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姜离穿越成公主的 > 第46部分(第1页)

第46部分(第1页)

魏暮不言,亦不看他。

“表弟,”江之咏正色道:“你不肯指证李蕤,但你可知,当年姑父是怎么死的?”

“你该不会说,是被兴侯(李孝蕴)陷害的吧?”

“怎么,你不相信?”

魏暮冷笑一声,并不回答。

江之咏拿出一份卷宗,道:“姑父一案的材料,都在这里了,自己看吧。”

魏暮接过,仔细看了起来。当他看到父亲的罪名时,他震惊了,疑惑了——原来,父亲的罪名,并不是杀人灭口,而是意图构陷江戎!没错,是“意图”构陷。

虽然魏暮极力掩藏情绪,但他那微微颤抖的双手依旧没能逃过江之咏的眼睛。他站起身来,负手而语:“表弟,上面写得很清楚,李孝良等人是为强盗所杀,没有证据证明是父亲所指使,当然,更没有证据证明是姑父所指使。但姑父最终还是被定了罪,而且还是个意欲之罪。凭你的智慧,应该不难看出其中的问题吧?”

魏暮依然沉浸在震惊之中,根本无暇考虑其中的问题:意图构陷,意图构陷……他的大脑已完全被这四个字所占据。难怪,自己每次向李夫人询问案子详情,她总是唉声叹气,讳莫如深,原来……

魏暮摇头,希望把怀疑的念头摇走,但怀疑的种子,仿佛生了根一般,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再次细看卷宗,希望找出一丝伪造的痕迹,但看来看去,却什么也看不出来。

“怎么,你看不出?”江之咏道:“那就让我来告诉你:李孝蕴口口声声喊着要彻查此事,表面上是打着为其弟讨回公道的旗号,实际上,不过是想借此除掉父亲等人。他找不到证据,不甘心啊,恰在此时,父亲和姑父闹了点不愉快,姑父一时气不过,说了句要把父亲做的缺德事抖出去。这人在气头上,什么话说不出来,岂能当真?更何况,姑父也未曾明言这个缺德事就是杀人灭口吧?但李孝蕴不管这些,他就凭这一句话,逮着姑父穷追不已,必欲令其指证父亲方可。一开始,姑父也答应了,但等气消了,便说什么也不肯为此等小人行径。这一下,可惹恼了李孝蕴,于是他翻过头来,指责姑父作伪证陷害同僚,但他依旧没有十足的证据,又怕姑父将他指使之事说出去,便定了这么个莫须有的罪名,杀人灭口。”

“你真以为,这点伎俩能骗得过我?”

“呵!”江之咏冷笑一声:“这不见棺材不落泪的见过不少,见了棺材还不落泪的,可真是头一回见。”

“表哥,”魏暮道:“这份卷宗,无丝毫作伪痕迹,你的推断,也的确合情合理。但有三个问题:第一,案子审到一半,兴侯遇刺,不久身亡,此事你作何解释?难道说,这也是他有意安排?为了打击政敌,连命都不要了?第二,魏暮对于此案,所知虽不甚详,但皆是先父亲口告我,未曾从李家处听闻一字。若如你所说,父亲为何要为李氏讳,还教我与李蕤为友?第三,若这份卷宗是真的,你早该拿出来了,而你这个时候才给我看,非离间而何!”

“表弟啊,”江之咏看了看他:“实话告诉你,此案的真相,我也是刚刚才知道。”

“是么。”魏暮冷眼相对,语带讥讽。

江之咏毫不在意,继续道:“第一,李孝蕴确于结案之后不久身亡,但遇刺之说,纯属李家一面之词,既没有抓到凶手,也没有其他旁证,分明是他们先前陷害父亲不成,又生一计,好将矛头指向父亲;第二,姑父得罪之时,你年纪尚幼,无力自保,若将真相告诉你,你一定会对李家起猜疑之心,李家为免除后患,必会对你下手,姑父是为了保护你,才对你隐瞒实情的。第三,我刚才说了,这份卷宗,我也是刚刚看到。卷宗藏在刑部,你知道,刑部的尚书、侍郎,都是李家的人,想看卷宗必须要得到他们的首肯。多年以来,不论是谁提出调阅此案卷宗,都被他们驳回,这一次,我可是花了大价钱买通了经手小吏,才将它弄出来。你若不信,我可以把小吏叫来。”

