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生韩信里面有几个穿越的人物 > 第24部分(第1页)

第24部分(第1页)

已经三天过去了,项羽看着久攻不下的山寨,脸上阴晴不定。

他心里清楚,手下带的干粮并不多,要是再过三天还是没攻下的话,那只能退兵了。

身旁的龙且脸上露出了不耐之色,粗声道;“羽哥,我们这样耗下去也不是办法,给我五百兄弟,我一定打下寨门。”

项羽皱了皱眉,斥道;“就算你攻下寨门,那我们要死伤多少兄弟。我楚地豪杰的血是为反秦大业准备的,怎么能在这种小地方白白流尽。”

龙且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心中实在憋屈,只得猛挥长枪,狠狠砸向地面,发泄心中的烦闷。

虞子期沉吟道;“不如挑选精锐,从后山偷偷的潜下去,到了晚间再突然发难,里应外合夺下寨门。”

项羽摇了摇头,道;“这个我早就想过了,你看,那围栏前是不是有一段光秃秃的不毛之地。我们若是派人从山间潜下去,到了那里却无处可以藏身,必然被寨中人发现,白白赔了兄弟们的性命。”

“看来这个英布确实是个人才。”项羽目光中露出赞赏的神色。

韩信倒是有些意外的看着项羽,一直以来他虽然敬佩项羽的英雄气概,可是心底还是把他归为那种武艺高强却鲁莽行事的猛将。今天倒是第一次发现他心细如发的一面,看来这个大哥确实是个英雄之才。

项羽见韩信看向自己,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想到这个二弟心思缜密,没准会有注意,便笑着问道;“二弟,你可有什么好主意。”

一旁的龙且露出不屑的神色,钟离味也不以为然。两人都知道韩信只是个雏儿,并没经历过什么实战,所以听到项羽问他主意便有些好笑。

韩信沉吟了一会,也没直接回到,反而问了项羽一个看似毫无关系的问题。

“大哥,你说现在是我们急呢,还是英布急。”

一旁的龙且哑然失笑道;“这还用说,当然是我们着急。他英布只要在寨中作缩头乌龟,我们就拿他没办法,只能退兵了。”

韩信摇了摇头,“我觉得他应该比我们更急。”

“哦?”项羽微微一愣,脸上露出感兴趣的神色,“二弟且说来听听。”

韩信微笑的说道;“这几天我问了虞兄不少关于英布的事迹,对他的性格大致有了些了解。他是骊山的刑徒出身,手下的部属大多是桀骜不驯的流寇大盗,英布之所以能收服这些人,靠的就是他的实力,还有威名。”

“大哥你们几位出身世家门第,可能对这些草芥豪杰的心理不太了解。他们相互之间比的就是好狠斗勇,谁的拳头大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绝不会有太多的死忠之士。英布之所以能称霸大江沿岸,就是靠着他屡战屡胜打下的威名,才让很多的小势力依附于他。现今他却数战败之,忍气吞声的被我们堵在家门口不敢出来应战。声望必然大跌,麾下投奔他的专营之徒料想会多有离心。”

韩信摊了摊手,一脸轻松道;“反观我们,打不下来最多回家,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我才说英布他比我们更着急。”这回连龙且都暗自点头了,心想韩信分析的果然有道理。

韩信又微笑的说道:“所以英布不是不想战,他很想战。他之所以紧闭寨门不肯应战,只不过我们太过强大,他看不到取胜的希望。”

项羽哈哈一笑,顿时领会了韩信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们这就去让英布看见取胜的希望。”

正文第三十三章江山志

英布抓起盘中的大块烤肉,狠狠咬去。满嘴流油,似乎心中的抑郁之情也随之减了不少。

英布今年三十六岁了,在大江一带称雄已经六年,秦军多次前来剿灭都被他打的大败而归。久而久之,官府也对他不闻不问了,默认了他的存在。再说英布也只是聚众行?,并没有竖起造反大旗,始皇帝数次东巡经过大江,他都很聪明的选择消声隐迹,从不去惹始皇帝的锋芒。

既然是巨?,他当然要劫财。

他英大爷盘踞江边,雁过拔毛。官府的、各个豪族大家的、一些过往的商户……没有他不劫,也没有他不敢劫的。不过他很聪明,他只劫财,尽量不杀人。财物丢了也许只会怨恨上一时,性命丢了的话可能就会让他的亲朋好友怨恨上一世。

有时候英布挺自鸣得意的,他一个平民小百姓出身,还做过骊山的刑徒,却能聚集三千多亡命之徒盘踞江中。就连堂堂的郡守大人想前往咸阳上缴赋税,都要客客气气派使者送重礼给他,让他行个方便。

得势如此,夫复何求。

可是他现在却高兴不起来了,而且相当不高兴。

趴下地上正在禀报的哨兵偷偷抬起头看了英布一眼,心中有些害怕。

老大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英布又是狠狠的一口咬下,仿佛手中的烤肉就是那让他心烦不已的项羽。伴随着咀嚼,右脸上的伤疤不停抖动,仿佛一只丑陋蠕动的蜈蚣。

这块烙印是英布在骊山为刑徒时留下的,他不但不以之为恶,反而四处炫耀这块烙印,说他小时候得到相士赠言‘当在受刑后称王’。

英布重重的吐了口涂抹,嘴里含糊不清的对小卒道;“说,怎么不继续说了。”

跪在地上的小卒战战兢兢的接着说道;“项羽让一群手下在门外辱骂大当家的,骂的十分难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