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历史学家是能够完全复原历史的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作品:历史学家

作者:'美' 伊丽莎白·科斯托娃 凌建娥 刘玉红 译

内容简介:

五百年吸血鬼惊世传奇:历史学家

一天深夜,一个十五岁的美国少女在她父亲书房里发现一本古书和一袋信。每封信的抬头都是:“我亲爱的、不幸的继承者……”。这些信,开启了一座她梦都不会梦到的历史“迷宫”,其中有她父亲过去的秘密,以及与隐藏在历史深处的邪恶力量有关的她母亲失踪之谜。

这些信开启了一座历史迷宫,几百年来历史学家不惜生命追踪吸血鬼德拉库拉的过程被揭开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出现了:德拉库拉还活着。从牛津大学图书馆到伊斯坦布尔,从布达佩斯再到东欧诸国的乡野山区,父女二人在对历史卷宗不断的研究中步步逼近了吸血鬼的老巢。而少女,也逐渐了解了自己不同寻常的身世……

像《哈利·波特》那样,《历史学家》利用神秘主义在幻想和现实中搭了一座桥,在科学之外又营造了一个恐怖的魔鬼空间。

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历史学家们不惜以自己的名誉、安全为代价,苦苦追寻产生吸血鬼的历史源头——中世纪中欧残暴的统治者“剌穿者”弗拉德的下落,从而铲除吸血鬼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力量。少女的父母,多年前就开始了追踪吸血鬼的惊魂之旅。少女决心要追随父母未竟的事业。

从牛津大学图书馆到伊斯坦布尔 、布达佩斯,到东欧诸国的乡野山区,父女二人穿梭在城市、修道院、档案馆,在追踪各种晦涩的线索与隐藏的文本、密码中,逐步逼近“剌穿者”弗拉德可怕的真相,而少女也逐渐了解了自己不同寻常的身世。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科斯托娃 (Elizabeth Kostova),相继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和密歇根大学,获密歇根大学艺术硕士。

《历史学家》是伊丽莎白·科斯托娃历时十年精心创作的处女作小说,作者在密歇根大学创作斯间即获得霍普沃德小说创作奖(Hopwood Award for the Novel…in…Progress ),也因为此书,获得二00五年度美国“羽毛笔”图书奖(Quill Book Awards)最佳新人奖。

正文

第一部

前言

献给我的父亲,

下面的故事

有些是

他最早告诉我的

致读者

我从未想过要将下面的故事诉诸笔端。可是,一股莫名的震撼近来总在促使我回首往事,那是我和我最爱的几个人生命中多灾多难的日子。这是一个寻亲的故事:十六岁的我追寻父亲和父亲的过去;父亲追寻他敬爱的导师和他导师自己的过去。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最终都站在一条无比黑暗的小路上,它通向历史。这也是一个关于生存的故事:谁死了,谁没死,为什么。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我明白了,追寻历史的人并非个个都可以幸存下来。而使我们陷入危险的并不仅仅是追寻历史,有时历史那朦胧的爪子也会朝我们无情地伸过来。

事情过去36年了。从那以来,我一直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我的时间都投入到研究工作中,我的旅行平安无事。我要么和学生、朋友在一起,要么就是著书论史,这些书大多与个人情感无关,或者处理我所栖身的大学里的事情。多年来,与那段历史有关的大多数个人资料我一直保存着,能够接触到这些资料,我真是幸运。我在合适的地方把它们穿插进去,确保故事流畅,当然,有的时候我也不得不根据自己的回忆做一些必要的补充。尽管我在这里只是重述父亲最初讲给我听的故事,我还是大量利用了他的信件,其中一些的内容和他的口述是一样的。

除了几乎原封不动地引用这些材料外,我还尽可能地去回忆,去寻找,包括有时旧地重游,让我记忆中褪色的部分重新鲜活起来。这项工作中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采访———有时是书信联系———采访那些故事中提到的、仍然健在的学者们。他们的回忆给我补充了非常宝贵的材料。此外,我的文本最终还得益于与好几个领域一些年轻学者的交流。

必要的时候,我还求助过想象,这是我最后的办法。我在运用想象的时候极为小心谨慎。只有我确认是非常可能的,而且只在这种可靠的推测使我的资料与其背景相吻合时,我才为我的读者发挥想象。对于那些我无法解释的事情或动机,我尊重隐藏在它们背后的事实,绝不妄自揣度。对于故事中更为久远的历史,我尽可能仔细地研究过,其认真程度不亚于我研究任何学术论著。对于现代读者而言,故事中提到的东方的伊斯兰教和西方的犹太…基督教所发生的宗教和领土冲突应该是既熟悉又痛苦的。

这项工作得以完成,我得到过太多的帮助,我对他们的谢意无以言表,不过我还是要特别感谢下面几位。他们是:布加勒斯特大学考古博物馆的拉都·杰奥尔杰斯库博士、保加利亚科学院的伊凡卡·拉扎洛瓦博士、密歇根大学的彼塔·斯托伊切夫博士、大不列颠图书馆孜孜不倦的工作人员、路德福特文献博物馆和费城博物馆的图书管理员、位于阿陀斯山的佐格拉福修道院的瓦索神父以及伊斯坦布尔大学的图尔古特·博拉博士。

我将这个故事公之于众,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发现至少有一位读者能明白它真正的意义:这是发自内心的呼喊。敏锐的读者,我把我的历史传给您了。

2008年1月15日,于英国牛津大学

第一章(1)

一九七二年,我十六岁。父亲说我还不够大,不能和他一同去旅行,他是要去执行外交使命的。当时,他的基金会总部设在阿姆斯特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那儿就是我的家,以至于我几乎都忘了小时候在美国生活过。我一直都是个听话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很久还是如此。首先应该说明的是,我是个没妈的孩子,父亲又当爹又当妈,一味地给我精心的爱护,给我请一连串的家庭教师和管家——在事关我的教育问题上,他从不吝啬,尽管我们过着简朴的生活。

克莱太太是这些管家中的最后一位。她负责照看我们位于老城中心拉姆格拉希特运河边上的住宅。父亲不在家的时候,那座漂亮的房子空荡荡的。每当父亲从挂在餐厅墙上的那幅地图上的某处回来时,他浑身上下都散发出异国他乡的味道,兴致高昂,但疲惫不堪。我们总是在巴黎或罗马度假,孜孜不倦地研究那些我父亲认为我应该了解的名胜古迹。然而我最想去的还是他一个人去过的那些地方,那些我从来没有去过的稀奇古怪的地方。

每次他不在家,我的生活就是学校和家这两点一线。我最快乐的时候就是独自待在一楼我父亲那间宽敞、雅致的书房里的时候。那天晚间,我从书架上取下了一本古印度《爱经》的译本,同时还有一本更旧的书和一袋发黄的文件。

直到今天,我依然无法明白那天我是怎么就把它们拿了下来,而且还被深深地吸引住的:书中央的插图散发出那种古老的味道,我还发现那些发黄的文件都是私人信件。我知道我不应该翻看父亲或者任何人的私人文件,我担心克莱太太随时都会来给一尘不染的书桌掸拭灰尘,我回头看了看门口。但我还是站在书架旁,情不自禁地读起了最上面一封信的第一段,几分钟而已。

我亲爱的、不幸的继承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