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生韩信最新章节 > 第90部分(第1页)

第90部分(第1页)

这也是赢可今日召开议事会的主要目的,种种迹象表明,项羽似乎也已经注意到秦人的这个软肋,正在绕过咸阳抓紧攻打后方的城寨,想要彻底孤立咸阳。

赢可高居座上,目光环视众人,见诸位大臣将军们都面带疲惫之色,便柔声说道;“诸位大人,已经到了晚膳时分,不如我们先用膳吧。”

说完轻拍手掌,早已经端盘在外等候许久的宫人便如同花间蝴蝶般穿过堂间上菜置酒。

这段饭菜并不精美,但却很丰富,将军们自然不用说,连文官也是狼吞虎咽的大吃起来。要知道秦国实行食物管制后,作为百官代表的他们既然不用亲上城墙,便也以身作则带头缩衣节食,一个月来大多面露菜色。

唯一显得特殊的就是丞相孟坚,他仍然正襟危坐,手中的筷子只是浅浅动了几下便放下不再食用。坐在那皱眉沉思,显然是在考虑今天朝会的对策。

孟坚今年已经五十有三,和始皇帝是同年所生,他原本就清心寡欲并不喜好荤腥,所以这段时间的食物管制对他到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孟坚出身于老秦人世家中势力最大的孟家,孟家的始祖是百里奚,他的儿子百里视是穆公时期的秦国大将,在崤山一战中打败当时的中原霸主晋国,为穆公的霸业奠定了基础,因此被封为上柱国,家族荣耀一时无以加覆。因百里视字孟明,又被称为孟明视,后人便以孟姓做为家族姓氏。

孟坚论才华不过是中人之资,在始皇帝末期被拜为九卿之首的奉常,主掌宗庙祭祀礼仪,虽然地位显赫,却毫无疑问是个闲置。在群星璀璨的始皇帝时期孟坚并不显眼,前有权相吕不韦,后有李斯,哪一个不是经天纬地之才,所以孟坚一直淡泊明志,并不奢望权位,却没有想到激变会把他推到了大秦权力中心的最巅峰。

当然,他心知肚明,这个所谓的百官之首、权位之颠不过是象征性的意义而已。上有监国的太长公主,下有因为大胜而被拜为上将军的韩信,哪一个都不是他能对付的。事实上他的相权也被凭空夺去了许多,要知道现在秦国可是举**制,也就是将军们当权之时,他这个丞相倒有点像供应后勤的大管家,这不免让他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失落归失落,他忠于秦国的心仍然坚定无比,尽管他并不怎么喜欢韩信。

作为老秦人世家的领头人物,血统纯正之说已经深入了他的脑袋中,连对王家、蒙家这种几代效命秦国的外来户都有种敌视心理,更何况韩信这种身份不明却凭空跃上权利巅峰的毛头小子。

但他也明白秦国现在这种随时可能倾覆的局面,也只有靠韩信盖世才华才成勉强支撑的住,所以虽然平时对韩信不苟言笑,常常冷眼视之,可在大事上仍然坚定不移的以秦国利益为第一。

这也是韩信提议让他出任丞相的最重要原因,他需要一个识大体,而且在秦人中有着崇高威望之人来替自己撑场面。

见众人桌前的食物已经清扫的差不多了,孟坚便重重的咳嗽数声,诸文官会意,便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残羹。将军们却没那么自觉,除了王歧外其他的仍然自顾着大嚼大烟,堂中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这是韩信轻轻的哼了声,众将才会意,急忙擦手正襟坐下,统一的表情看上去倒是有些滑稽。

座上的赢可看了觉得好笑,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随即发现众人都将目光齐齐投向她,面上不由一热。急忙拍手示意宫人撤下桌案,以此避开尴尬。

孟坚面色有些不太好看,沉着脸张口训斥道;“你们一个个都是秦国的将军,怎么如同饿鬼投胎般不堪。”说完斜眼看向韩信道;“韩将军,你可要对你的部下多加教导呀,以免有损我大秦的威仪。

众将闻之大多撇了撇嘴,面色不以为然,韩信出言笑道;“丞相所言甚是,确实是末将有疏教导了,日后必然多加规劝。”

孟坚见韩信给足了他这个丞相的面子,便也作罢,到是赢可见韩信被这个老头子欺负心中有些不悦,哼了声道;“丞相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韩将军他们日夜操劳,为我大秦兢兢业业,今日难得有缓一口气的机会,哪还需要顾全什么仪态。”

