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的仙女老婆都成了仇家的 > 第50部分(第1页)

第50部分(第1页)

明亮的月儿静静地洒下了如洗的白光,远处的星星不停地眨着安祥的眼睛。子夜时分,从渺渺的虚空上忽然飘下了两朵白色的云,云朵上站着一老一少两位仙女,浑身上下散发着紫色的光芒。那仙女正是谢自然和白璐,师徒俩正缓缓地向果州方向飘来。

既然白璐和杜嘉陵都有一颗博大的爱心,都有一个为建设生灵乐园的而奋斗的伟大理想,谢自然决定利用白璐闭关的机会,带领她飞越环球,去看看全世界的生态环境现状,以便为他们将来从事的事业打下一点感性认识的基础。依然是采取灵动身不动、元神出窍的法术。果州是起点,临出发前白璐提出,想要先瞻仰一下师父当年在果州修炼和白日飞升的仙迹,谢自然欣然同意。临近果州,师徒俩放慢了速度,沿低空前行。

虽然同为果州人,并且已在这块热土上生活了二十多年,但白璐对于谢自然成仙的遗址却是了解不多,当然这导游的职责也自然地落到了谢自然的身上。谢自然只在初始成仙后曾悄悄回到故乡暗中看了一回在世的父母和乡里乡亲外,也已有上千年未踏这里的故土了。

故乡寒食醉酡颜,秋千彩索眩斓斑。如今头上灰三斗,赢得疏慵到处闲。钟已动,漏将残,浮生犹恨别离难。镬汤转作清凉地,只在人心那样看。

这首词就道出了谢自然此时的心情。天下游子有谁不怀念自己的故乡?无奈仙界凡尘几重天,纵然是容貌不改,江山早已换旧颜,但真人、仙人也不能随心所欲,以如果都以上千岁的高龄突然出现在人间,那不就扰乱了人间的秩序了?

谢自然轻牵起白璐,露出了慈爱的笑容,“露露,旧地重游,我们只能点到为止哦。”

“一切听从师父安排。徒儿只所以要仰瞻一下师父当年的仙踪,就是要学习好好师父的契而不舍的精神。为这凡尘的人类,为生活在环球上的众多生灵。”

小嘴儿真甜。其实谢自然心里已经明白,白璐想要看看这些遗址故迹,除了她说的那个理由外,还有一点就是她心痛那天为寻仙踪而满头大汗的杜嘉陵,有了这次实地踏勘,下次杜嘉陵如要重游,她将会轻车熟路而毫不费心。一个旅游专业的大学生总是不愿放弃任何最实地的资料,谢自然当然也能理解。

谢自然平时很难得有机会与人开个玩笑,今天由于回到家乡心情特别舒畅,就突然想要逗逗身边这漂亮的小姑娘了,“哈,露露,如果你要将自己的道行修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你会学为师我终身不嫁吗?你是否舍得抛弃那个帅哥杜嘉陵呀?”

白璐腾然一下红了脸庞,虽是月夜,谢自然依然清楚地瞧见了她的羞涩。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心里跳出了这一大段旧词,默默咀嚼完了也不见她回答。谢自然知道白璐重情,禁不住感叹起来,“露露,其实还是人间好啊,人间自有真情在。”

天上也似有烦恼,神仙也有不知足?白璐抬起脸儿,露出了真诚的微笑,“师父,你也可以重返人间呆上一辈子,找上一个如意郎君相伴,享受这人间真情呀。”

“哈哈,鬼丫头,竟敢开起了师父的玩笑。”骂是骂,但谢自然还是非常开心。

西山到了。师徒俩轻轻落在栖乐池旁。白璐对这座西山倒是非常的熟悉,西山又名栖乐山,当年谢自然飞升之日,仙乐响彻峰顶,所以后来人们就以栖乐命名此山。“露露,你听,嘉陵江的浪涛声……”谢自然牵着白璐弯下腰来,白璐侧耳一听,果然那池中传来了江中之水的哗哗声。传说这栖乐池与嘉陵江相通,也无法见证。但今天总算是亲吻目睹了,谢自然的玄,大自然的奇,这山上的栖乐池距嘉陵江直线距离也足有六里路,怎么会就相通了呢?

