦王司马邺为皇太子,建行台于长安。三年二月,刘聪杀晋怀帝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四月,司马邺于长安即帝位(是为晋愍帝)。刘聪为灭西晋,即遣车骑大将军、中山王刘曜,平西将军赵染和司隶校尉乔智明率军攻长安。晋愍帝命领军将军麴允屯黄白城(今陕西三原东北)以拒之。五月,愍帝为复兴晋室,诏令幽(治今北京城西南)、并(治今太原西南)两州和左丞相、大都督、督陕东诸军事司马睿,右丞相、大都督、督陕西诸军事司马保,各统大军,三路同时伐汉。但诸将皆未从命。九月,刘曜、赵染连败麴允于黄白城。愍帝命索綝为征东大将军,率兵助麴允。十月,刘曜用赵染之谋,乘麴允率大军在外,长安空虚,令其率精骑5000袭长安。汉军夜入外城,愍帝奔射雁楼。赵染焚烧龙尾(龙首山之尾,今西安南)及诸军营,杀千余人。晋将麴鉴自阿城(今西安西南)率兵5000往救,赵染退走。麴鉴追至灵武(今陕西咸阳东),被刘曜击败。刘曜恃胜轻敌,不加防备,于十一月遭麴允袭击,大败,乔智明战死。刘曜引军还平阳。

四年五月,刘曜、赵染奉命又攻长安。六月,刘曜屯兵渭汭(今渭河入黄河处),赵染前出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索綝率兵迎战。赵染轻綝,仅率轻骑数百与之战于新丰城西,大败,单骑逃归。七月,刘曜、赵染与将军殷凯率众数万向长安,与麴允战于冯翊(今大荔)。麴允初战失利,后夜袭汉营,击杀殷凯。刘曜回军攻晋河内太守郭默于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适逢都督并州诸军事刘琨遣参军张肇率鲜卑500余骑途经该地,予以营救。汉军望见鲜卑兵,不战而走。刘聪命刘曜还屯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南)。赵染分兵攻北地(今陕西耀县东),中弩而死。

建元元年(315)八月,刘聪令刘曜再攻长安。九月,刘曜攻北地。愍帝命麴允为大都督、骡骑将军以拒汉军。十月,又以索綝为尚书仆射、都督宫城诸军事。麴允进至黄白城。刘曜分兵攻陷冯翊,主力转攻上郡(今陕西韩城南)。麴允以兵弱不敢进,撤往灵武。愍帝因长安危急,多次向据秦州(治今甘肃天水)的司马保征兵。保以诸军未集,迟迟不发,致使长安孤立无援,诸军饥困。二年四月,凉州刺史张寔遣将军王该率步骑5000援长安,并送诸郡贡赋。七月,刘曜复围北地,太守麴昌遣使告急,麴允率步骑3万往救。当允军离城数十里时,刘曜令绕城纵火,浓烟蔽大,又遣间谍散布:“郡城已陷。”允军惧而溃退。刘曜趁势追败晋军,麴允奔还灵武,北地遂陷。刘曜进至泾水之北,渭北诸城皆溃。八月,刘曜进逼长安。九月,镇西将军焦嵩等引兵救长安,散骑常侍华辑监京兆、冯翊、弘农、上洛四郡兵东屯霸上(今西安东),均畏汉兵之强不敢进。司马保遣镇军将军胡崧率兵入援,击破刘曜军于灵台(今西安西北)。胡崧恐国威复振,麴、索势盛,乃率城西诸郡兵驻渭北不进,又退屯槐里(今兴平东南)。刘曜攻陷长安外城,麴允、索綝退保长安小城。晋军内外隔绝,城中食尽无援,死者大半,士卒逃亡,无法制止。十一月,愍帝出降,西晋亡。

此战,刘曜先攻占渭北诸城,击溃晋军主力,孤立长安,然后围而攻之,使其粮尽援绝,从而获胜。

镇守长安

刘曜时为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镇守长安。闻靳准叛乱,亲自率领军队由长安出发赴平阳,行至赤壁(今山西河津市西北的赤石川),遇到了从平阳出逃的太保呼延晏与太傅朱纪。他们劝刘曜称尊号,刘曜遂即帝位,改元光初,这年是公元318年。当时石勒驻守河北,刘曜封石勒为大将军,同石勒成犄角之势,进攻平阳。

不久,靳准为部下靳明所杀,其众共推靳明为主,靳明送传国玺于刘曜,准备投降刘曜。石勒大怒,派主力急攻平阳,靳明向刘曜求救,刘曜派将迎回靳明。平阳士女15000人随靳明归于刘曜,刘曜斩靳明及靳氏男女。不久,平阳遂被石勒攻占。这时,刘曜同石勒已成剑拔舒张之势,但因刘曜在关陇立脚不稳,有后顾之忧,所以不敢同石勒马上翻脸,授石勒为太宰、领大将军、加殊礼,以河内24郡封石勒为赵王。如曹*辅汉故事,想以此先稳住石勒,以便腾出手来对付关、陇地区的敌对势力。

