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生韩信txt > 第83部分(第1页)

第83部分(第1页)

子婴在听说他的叔父胡亥自杀后并没有流露出什么多余的表情,只是平静的听着赵高一一叙说,并不插嘴。待听完赵高想要拥立他为皇帝的话后,便连连摇头道;“我只是凡夫俗子一个,如何有大德能即位天子,丞相还有诸位还是另选他人吧。”

赵高和诸大臣越是劝,子婴越是不答应,赵高看了心中反而放心,便更加卖力的劝他即位。子婴无奈,只好答应了下来,不过提出了两点条件:第一,秦国已经尽失关东,领土还没有统一之前大,再称皇帝恐怕不合适了,还是改称秦王为妙,也能稍安诸侯灭秦之心。第二点就是他的叔父刚刚驾崩,作为侄子的他应该恪尽晚辈的职责,为他戴孝守灵五日,五日后沐浴更衣再行登基之典。

赵高见子婴终于松口答应了,自然对这两点小要求点头允许。

待赵高一众人走后,子婴的贴身宦官韩谈满是喜悦的恭贺道:“恭喜公子,哦,不,是恭喜大王,终于荣登皇位,拿回了本该属于你的东西。”

子婴脸上却不见任何喜悦,而是闭目仰天长叹一声,说道;“这哪里是喜,我分明看到是杀身之祸。我忍了几年,处处行事低调,无非就是想避开杀身之祸,没想到还是逃不开。”

“赵高是什么人,他是毒蛇,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饿狼,这种人怎么能去信任,看看我那昏庸叔父最后的下场就知道了。我原本就是无大志之人,只求平平安安的了却残生,为我父王延续子嗣。可是这个赵高野心太大,他害死胡亥就是为了篡夺帝位,因为没人支持他称帝,才不得已将我搬出来平息众怒,早晚他会杀掉我称帝的。所以这个王位对我而言不是福,而是祸。”

韩谈面露恐惧,他只是一名忠心耿耿的宦官,并没有什么政治头脑,听子婴这么一说才恍然醒悟,急声道;“那公子,我们该如何应对?”

子婴缓缓摇头,又叹了口气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赵高原本杀我父兄,祸乱我大秦,乃是我赢氏之死敌。既然他早晚要杀我,那我就只能先下手为强了。韩谈,你去将平儿和易儿叫来。”

韩谈急忙应声退下,没多久,两名虎背熊腰的佩剑少年就随着他走了进来,看见子婴皆是一拜,粗声齐道;“参见父亲。”

这两名少年虽然只有十五六七的年纪,却一个个彪悍精壮,眼神中满是桀骜不驯,正是子婴秘密收养的两名养子。子婴见二人满意的点了点头,目光闪烁的说道;“我唤你们来是有大事相商,事关生死,不知我儿可敢应否?”

那名叫赢平的少年瞪大这样眼睛,满脸不屑的说道;“有何不敢!”

依照秦律,秦王登基前必须去祖庙前祭拜先祖,然后才能登基为王。

赵高耐心的等待了五天后,第六日一大早便率着众臣来到祖庙,准备拥戴子婴继位。可直到日上三竿,子婴仍然迟迟没有露面。赵高急了,命人去请子婴府上请他,没多一会儿派去的人便回来禀报,说秦王染了风疾,正在床上卧病不起。

赵高听完大怒,他一听就知道子婴这是推诿之词,明明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却突然病了,一定是他反悔不想当这个傀儡秦王了。

赵高嘴里骂骂咧咧的,决定亲自登门去逼这个软蛋来即位。赵成却在一旁提醒道;“大哥你还是小心为妙,不如我带着人马跟你一起前去吧。”

赵高却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头,不屑道;“怕什么,你大哥我一生看人从来没有走眼过,子婴这家伙,胸无大志满肚窝囊,他若是有胆量敢对我不利,那简直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说完甩袖就走,赵成想想心中还是不放心,便派出亲卫去跟着赵高,一有消息立即禀报。