“露露,我们只能走马观花,不能久留哦。”好没来得及琢磨,谢自然已经拉起白璐向上空轻轻一纵又落在了古称金泉山的玉屏山上。“这就是唐贞元十年,为师我在此白日飞升的地方。那天真是非凡热闹……”白璐看见了谢自然当年的石像,很年轻也很漂亮。没有过多停留,谢自然领地朗诵了一首着白璐进入了自己当年修炼的朝阳洞,然后又由此直接进入了另一个闭关的隐仙洞。出了洞口,白璐回头一望,那洞额之上由后人雕刻“隐仙洞”的三个大字依稀可见。一转身又见一座金泉寺若隐若现,正殿祀真武,侧殿则是祀谢自然飞升的石像。旁边为谢自然的步虚台遗迹。

我的仙女老婆(135)

第二卷 修真之路(三)  第074章 遨游环球 2

谢自然领着白璐飞到大方山。这大方与小方山并峙,千峰万岭,周回缭绕,若洞天然。上有神女泉。其山崖壁上的“谢仙石室”依稀可辩,这山洞就是当年为谢自然常居的地方。

师徒二人即刻跃上低空,擦身飞过唐德宗贞元年间谢自然炼丹的兴圣院。然后飞过嘉陵江一桥东头的白塔山。这白塔山白璐已是非常的熟悉,古称因谢自然升仙之日,师父飞升之日因有鹤飞鸣其上,故又名鹤鸣山。师徒二人没有再停留,越过谢真人父谢寰所居的谢寰山,直奔鹤栖山而来。鹤栖山又称“鹤盝山”,离果州一百六十余里,上得山来,白璐站在那块石碑前久久沉思。虽经千年的风霜酷暑,那碑记却还是字字凸现其上:唐贞元十年,岁在甲戌,果州女子谢自然白日升仙,刺史李坚以状闻,又为之传,于时先有双鹤盝宿此山,然后飞迎自然,驾之而去。

离天亮只有两个多时辰了,谢自然不敢逗留太久。环球绕行一圈至少也得两个时辰,有关环境恶化的重灾区和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方还得低空飞行,必须抓紧时间。

一跃上高空,月亮变得大如斗盘,星星仿佛唾手可得,连空气也变得清爽起来。虽然想念杜嘉陵,但白璐依然感到心情舒畅。而谢自然此时却对这次故乡之行发表了一通感慨,她兴致勃勃并且抑扬顿挫地朗诵了一首词来: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一路风云,一路默默无语,听了谢自然的朗诵,白璐禁不住连夸了几个好字,她实在太佩服自己的师父谢自然了,既然做了真人,就和凡人完全不一样,抛开高深玄妙的道学、仙术不说,就是这诗书琴画也无一不精。尤其是这记忆力也是太过人了。

谢自然不再说话,领着白璐从亚洲到澳洲,从澳洲到欧洲,又从欧洲到美洲,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快,一会慢地飞行着,闪电的目光透过云层,紧紧盯着下面的江河湖海,高山峻岭和那广阔的愿野。白璐知道师父这次带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此时她已完全排除了心中的杂念,透视、遥视,一个大脑就像是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飞快地记录了环球每一个地区的自然生态以及环境污染的详细情况,还有植物、动物的生长和生活情况。

沙漠在扩大,很多地方正在发生沙尘暴,这个时候?还是在夏天而不是秋冬季。非洲大批的狮子、老虎在挨饿,这个时候?这个时候在非洲是雨季而不是旱季。

江河湖泊甚至海洋都在遭受人为的污染。最让白璐心痛的是,还有不少的人类正在无情地砍伐森林,虐杀动物。虽然这一幕幕的惨剧并不是发生在眼前,但每到一处,白璐的脑海里都叠印出了这些惨无人道的图片,哪怕是几年前发生的悲剧,也毫无遗漏地被记录下来。

东方欲晓,霞光已出东方。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未来最好。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突上白璐的心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