关中大乱

当时,关中、陇右一带有很多氐、羌等少数族人未予归化,常同西晋残余联合进攻刘曜,给刘曜*造成严重威胁。大兴三年(320年),刘曜部下长水校尉尹车,连结巴氐酋长徐库彭反叛,刘曜先杀尹车,又囚徐库彭等5000人,准备全部杀死。光禄大夫游子远叩头固谏请求放免,刘曜不听,硬是将其全部斩首。这一举动,引起了巴、氐人民的强烈义愤,奋起反抗,共推巴、氐归善王句渠知为领袖,举行起义。一时,羌、氐、巴、羯三万余人,尽皆响应,关中大乱,局势非常紧张。刘曜只得采用游子远的安抚政策,以游子远为车骑大将军,都督雍秦征讨诸军事,最后基本上平定了这次叛乱,徙巴、氐等20余万于长安。接着刘曜又亲征巴、氐杨难敌,迁杨难敌部将杨韬等万余户于长安,随后又平定了奉州陈安的反叛。

接着,刘曜开始大举用兵凉州张氏*,张氏*的奠基者是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张轨,张轨是西汉常山王第十七代孙,世以儒学著称。西晋永宁年间,任凉州刺史、护羌校尉。洛阳陷落后,晋愍帝都长安封张轨为凉州牧;张轨死后,由张(宀是)、张茂继立。刘曜出兵凉州时,张茂正为凉州刺史。刘曜大军长驱*西河,戎卒二十万五千,临河到营,百余里中,钟鼓之声,沸河动地,“自古军旅之盛,未有斯比。”凉州为之震怖,张茂遂以牛羊、金银、女妓、珍宝、珠玉及凉州特产贡献刘曜向其称藩,刘曜署张茂为西域大都护、凉王等职,旋即班师。

刘曜在短时期内征服了关、陇,但正如荀子所说:兼并易而坚凝难。在刘曜统治关陇期间,虽然也起用了一些有学识的汉人作官,也在长安开办学校,造经学之士以教之,但他始终没有一套成型的治国安民的政治措施。刘曜初入关中时对部下的规谏还听得进去,如他命起陵宵台,在霸陵西南建寿陵时,侍中乔豫、和苞上疏进谏,刘曜听了大喜说:“二侍中恳恳有古人风烈矣,可谓社稷之臣也”。遂罢其工程。但平定巴、氐叛乱不久,就开始对大臣们的进谏听不进去了。陈安之乱未平,刘曜就为其父母建永垣陵、显平陵,功费至亿,游子远进言停建,但他不听。

进攻石生

东晋太宁二年(325年),后赵石生进攻前赵河南太守尹平于新安(今河南新安),尹平战败被斩,石生掠前赴5000人而还,太宁三年(326年),前赵刘曜联合东晋司州刺史李矩、颍川太守郭默进攻石生,刘曜派中山王刘岳将兵15000人,以镇东将军呼延谟率荆州、司州之兵会攻石生,前赵联军迅速攻克石梁(今河南洛阳市东)、孟津(今河南孟津)。石虎率步骑五万自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与刘岳战于洛西,大败后赵军队。六月石虎收复石梁,擒刘岳及其将住80余人,氐羌三千余人,皆送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坑其士卒一万余人,不久又攻陷并州。刘曜败归长安,郭默南奔健康,李矩部下率众二千投降后赵。自此,司、豫、徐、兖等州皆为后赵所有。

咸和三年(328年)后赵石虎率兵四万自轵关(今河南济源西北)西上蒲阪(今山西永济县),刘曜自将精锐驰救蒲阪,两军战于高侯(今山西闻喜县境)。石虎大败,陈尸200余里,南奔朝歌(今河南淇县)。刘曜自大阳(今山西平陆西南),乘胜进军石生于金墉(今河南洛阳以来),决千金(土曷)(在今河南洛阳以北)以灌城,洛阳为之震动。同年十一月,石勒发兵三路进攻刘曜,十二月石勒后赵诸军集结于成皋,不见刘曜设防,军队迅速开至洛河。刘曜忙陈兵十万干洛西,石勒遂命石虎引兵自洛阳城北而西攻刘曜中军,命石堪率兵自城西而北,由刘曜前锋,石勒自出洛阳阊阖门,夹击刘曜,前赵军队大溃。刘曜在退兵时马陷石渠坠于冰上,身上被创十余处,为石堪生俘。

石勒大获全胜,斩首五万余级。石勒让刘曜写信令其子刘熙投降。刘曜给刘熙的信中却令熙“与大臣匡维社稷,勿以吾易意也。”石勒遂杀刘曜。

刘曜本以为,只要刘熙坚守关中,还可同石勒一搏。实际刘曜一败,关中顿时大乱,一发而不可收拾。成和四年(329年)正月,刘熙得知刘曜被擒,忙率百官奔于上都(今甘肃天水市),留守长安的前赵将军蒋英率十万军队投降后赵,八月前赵由上邽进攻长安,企图收复长安。九月石虎率兵攻克上邽,前赵亡。