赵高驾着马车,仅带着几名侍卫就气冲冲的冲进子婴的府邸。远远的看见子婴正好整以暇的站在院中,哪有半点风疾的样子,顿时勃然大怒,指着子婴的鼻子就要冲过去。

子婴见赵高孤身前来,顿时仰天长笑,厉声道;“赵高,你祸害我赢氏江山,今日就是你的死期。”说完他的两个义子就带着一群家丁一拥而上,将赵高和几名侍卫剁成了肉泥。

可叹赵高奸雄一世,却死在他最瞧不起的人手里,正应了一句话;出来混的,早晚要还的。

子婴砍下赵高的头颅提在手上,登上了象征天子的车架,带着两名义子和一众家丁浩浩荡荡的杀向咸阳宫。正在城中守卫的王歧远远的看见赵高的首级,惊得手足冰凉,当机立断打开城门,出城拥立子婴为帝。

城外的赵成听说了赵高的死讯,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他知道赵高一死那他的末日也快来了。

与其左右是死,不如趁现在大军在手奋力一搏。赵成马上杀回咸阳,和阎乐会兵一处,令阎乐守卫城门,他自己则亲自带着大军围攻咸阳宫,想要击杀子婴自立为王。

咸阳宫顿时一片混战,两方穿着一样盔甲的秦军在城墙上杀的血流成河。羽林虽然是大秦第一骁骑,可自从蒙毅获罪被诛后,赵高就一直着手于裁减这支他并没有好感的军队,昔日堂堂数万的精锐羽林,被压缩成了今日仅仅五千多的老弱残兵。

反观赵成一方,足足有着五万的城防精锐,将领又大多是他心腹死忠,知道若是赵家倒了他们也会随着株连,便卖力的驱逐者士兵攻打咸阳宫。

羽林在赵成优势兵力的压迫下节节败退,守地不断失陷,只得退守到最后的一道宫门,形势岌岌可危,连子婴的两个义子都战死在乱军之中。

子婴脸色惨白的看着城墙下犹如狂潮般涌至的叛军,心中害怕到了极点,他万念俱灰,仰天长叹道;“难道大秦今日就要亡于我手,无奈我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

说完就要拔剑自刎,韩谈死死的抓住他的手,跪在地上连声哀求。

韩谈忽然站了起来,眼睛睁大看着远方狂叫道;“大王,你快看,那是什么。”

远处传来了一阵杀声,一支骑兵正卷着烟尘飞快的驰来,当前的旗手手中高高举着一名黑水秦旗,上面正写着大大的一个‘蒙’字。

城头上一名眼尖的士卒最先发现这面旗帜,随即高声狂叫道;“是蒙字,蒙大将军来了。”

“我们有救了,大秦有救了!”

PS:一点说明,关于子婴的身世,史和学者长期争论不休,并无定论。主要有四种说法,第一种就是扶苏的长子,这点有《秦始皇本纪》和《六国年表》作为依据,从汉代班固一直到现代多采用这种说法,《辞海》和《辞源》也将这种说法收录。第二种就是秦始皇之弟,这种说法主要有《李斯列传》作为依据,这两种说法是主流说法,还有两种非主流说法,一为胡亥的兄长,二为始皇弟成峤之子。

咱这毕竟是小说,至于历史上有争论的话题那还是交给学者们去争论吧,比如赵高的出身问题,还有他是否是宦官等等,江南采用的是尽量配合剧情发展的。

正文一百一十七章咸阳大变

和项羽告别后,韩信就带着所部缓缓撤至宛乌渡口。

此时正是枯水季,所以大河之水并不是很湍急,普通的小船亦可渡过。韩信早早的派皇甫圭到河边收集船只,因为战乱所致,河边的渔民几乎一扫而空,皇甫圭费了极大的气力才勉强收集到四五十条小船。靠着这些小船,秦军百余人马百余人马的缓慢过河,这着实让韩信捏了一把冷汗。

幸好项羽没有不死心的跟来,否则这个时候绝对是偷袭的最佳时机,如果渡河一半的秦军被敌军攻袭,那绝对是灭顶之灾。

还好韩信的运气足够的好,整整二天的时间内,都未见到有追兵赶上,直到看到最后一个士兵渡过河来,韩信才长舒了口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