魏暮没有说话,但他的内心极不平静:他不愿意相信江之咏说的每一个字,他也完全可以回敬一句:无凭无据,一派胡言;可“意图构陷”四个字,就如千钧巨石一般,压在他的心头。这样的罪名,父亲与李夫人的刻意隐瞒……他没办法说服自己,相信这其中没有问题,他也没办法不去怀疑,自己一直所相信的李家,真的那样光明磊落吗……

“表弟,我知道对你来说,这很难接受,但真相就是真相。”

真相?什么才是真相?魏暮觉得,这个词竟是如此荒唐。

“不,这还不是全部的真相。”江之咏直视魏暮,一字一句,如刀似剑:“李家所隐瞒的,远不止如此,而他们所牺牲的,也远不止姑父一人。当年,他们牺牲了姑父来争权夺利,如今,他们又要牺牲你,还有你心爱的离忧公主来为那个赵氏孤儿做挡箭牌!”

魏暮听到公主,心下大惊,抬起头看着江之咏。

☆、离间之计

江之咏看着他惊愕的表情,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你想不到吧,当年太子并没有夭折,他被李家人带出宫去抚养,却将公主留下,作为挡箭牌。他们又怕公主死得太早而无法拖到太子长大成人,所以,李孝蕴又假仁假义地请求宽待你们兄妹,把你们安排在公主身边保护她。不得不说,李孝蕴人虽奸险,眼光却不错,你当时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罢了,年龄还没公主大呢,他却看得出,你有非凡的谋略和忠贞的操守。呵,你还真是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竟保了公主这么久,还治好了她的痴呆之疾。早知如此,当初说什么也不该留下你!”

江之咏所言,魏暮亦曾想过,但他并未怨恨李家,只是为公主感到不平。他明白,李家如此,乃是不得已之举。依当日之情势,保住两人,几乎不可能,都带出宫,亦不可能,唯有如此,二人方有一线生机。多年以来,自己尽心保护公主,就是希望此事能有一个圆满结局。后来,赵熹的到来,使他甚至开始盼望这个想法是真的——如此一来,赵熹就不必登基为帝,自己也不必与她分离。

但是,父亲……

父亲被杀,母亲自尽的情景再一次浮现在眼前,无边的痛苦,幕天席地,向他袭来。魏暮胸中一阵血气翻涌,哇地吐出一大口鲜血。

江之咏并不知道,魏暮依旧在为父亲之死痛苦不堪,他只当自己拿公主做文章戳中了他的痛处,于是他揪住此事,步步紧逼:

“不错,一直要置你和你心爱的公主于死地的人是我,但布下此局,利用你的才智,你的忠心,甚至你的生命以济一己之私的,却是你一直信任有加,视作恩人的李家人。”

“你不相信?你不肯相信?那你告诉我,他们可曾告诉过你,姑父一案的真相?或者,告诉过你太子还活着?”

“都没有吧!他们当然不会告诉你——那件案子,李孝蕴才是真正的凶手,至于太子尚在人间,就更不能让你知道了。否则,你就不肯尽心尽力保护公主,做个称职的挡箭牌了。”

“魏暮,那位李公子,对你很尊重吧?听说,他还救过你的命?你将他引为知己,但你要明白,他们八姓贵族,是不会将一介寒士视作知己的,永远不会。在他们眼里,与之为敌,便是奸险小人,帮助他们,哪怕牺牲性命,他们也视作理所当然。”

说到此处,江之咏竟有些激动,他叹了口气,看着魏暮,语气中似有伤感之意:“我知道,你不相信我的话,但我是真心为你感到不值:你献出你的真心,你的才智,受尽拷打凌|辱亦在所不惜以回报知己,可那位李公子,却从来没有将你视作知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