刘曜前赵*是以匈奴为主体,通过征服关、陇地区氐、羌等少数民族*而建立的。前赵*建立后,由于没有一套系统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政治统治,因而在石勒的军事打击下,迅速崩溃。正是“其兴也*,其亡也速”。

后记

刘曜生有9个儿子,均被封为王侯:刘熙封皇太子,刘袭封长乐王,刘阐封太原王;刘冲封淮南王,刘敞封齐王,刘高封鲁王,刘徽封楚王,刘俭封临海王,刘胤封世子、永安王,后改封南阳王。

刘曜被杀后,世子刘胤率领文武百官从长安退保上邽,但这时关中军心动摇,前赵大乱。不久,后赵大军从洛阳挥师入关,攻陷长安,大破上邽,将前赵太子刘熙、南阳王大单于刘胤等王侯将相、文武百官3000多人全部捕杀。匈奴刘氏经此劫难,损失惨重,宗族势力大大削弱。

汉、赵相继灭亡,匈奴刘氏两次惨劫,大部分族人被*,劫后余生者则纷迁各地以避祸逃生。有的东迁辽东,有的南迁河南及中原各地,融合于汉族之中,有的西迁在陇,也有的北逃大漠,更有的远迁中亚细亚和欧洲,但大多数则仍居在华北地区即今内蒙、山西、河北一带,仍为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酋长。至隋唐时期,匈奴刘氏还发展为东郡、河南、雕阴等地的望姓大族,并产生了一位宰相。

………【第十七篇 吕光】………

吕光(公元337年…399年)字世明,略阳氐人,苻坚时、举贤良,除美阳令,迁鹰扬将军,从平燕,封都亭侯,入为太子右率,拜破虏将军,迁步兵校尉,拜骠骑将军,授都督西讨诸军事,吕平西域功拜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玉门已西诸军事,以平西域功拜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玉门已西诸军事、安西将军、西域校尉,384年十二月称酒泉公,割据凉州,还入姑臧。闻坚为姚苌所害,自称使持节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大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凉州牧、酒泉公,建元太安,以3*年(太元十四年)僣即三河王位,改元麟嘉。以396年(太元二十一年)僣即天王位,改元龙飞。在位十年,399年(隆安三年)死,年六十三,谥曰懿武皇帝,庙号太祖。

生平年表

399年(龙飞四年)

吕光病重,立太子吕绍为天王,自号太上皇帝,不久逝世。谥懿武皇帝,庙号太祖。吕光(337…399)字世明,祖居单父县城东。十六国时,吕光于384年(东晋太元九十二月年)占据凉州,称酒泉公,国号凉,建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史称后凉,后改称三河王,又改天王,懿武皇帝。吕光的先世为汉高祖皇后吕雉的族人,“诛诸吕”事起,其先人吕文和逃脱,西奔略阳(今甘肃庄浪西南),与氐人杂居,世为猷豪。357年(东晋升平元年)苻坚即位,吕光侍苻坚,任步兵校尉、骁骑将军,屡立战功,先后灭前燕、前凉及代国,一度统一北方。383年(东晋太元八年)奉苻坚命进兵西域,降服焉耆,攻破龟兹,归服者30余国。略平西域后,还师至姑臧附近,闻苻坚被害,遂驻兵割据,自署护?校尉、凉州刺史,旋即大败原州刺史梁熙军,*姑臧,改称三河王,不久即大凉王位,史称后凉。在位13年(386…399)病逝,传位于子吕绍。403年(东晋元兴二年),后凉为后秦所灭。

吕光的先人吕文和在汉文帝初期,由沛县避难到略阳。吕家世为贵族。吕光父亲吕婆楼,曾抚佐符坚登位,立有大功,后官至太尉。吕光出生在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传说他出生时“夜有神光之异”(《晋书·吕光载记》),所以取名为光。

吕光十岁那年,在和伙伴一起玩耍时,便研究战阵之法,被众人推为首领,令众伙伴叹服。吕光不好读书,却喜欢鹰马。*后,吕光“身长八尺四寸,目重瞳子,左肘有肉印。沉毅凝重,宽简有大量,喜怒不形于色”(《晋书·吕光载记》)。时人莫能识遇,唯王猛对其非常诧异,说:“此非常人”(《晋书·吕光载记》)。后吕光“言之苻坚,举贤良,除美阳令,夷夏爱服”(《晋书·吕光载记》)。被升为鹰扬将军。

357年(升平元年)

六月,苻坚杀堂兄苻生而继位,自称天王。七月,大将军、冀州牧张平乘内乱之机反叛,投降东晋,被擢为并州刺史。九月,张平依恃故有力量,先后占据新兴(今山西忻县)、雁门(今山西代县)、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等地,营寨300余所,10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