众将听赢可出面维护他们,不由都眉开眼笑,赵无忌更是得意洋洋的看着孟坚,目光中毫无敬意。

孟坚坚信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对赢可的不悦哪里敢出言顶撞,连忙一拱手站起来谢罪道:“太长公主所言甚是,是老朽孟浪了。”

“丞相请坐,无须如此多礼。”赢可示意孟坚坐下,便开口朗声道;“今日召集大家来,主要是商议如何掌握住陇西诸郡的事情。自我王登基以来,诸位郡守都推脱政务繁忙,迟迟不肯入朝朝拜,我想其中的观望之意大家想必都很清楚。现在咸阳已经快成了座孤城,对这些郡的控制力就更加被削弱了,所以才由丞相和上将军提议召开朝会,共商对策。”

赢可说完看向孟坚说道;“丞相,你请先说吧。”

孟坚却摇了摇头道;“军事上的事务老朽并不精通,还是让韩将军说比较合适。”

韩信点了点头,便也不推脱,沉声说道;“现在形势有多危险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了,城内虽然十六万大军,可大多为新丁,自保尚且不足,要想击败严加防备的项羽大军那无疑是痴人说梦,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外援相助才有取胜的可能。”

“虽然我们大秦在岭南尚有数十万大军,在北疆也仍有北军的残余军队,可这些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咸阳城的危机就在当前,指望远在数千里外的他们肯定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我们必须依靠关中自己的力量。现在朝廷还能支配的郡不过六处,分别是南面的汉中和巴蜀二郡,北面的陇西、北地和上郡三郡,其中西北三郡尚有我秦人近百万,如果悉数动员,凑集十万大军并非难事。”

“而难事是……”韩信说道这里顿了顿,虎视众人道;“难事是我们派谁去借掌这些郡县比较合适。”

上郡原本是北军大营所在,却属于河西之地紧邻关中。因为北军的主力在钜鹿几乎全军覆没,赵军又一路北上攻下了雁门,将上郡和北军的残部断绝开来,赵高便趁势收取了上郡,所以韩信才会将这三郡作为一体。

听完韩信的话,众人皆是沉默不语,心中各自想着想法。最后还是孟坚开口道:“御史大夫白庞是汉中人士,母族又是巴蜀大族,我想他去接掌南边三郡必然事半功倍。韩将军,你的部将皇甫圭也是汉中人士,白庞毕竟是文官,许多武事还需要武将去接掌较为妥善,将军你以为如何?”

韩信连忙点头道;“丞相所言极是,和我想法不谋而合,这样安置最好不过了。只是汉中本就较为偏僻,巴蜀之地士民又大多不是心向大秦,所以我们指望不上他们能对咸阳的局势有多大帮助,只能在南边牵制下项羽的大军,防止他们南下略地。”

“眼下重中之重是北边的人选,那才是我们取胜的希望所在,丞相你久在朝中,对朝臣的了解远在我之上,还望你能推荐一个人选。”

孟坚面色一滞,沉思了许久却无奈的摇头道;“我心中并无合适人选。”说完看着满堂之人不由有些感慨,昔日始皇在时人才何其之多,武有王翦王贲父子、蒙恬蒙毅兄弟,文有李斯、尉缭、王琯之辈,哪里想得到会沦落到今日这无人可用的局面。

朝堂之上众人面面相觑,却无人说话,韩信看着诸人的表情便已经猜到了,不由暗暗叹了口气,目光有些求助的看向王歧。

王歧见韩信看向了他,便急忙站起来愁眉苦脸道;“上将军你别看我了,我当不起这个重任的。我和三郡的太守不过是泛泛之交,就见过一次面的那种,虽说他们大多都是我祖父的部下,可和我却没有什么交情。你若是派我前去,他们看在王家的面子上想必不会为难我,但要让他们交出手中的兵权那是绝难。”

韩信沉默了许久,缓缓说道;“这三郡是我大秦取胜的关键所在,若是不能调来援兵,那我们困守咸阳早晚是死路一条。要不然诸位想办法撑住一月,我亲自持着天子诏令前往调兵……”

还未等韩信说完,众将已经脑袋要的跟拨浪鼓一般,连孟坚都不由动容。韩信只身前往北地无疑是抛弃了了朝中大权,而且显然是九死一生,这让他也不由有些感动,便站起来劝阻道;“上将军此举不妥,现在咸阳城已经危在旦夕,你若不在,谁又能担保能守住一月,所以此事万万不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