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宣穆皇后(三国) > 第9部分(第1页)

第9部分(第1页)

内只有她一个孩子。

山氏是世族嫡女出身,出身使然,自然也认过字,却只是为了方便看账管家,根本谈不上文化水平,更别说吟个歌写个赋,她丈夫多谢几个复杂字她就该犯晕了。

能认识几个字已经算是好的了,更别提让她书写。

山氏也就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女儿,说的是“改明儿娘教你”而非“请个西席教你”,这里面区别就大了。

更何况女儿过了年也不过就五岁,这事儿山氏就别说放心上了。

但作为一个受过现代系统化教育的新青年,在再次受到这个时代的性别歧视后,春华觉得坏大了。

她没想过要争取女性平等地位——在现代都办不到的事,在古代更不现实,但至少一定要给自己争取到受教育权。

不受教育,便如她爹和她娘的相处方式一样,她爹稍用了点文邹邹的词,她娘就瞪眼。这还是夫妇感情好着的!

并不是说在封建社会中,这样学历不对等又无共同语言的夫妇就过不下去了(事实上小三们文化程度更低),但一开始夫妇俩的意识水平就站在不对等位置,那么直接导致妻子对诸事态的话语权减半。

柏拉图说,爱女人是爱肉体,爱男人是爱精神。他老人家说得真轻巧。

也确实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古典时期中,男人之间更有话题也更有惺惺相惜之感,但落后时代中的女性,连个受教育权都没有,让她们又如何在无休无尽的家务劳顿中抽出个时间思考哲学基本问题,然后形成个“高尚灵魂”的?

不读书就断了一大半了解这个时代人事信息的途径,思维跟不上主流,迟早被人当二愣一锅烩了。

可是该怎么说呢?

四岁快五岁的小萝莉拽紧小手想到。

还没等她想好怎么开口,过完了一个黯淡的新年,孩子们换下了孝服,山氏把俩孩子拎过来训话。

“以前这年家里事多,你们也还看着小,家里没拘束过你们。今年可再不成了,你们两个要多给我收收骨头了。淮儿给请了师父要做起学问,就是春华也要学礼了。”

春华一愣,她妈明着就把她的教育权给抹了。

还想给自己继续争取福利,张淮已经恭敬地低头,还知道使个眼色给妹妹,通常这种时候小辈们都该一同回答,张淮也算对她有情分了。

春华也只得一同和他说道,“谨遵母训。”

女子业(二)

出了屋,两个小孩各由着奴婢在廊阶给套上屡,张淮显然是看出妹妹心神不宁,也还关心,“妹妹似乎有心事?”

这里人多嘴杂,旁边都是奴婢,春华还没他这么缺心眼,在她妈门前说对母亲的教育方案不满,只冲他笑了笑,“哪能呢,只是想到淮哥往后做起学问,咱们兄妹俩怕是少见了。”

张淮不疑有他,“总在一家,昏定晨省也必得见的。”

春华在心里阴暗的比个中指,让你说个高级词汇吧让你说个高级词汇吧!

昏定晨省,其实说的就是给父母请安。

她还不至于文化水平那么差,两人到了岔路口,平辈见互执了简礼,便走了。

她是和父母同住的,张淮却是却是有自己独院。

回了房,自有丫鬟仆妇给伺候她打水洗脸。

因为守孝的关系,这些佣人自分配到自己名下,倒一直留在本家不做事。人空散惯了,忽然有一朝主子还是要回来,这些仆妇丫鬟们白领工资吃白饭的好日子就到了头。

却没人给做到脸上来,姑娘虽小,姑娘她妈却是个厉害的。

时间一久也总有人要先讨得了主子的好。

如今看主子似乎心中有事,吴妈就一边给春华擦脸,一边说道,“姑娘可是有觉得为难是事?便是说给夫人听也无妨。”

同样的一句话,并不是旁人不懂得说,而是就算是奉承讨好也有个先来后到,论资排辈。

春华一瞥眼,我自己的妈,哪里用得着说话顾忌了的?不过是刚才那场合下顾忌着一个张淮罢了。

和吴妈说,“也没什么难的,阿娘让我学礼也是为着我好,我也是极愿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