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在回忆里等你歌曲 > 第七章(第1页)

第七章(第1页)

司徒玦看过很多的穿越小说,小说里说不清是倒霉还是幸运的女主角总是一不留神就跨越千年的时光,遇见了命中注定的王子。她很喜欢这样的桥段的故事,一如她酷爱在结束实验室的工作之后回到住处,用最烈性的白兰地兑上黑啤,边喝边歪在沙发上看肥皂剧――当然,陪伴她的还有助于睡眠的小药丸。

在司徒玦看来,那些夸张到匪夷所思的情节本来就不是用来让人相信的,它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给足够惨淡的现实中增添几分自娱自乐的幻想色彩。

不过,司徒玦对摔一跤回到某个王朝并不感兴趣,她是如此热爱现代文明,以至于停了电就觉得不能生活。少女时期的她常常想,如果一个人真的可以穿越时空,她只希望偷偷到未来看一看成年后自己会牵着谁的手。后来这样的幻想也破灭了,因为在人生最灰暗的日子里,她闭上眼,盼望着自己能够跳过那一段时光,避开悲伤。然而每次醒来,睁开眼,天亮了,一切依然照旧,该面对的她没有一次逃得过去。如果冥冥之中真有主宰时空和命运的神存在,那么这神连当初一个女孩那么虔诚的祈盼都置若罔闻,可见她是真的没有那种命。于是她转而去想,如果不能去到未来,那么可以回到过去也是好的。

如果可以回到过去,她会做什么呢?

或许她真的应该去告诉当年拼命咬着牙依然尝到泪水咸味的司徒玦,记住,他也会有这一天。

或许她还应该陪在离家那天的司徒玦身边,让独自提着行李站在诺大机场的她看起来没有那么茫然和孤单,当那时的司徒玦轻轻把手机抛进候机室的垃圾箱,最后一眼回望来时的路的时候,安慰她:用不着一辈子来释怀,很快,也许只消几年的光阴,一切终将过去。

又或者,她最应该回到最初,在尚且来不及开始的时候,对青春懵懂的司徒玦说:离那个人远远的,一定一定不要爱上他。

然而,如果命运自有它的轨迹,人最大的幸运和所有勇气的来源不就是在开头的时候无法预知结局吗?

一起看看最初的司徒玦和姚起云是什么样子吧。

那时的司徒玦其实是个在心理上相当晚熟的孩子,也许所有在幸福的家庭和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孩子都是这样。十五岁的时候,她刚上高一,同龄的女孩子对曰本偶像剧和漫画迷恋得要命,从那时就开始同班的美美已经偷偷摸摸地交了第一个男朋友,而司徒玦还是像从小那样呼朋引伴,畅游嬉戏,对所谓花季雨季的迷茫和苦恼一无所知。

她也喜欢从美美那收刮来的《天是红河岸》,红极一时的《东京爱情故事》每集都看,可是对于她而言,看过也就看过了,那都是别人的故事,连感慨都无从寻觅,男孩子热衷的《七龙珠》和《城市猎人》她同样手不释卷。走在校园里、马路上,长着青春痘的男孩子投过来的目光她并非毫无察觉,只觉得好笑。

吴江还是和小时候那样跟她同进同出,几乎天天混在一块,他大她一岁,两人的妈妈在同一个医院药房上班,她爸爸那时做着不大不小的生意,他爸爸则做着不大不小的官。家里离得也不远,大家知根知底、年龄相当、家世匹配、气味相投。盛夏的天气里他们常常在离两家都不远的树荫下,书包丢在脚边,西瓜各人一半,背靠着背毫无形象地啃,知了懒洋洋地在头顶嘶鸣。

吴江总是借故把西瓜子粘在她脸上,然后夸奖说:“司徒你的雀斑放大了才好看。”又或是“哟,长了颗痔就跟媒婆似的。”

司徒玦的反应通常是抹抹脸,一脚把吴江踹地上。

两人打打闹闹,期间多少肢体接触,可谁都不会觉得脸红。至于美好的恋爱,她跟所有女孩子一样有过向往,不过她总觉得那是很遥远很遥远的事情。

可以说,司徒玦的整个童年乃至半个青春期都是无忧无虑地从日历上滑过,直至遇见姚起云。如果说青春代表者烦恼、困扰、猜疑和难以名状的苦闷,那完全可以说,是姚起云的出现拉开了司徒玦青春的序幕。虽然这开端完全与爱无关。

姚起云被带到她跟前的那一天,从来就身体健康、活蹦乱跳的司徒玦诡异地第一次受到大姨妈的折磨。以往她从无这方面的担忧,每个月那几天都是平安无事,什么毛病都没有,要不是妈妈薛少萍总在耳边念叨,她甚至完全不用为了这个在体育课上请假。可是唯独这一次,从早上醒来发觉床单弄脏了一小块开始,她就下腹冷不丁地冷痛,腰酸背痛腿抽筋,额头冒着虚汗,她觉得自己一定是快要死了,可身为药剂师的妈妈只是淡定地扔给她益母草冲剂加乌鸡白凤丸。

