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宣穆皇后(三国) > 第46部分(第1页)

第46部分(第1页)

蔡昭姬就是北方仕女圈的精神领袖,得她作序,这本集的名声才算砸实了。

她更要给甄姬支招,“不过对着那位夫人,还要劳您亲自走上一趟,也就您有这份体面了。”

甄姬当然也知道蔡昭姬的分量。原本她们这儿本是一时兴起,其中并没什么名气很大的贤女人物,虽然因为春华策划的完善,倒有点诗会风雅的样子。事后补办也只有再找个名人来镇场才能算真盛事。

建安中期的曹丕党们,都算不上什么出风头的人物,就算甄姬也仅是丞相府一普通儿媳。

知道归知道,只是甄姬也吃不准蔡昭姬会不会给她这面子,犹豫道,“容我再想想。”

甄氏原本的身世只是一般,父亲是个令,往前那会儿和春华是差不多出身。

当然这样的出身算不得坏,在整个帝国中却不是头一份的显赫家族。

别说和现在的曹植妻子崔氏比,就算曹丕原配任氏家族已经没落了,也比之更显赫。

蔡昭姬娘家的门第,昔日在洛阳是多代传下来的名门,所谓的“ 六世祖勋”,家族历任高官,父亲蔡邕不但是汉献帝左中郎将,更是名留青史的文学家、书法家。

如今也是受到了王朝覆灭,朝代更迭的冲击,家族人口稀稀落落的。

年轻的时候,傲气的蔡昭姬可以完全硬气地甩了夫家,不听从宗族管束。在封建时代是少有的牛。

类似甄姬婆婆卞夫人,都已作为北方霸主的正室,她的出身却不算是个密,是人都打听得到。

即便她在许都行事颇如皇后,遇上些牛气的世家名门,人家还是敢光天化日的落她面子。

甄姬自觉出身普通不过硬,虽非她情愿,任氏之废到底让她带上些心理包袱。自觉是个名声不好的人。

事实上也就她还有份良知所以才会愧疚痛苦,换做后来的郭氏,同样对待废立之时连眼皮都不眨。

最后此事是由陈群妇荀贞与同族荀肸妻钟氏(钟繇侄女)上门去请。

没想到蔡昭姬却是一下子就答应了。

蔡昭姬是经历过事实磨难,大起大落后对政治并不积极,却对当局保持着相当的友好态度。

毕竟是得了曹家优容,蔡昭姬也就答应出卖文笔,回辞谦卑:“妾徒为一庸妇,实得主家高看,敢不从命。”

这话传到曹操耳中,后者乃是蔡同学的铁杆粉,更勾起点往事伤感,说道,“想蔡公当年高才,天下倾慕,夫人又何须过谦了。”

有了曹操这句话,更有蔡女效应在,又为此事添下了些许轶闻,成了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资,亦把甄氏诗会突显得郑重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扒资料扒到一个很滑稽的史料。

司马懿得病是在夏侯尚死后,曹丕朝的事,也就是介于225、226年

这一年张春华去探病,然后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被骂回来了……被说是“老东西”。

可是!张春华的三儿子司马干,竟然是232年生的,当时张春华都43岁了

在36岁的时候被骂老太婆,但到她真·封建老妇的时候,司马懿却和她生了个司马干?!

真是意外透顶。

原本一直把司马干派成司马懿第三子,后来才发现这只不过是因为嫡子靠前排罢了。在司马懿骂张春华的那年的确只有两个儿子陪着绝食。

更好玩的是,这时候司马师的老婆夏侯徽已经该生了一串女儿了,因为青龙二年夏侯徽该死了,而王元姬则在235年生司马炎。

历史……真混乱

70、傅文佩

建安风雅奢靡之气果然在北方盛行起来。

不单是仕女圈范围的小动作;这一年底曹操竟然心血来潮开始修筑铜雀台。

原本这样内部的消息她也不知道,只是她家夫君已经在这三年内迅猛地升为丞相府东曹属。

听到这消息,她头一个反应就有点窘,“曹丞相这是怎么了;西线有马超,南面孙刘,北面还有公孙,他倒是……”闲情逸致了去。

这个真的是曹操吗?不会是ET附体来的吧,四周的战事都吃紧,他倒还有心大兴土木。

混蛋了吧,这不是隋炀帝才该干的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