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生韩信最新章节 > 第69部分(第1页)

第69部分(第1页)

这是一名士卒分快的奔到台下禀告道;“腾将军回报,楚军攻势凶猛,他的中军快要顶不住,望上将军速增援。”

章邯不为所动,点了点头道;“知道了,让他继续坚持住,他若败下,我会取他首级。”

章平不解的问道;“大哥,我们不是还有二万精骑吗,为什么不派去援助腾寒,或者去攻击楚军的两翼也可以呀,我看楚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章邯摇了摇头,道;“你太小看项梁了,他是项燕的儿子,自身也是个骁勇善战之人,他怎么可能会不留着后手呢?我敢他的军中肯定也留着后备军,若我们的这二万骑兵冲上,最多只能诱出他的后备军,与大军仍是无助。”

“既然是刀刃,就应该用在最好的刀口上,我相信项梁他会比我先沉不住气的。”

这是台下又有一名斥候来报。“报上将军,定陶北二十里处发现一支军队,约万余人,正加速朝战场奔来。”

章邯眼皮微跳,问道;“可是赵军?”

“回上将军,隔的太远没有看清,看装束并不像是叛军,倒像是我大秦的军队。”

“再探!”

“诺。”

片刻之后,斥候长长的‘报’声又想起,章邯手紧紧抓着座椅,面色仍旧平静。

斥候的声音带着欢喜,“上将军,已经探明,来者是我大秦军队,他们碰见了我方斥候,便打出了北军的旗号,朝楚军背后猛扑了过去。”

章邯再也坐不住了,激动的站起来仰天大笑道;“天佑大秦,天佑大秦。”又高声喊道:“章平。”

“末将在。”

“速去骑营,见我红旗飘动则右出直扑楚军中军,随我前去擒杀项梁。”

章平赤红着眼,大声的吼道:“诺!”说完便转身快马离去。

当韩信在太原郡打着北军先锋的旗号一路南下,秦军的溃兵败将纷纷投奔,而郦营大军覆灭后,赵国在河东的势力几乎被连根拔起。因为才被韩信趁虚而入,一路攻城拔地补充粮草补给,若遇坚城,则绕道而行,避而不战。

从太原郡南下到达定陶,韩信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队伍也从当初的三四千人扩张成了近万人。

当疲惫不堪的队伍到达定陶时,正好赶上了秦、楚两军主力的大决战,韩信当机立断,也不待士卒休息便率军赶至战场。又令二千多老弱之族才分成数十队持着大量的秦军黑水旗,四散开来在附近的山林中以为疑兵,他自己则带着七千多人猛的扑向楚军空虚的后方。

这一支突然从后方冒出来的秦军让项梁大惊失色,他为了加强对章邯的攻势几乎把所有的后军都投入到进攻中去了,被韩信这么一搅顿时楚军后方大乱,正在大战的楚军士卒们见后方秦军旗帜四处飘舞,不由心惊胆战。

迫不得已项梁只好带着身边的两万多亲军向韩信扑杀过去,早已等待许久的章邯则率着二万铁骑随即出动,狂啸着朝着楚军中军奔袭杀来。铁蹄所至,势如破竹,楚军顿时大乱,首尾不能相顾,士卒纷纷掉头逃跑冲撞自家的军阵,令楚军更加混乱。

恒楚力战而死,项梁见败势已无法挽回,仰天悲呼数声自刎身亡,钟离味则率着数万残军仓皇南逃。

PS:很多大大都提过,说这本笔下的配角出场镜头太多,有喧宾夺主的感觉。其实江南的本意是想写一部完整的秦末战史,韩信只是主角,将整个剧情串联起来,由他的际遇改变而带动了整个历史的变化。既然是写秦末,那如果不写项羽、刘邦、赵高这些重要人物的话,那就绝不是一部完整的秦末。所以江南才会花大量的笔墨去刻画这些人物,将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和战役还原,尽可能写出一部气势磅礴新的秦末乱世。

其实很多友提的意见也让江南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比如关于战争细节的描写我并不是很擅长,关于镜头的转换也有些生硬,有些地方也因为江南不够严谨而穿帮了,等等……。这些我都在努力的去改善,希望大家也能看到我的努力。

江南还是个新人,第一次尝试写历史小说,希望大家多对我包容些,有些好的建议或者想法请不吝赐教,评区或者交流群都可以,只要是合理的我都会认真听取的呢。前几天一位友就和我提到李左车的事情,让江南思路拓宽了很多,相应的也为以后设定了不少伏笔,这里感谢这位大大呢。

再就是跟新不给力的问题,呵呵,为这个我没少被骂。不过真没办法,我是个上班族,只能利用空闲的时间来码字了。而且我写算比较严谨的,尤其是一些相关的史料和战术。我现在已经算很努力了,每天差不多码字的时间就花了六七个小时,都坚持在四五千字以上的大章节,这几天还都突破了五千,希望各位大大能体谅下呢。

正文第九十九章江山裂

PS:今天很愤怒,码字两次都停电,还一停就是一天,还都没保存,到了晚上10点才来电。不知道那三峡有啥用,不能蓄洪,不能抗旱,现在还不能发电,整天拉闸限电,娘希匹,全球最大的豆腐渣工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