后来司徒玦也想过,自己虽然不待见姚起云,但是把这一桩罪名也强加到他头上会不会稍有“不厚道”的嫌疑,但是她仔细又思考了很久,才发觉这个问题和他之间并非毫无联系。至少正因为他,痛经发生的前一天晚上,她才没有睡好觉,因为她那恩爱和美的父母鲜见地关着门争执了一晚上。

事情是从前一天午饭的餐桌上,司徒久安郑重对妻女宣布的一个决定开始的。

司徒久安是生意人,他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投入医药经营行业的弄潮儿之一,也收获了不少的回报。但是除了这个身份,他更忘记不了的是自己的戎伍出身。作为他唯一的女儿,司徒玦对父亲的忆苦思甜早已听得耳朵出茧子。他是苦孩子,17岁从山区老家参军到部队,凭借着聪明和勤奋,在部队稳扎稳打十几年,混到了个团级干部,然后光荣退伍,“很有骨气”地拒绝了地方形如鸡肋的工作安排,靠着那点退伍金白手起家,拥有了自己的事业,然后娶了薛少萍这个收过良好教育的城里妻子,再生了司徒玦这样一个典型的城里姑娘。

司徒玦后来浸淫在天涯这一“全球华人的网上家园”,看过了无数帖子,最后断定她老爹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凤凰男。好在凤凰男司徒久安老家人丁单薄,少了很多这方面的纠纷,和妻子感情也一直很好。唯一让妻女略有些受不了的是他对“战友之情”的眷恋。

说起来司徒久安从军多年,一场像样的仗也没打过,可是一块当兵的战友和部下在他心里的分量相当之重。在退伍的同僚中,他混得不算差,所以每每战友有困难,对方还没开口,他已经热情地伸出了援助之手。

多年以来,就连司徒玦也不记得家里来过多少爸爸的“战友叔叔”,家里又曾多少次在财力物力上帮助过爸爸的老朋友,久安堂从创建之初又收容过多少爸爸的旧部下。幸而妈妈薛少萍不是一个小气的女人,她了解丈夫,通常也不予计较,实在看不下去的时候最多叨念两句,而司徒玦从小受父母教导要重情重义、仗义疏财,更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所以才免去了许多摩擦。

然而,真正矛盾起源于司徒久安那天在饭桌上沉重地提起了他当兵时一个最好的朋友和部下。他这个部下是个老实人,按司徒久安的话来说,是个说得少,做得多,再好不过的兵,可是这样的人在军营这个同样复杂的小社会中也未必受到重视,在司徒久安的提携之下,好不容易混到了副排长,结果还是退伍,分到一个效益不好的小工厂,最后企业倒闭,索性回老家务农,娶妻生子,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这一直是司徒久安心中的一桩憾事,他始终觉得好友没能谋得一份更好的前程,也有自己的责任,所以总想着在经济上能够给予这个好友一定的帮助。偏偏这个姓姚的朋友又是个要强的脾气(后来司徒玦总结,臭脾气和别扭出自遗传,根深蒂固,难以撼动),司徒久安去看望他,他欢迎,可是不管怎么变着法子给他钱,他也不肯收,哪怕他们一家在乡下的日子已经拮据到让人难过的地步。

久安堂逐渐发展起来后,司徒久安不止一次邀请他一块到公司来打拼,这个朋友仍拒绝了,他说他知道自己对做生意和交际毫无天分,不愿意拖司徒久安的后腿,增加别人的负担,只有种地才是他的擅长的事,就这样清贫过一辈子也认了。

本来,认了也就认了,各人有各人的命,那也是没有法子的事。偏偏长期的辛苦和恶劣的生活环境让司徒久安这个姓姚的朋友身体每况日下,开始不适的时候总拖着忍着,在他儿子发现后一再要求下才去到镇上的医院检查,已然是肝癌晚期,回天乏力。等到司徒久安照常打电话去“叙旧”时,那朋友原本就苦寒的家里已经因为这个注定医不好的病而砸锅卖铁,一无所有,妻子也再忍受不了这日子,号称外出打工,从此断了音讯,下落全无,只有一个儿子辍了学日日守在病床边。

司徒久安当时就联系了市里最好的肿瘤医院,下定决心要把老战友接出来接受最好的治疗,结果还是晚了一步,只赶上送朋友最后一程,心中悲痛遗憾万分,好一阵都不见笑颜。薛少萍很是好言相劝了几回,司徒玦那段时间也不敢在父亲面前胡闹触了霉头。司徒久安这天在饭桌上显得精神一振,还是老友去世后的头一回,司徒玦母女起初以为他终于缓过了这口气,心里一松,谁知道他却提出,打算把老友留下的遗孤从乡下带出来,代为抚养照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