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生韩信最新章节 > 第64部分(第1页)

第64部分(第1页)

王泾重重的哼了声,道;“你到学会假惺惺了,不知道是谁在漠北对我说不能有妇人之仁的。不杀他们你就要死,你死,或者他们死,你选一个。”

韩信一笑,道;“那还是他们死好吧,我这人其实挺怕死的。”

王泾见他浑身伤势如此重还有精神和自己开玩笑,不由气结道;“你都这样了,还有劲贫嘴,老老实实的给我闭上嘴。”

韩信果然依言闭嘴,王泾又哼了声,便吩咐手下之人将尸体掩埋,细心的抹去痕迹。反正这数月来整队的秦军借巡逻出逃的事情并不少见,若非细细调查也不会怀疑到他们头上。

又将韩信小心的搁置在一辆准备好的马车上,带着他一路南下。

马队行了半日,到了一处渡口,唤来了渡船过河后便停了下来。

王泾策马来到马车旁边,拍了怕车窗,韩信闻声醒了过来。经过半日的休息,再加上王泾的伤药确实灵效,韩信的脸上已经有了些血色,看上去气色好了些。

王泾看着韩信说道:“已经过了大河出了上郡的地界了,再往前的太原郡并不归我们北军所属,我们这大队人马往前恐怕会遭到驻军拦截。”

韩信笑道;“那就送到这里吧,你们再不回去,恐怕你父亲会起疑心。”

王泾点了点头,面带迟疑,许久才缓缓说道;“对不起韩信,我并不知道父亲会对你下手,事发后我才知道经过的。”

韩信张嘴笑道;“有什么对不起的,我还得感谢你呢,要不是你,恐怕我的人头现在就挂在肤施城头。”

王泾却坚定的摇了摇头,仍然坚持的又说了句;“对不起。”他其实是在为他的父亲道歉,为他们王家道歉。

王离这一手确实很卑鄙,利用韩信的才能获取了盖世之功,却占己用,随后不但不心怀愧疚,反而欲杀之。

韩信微微一笑,却也不再说。问王泾要了一匹马,便在旁人的搀扶下翻身上马。

王泾有些担心的看向他问道;“你的身体可以吗?”

韩信哈哈一笑,一挥马鞭,掉马转身留下一句话便离去,

“有何不可,这大好的江山,怎会没有我韩信驰骋之地。”

王泾目送韩信身影消失,这才低声说了句。

“保重。”

正文第九十三章杀人偿命

河东之地,始分于晋,战国时属赵、韩,秦时置太原、上党、河东三郡。**吧(。pS8。)东有井陉关,西和南临着大河,中部却是一马平川,是为东西要冲,兵家必竞争之地。

赵国强盛之时,曾提马跨河虎视强秦,令秦人不敢东望。当时天下之强兵,无外乎出自秦赵二国,连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大名将,秦赵也平分秋色,各得其二。及至长平之后赵国便一蹶不振,秦国这才真正的称霸七国,继而一统天下。

河东土地肥沃、沃野千里,人烟也极为稠密,是秦国继关中、巴蜀后的第三大粮仓。这三郡因为较早的被秦国吞并设郡,战国后期赵、韩两国又积弱无力反攻,所以在统一战争中受到的破坏并不严重。人心思定,百姓也大多过着简单宁静的生活。

不过二世元年的十月,河东之地却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自河南出发的起义军武臣所部,在赵国世族张耳、陈余的帮助下,所到之处,皆是望风而降。才不到二个月的时间,武臣就攻下了邯郸、巨鹿、恒山三郡,并且在邯郸自立为赵王。

称王后的武臣野心迅速膨胀,在张耳和陈余的鼓动之下,派出了两路大军分别攻取河东和燕地,想赶在北军南下之前尽占河北之地。

因为北方有北军庇佑,所以秦国在河东三郡驻兵并不是很多,武臣的西征大军出井陉关后轻而易举的就攻下了上党全郡,南面和周市的部队会师分治河东,北面则继续北进攻下了晋阳城。因为畏惧北军的强大实力,故而驻足不前,只是派兵四处去攻占属县。

赵人和韩人对劳役繁多的秦国当然没有什么好感,同样对来自楚国的起义军也一样没什么兴趣,虽然有了张耳和陈余等旧赵贵族的拥立,可赵人骨子里还是排斥这群外来的楚国人鸠占鹊巢。赵韩之地本来就武风极重,于是大批的赵人纷纷聚众结寨自保,既不效忠秦国,也不响应这个‘伪赵’。

但民以食为天,更多的老百姓仍然是为了生计而劳碌奔波着,城头上变幻的大王旗,跟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已经到了午后,田地里忙碌完的漳老头放下了锄头,从篮子里掏出了干饼狠狠的咬了一口,就着水咽了下去。刚想喊老伴来一起吃饭,却听见老伴在远处大呼小叫,便急忙放下干饼,抓起锄头冲了上去。

见老伴完好无损的站在那里,漳老头悬着的心才放下。只见自己田地上躺着一个人,一动也不动,不知道是死是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