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宣穆皇后(三国) > 第37部分(第1页)

第37部分(第1页)

这倒不由让人好奇了,司马懿问道,“岳父说过什么?”

“当时有个相士说了不利于我族的话,父亲……等人走了后,父亲就派手下去杀了他。”

张汪并不是一个杰出的人,谋略也好,安国也好,他都没有这般的治世之能,做官到了现在这么个不高不低的职位,也全靠了个好姓氏和姻亲世交帮衬,熬资历才到这一步。

他的能力不在政治上,却能安保一族的人度过战乱最艰难的年头,在乱世中却是最不容易的。

只有存活下来才能谋划未来,只有活人才是重要的。死去的人,哪怕有再大的本事,也于事无补。

“那个时候我便知道,乱世之中一人的怜悯是如此的可笑。我不是个苛刻残忍的人,但如果眼前必有一人要死,是阿督还是那个小丫头,我就不再犹豫了。”

这是守护了一个家族几十年的张汪给予她的启示。

“此为乱世之过,非乱世人之过也。你也不要太自责了。”司马懿从身后环住她腰,温热的气息擦过她耳畔,此刻却带上些歉意,“这原是我该做的事。”

“你……”

“原本就是我该做的事。”

最后那个丫鬟是因失足溺水而死。

这个世上当然不会次次都像当年张汪要杀的那个假僧西光一样,意外地摔死了。在婢女死去的“意外”背后,则是春华令人暗下的杀手。

虽说这个时代,由主人逼死几个奴婢什么的事早让人熟视无睹了,但春华在吩咐人的时候,还是心里难安,欲遮还羞地找了个怀疑婢女举止轻浮的借口,装作是出于女人的嫉妒逼死婢女。

现在想起来,当时她都觉得异常了,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她不做决定的话,大概他也会有后招。

难怪说是“应该做的事了”。

如果最后成为刽子手的不是春华而是仲达的话,她是一定会原谅丈夫的吧?

那么为什么当这个凶手成为了自己,反而不能释怀呢?

她本性不是个坏人,也不当属于个好人,充其量这世上大多都是这样不好不坏的人,有着基本的道德操守,也有着守护家人的基本底线。

但这样的愧疚到底就算是想通了,也需要时间慢慢地平静下来,至少眼下她是不可能马上去补偿失去女儿的这一家。

同一件事随便换了她同龄女友中的任意一人,或许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严重,以前曾经认为自己所存的那些良知又显得假惺惺。〃

有愧疚的杀人,和没愧疚的杀人,结果有什么区别?

生活也没给她任何可以继续愧疚的时间了。

正如陈琳所言“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个人,处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下,就必须做出符合他立场的事。

某日,春华收到蒋济夫人寄来的请帖。

蒋济被任命为扬州别驾,被曹操派往了南方。

“终于要开始了。”

对春华来说,似乎还没触发任何政治的敏感,司马懿却已经是看出了其中的用意,“蒋郎是楚国人,在南面素有名望。这一回的布局后,大军将要南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写这章写得纠结

关于杀人的问题,在jj的言情中,如果男主是个视人命如草芥,心狠手辣的人,比如说在徐州搞过大屠杀的曹操,女孩们都会选择性地去“原谅”这个“做大事”的人。

而作为女主,怀有仁心,便被指责为圣母;但要真出于立场保护性杀人,又要被说残忍,三观不正。

一面要求女主果决善断,一面又要求女主做纯洁白莲花,这真的做不到。

所以后来我便借女主之口说出了对此事的看法“忧虑则杀人,怜悯则不杀”,这件事的处理应该很爽快,人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做,服从坚定自己的意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