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胎穿被认为是傻子以后马小岭 > 苏祖父的小册子(第1页)

苏祖父的小册子(第1页)

因为苏明月的奇思妙想,田婆子这个中秋便在厨房跟各种肉松杠上了。

最终证明,鱼松和猪肉松是最合适和美味的,至于牛肉,古代杀牛可是犯法的,唐玄宗曾发布过《禁屠杀马牛驴诏》,一个皇帝亲自下命令说不能杀牛呀,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源。当然富贵人家偶尔会碰到“跌死”“撞死”等意外伤亡的牛,但苏家这种小中产人家,牛不在日常食谱里面。

苏家制肉松,田婆子干的活多,心里也是乐滋滋的,无他,又多一门手艺也。这是可以靠一门手艺吃一辈子饭的时代呢,虽然没有苏家的允许,田婆子也不能干啥,但是技多不压身,田婆子累得心里美滋滋的。

苏祖父学堂的小学生们也美滋滋的。

本来苏明月下午不能来上课,大家失去了小班长,各种不适应,不料隔了大半个月,大家有幸吃到了苏家的肉松。小朋友从来没有吃过这种肉呢,松软可口,又鲜又香。翔哥儿跑回家跟他娘炫耀了半晌,并且发出来了月妹妹没有说大话,说会给我做好吃的是真的的感慨。

他自觉吃人嘴短,学习得更认真了,发誓要帮月妹妹把下午的功课补上来。

苏姑妈听儿子说了肉松这个新鲜事,毫不见外地马上跑回娘家围观了一圈,最后还表扬了苏明月脑子灵活,当年翠花说苏明月是傻子简直是个笑话。(苏明月:姑妈,你不说我都忘了。苏祖母:这个女儿这张嘴真是没救了。沈氏:生气、、、、、、)

苏顺吃到了肉松也很高兴,毕竟天天吃斋是很苦的,吃肉总比吃菜好。

小石头也很高兴,苏顺并不是刻薄下人的性子,苏顺有,他总能蹭到一点。

苏顺吃好了,苏家人从老到幼,也都很高兴。

万事万物是双面的,有人高兴总有人不高兴的。

苏顺的邻居何德不高兴,苏顺的同窗们不高兴。

大家都是苦哈哈熬着,有时出去酒楼叫点饭食改善。但终日外食对一般人来说不是长久之计。

过了一个中秋回来,好了,苏顺带来了一个叫做肉松的吃食,苏顺是大方人,大家都尝了一尝。但这年头,肉是贵价食物呀,大家尝一尝味还好,时时蹭饭,读书人还是要面子的。

于是,隔了十几天之后,苏顺一封信回来说明了情况。苏祖父收到信,叫全家一起来商量办法。

“我想着,咱家从没有做过吃食生意,这个肉松虽然是个秘方,但是也不能单独成一门。不如给妹妹,妹夫家里就是经营吃食的,到时候大家都可以去妹夫家购买。”沈氏说,丝毫不提钱的事。料着苏姑父是个生意人,不会不懂秘方的价值。苏姑妈还向着娘家,想必不会一毛不拔。

说起苏姑妈,苏姑妈也是一个神奇物种,她过来瞧过肉松的制作方法,吃过说了一句好吃之后,丝毫不提秘方之事。尽管夫家是做吃食生意的,但人苏姑妈就很有原则的不抠娘家。

听完沈氏的话,苏祖父沉吟点头,也行,派人去把苏姑妈苏姑父两口子叫过来。

苏姑父早听说了岳父家突然有了一门叫肉松的秘方,如今听说岳父家有意出让,忙乐颠颠过来了。

他尝过之后,就不觉得这是一门小秘方了,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做法呀。做生意,最想要的是啥,贴钱都希望独一无二呀,虽说这个秘方大厨师们试多几次都可以做出来,但是生意上快人一步最重要。

苏姑父很爽快,他出了五十两的转让费。别小看这五十两,苏家一年的花费也就这个数目了,这还是因为苏顺读书占了大头的情况下。

至于隔壁县大舅子的一帮同窗,没问题,苏姑丈家刚好想在那边开分店,不然前些日子为啥大老远的跑过去。

苏明月一听,还给了苏姑丈一个秀才肉松的卖点,就是秀才们读书都争分夺秒,连肉都懒得咀嚼了。

苏姑丈一听,眼里冒钱光,连夸苏明月十分有生意天分。

于是,肉松事件告一段落,大家都高兴了。

过完八月中秋又到九九重阳,到了9月中苏明月苏明媚才复学。幸而小学生的学习内容都是认字,进度本就不快,苏明媚年纪相对较大,苏明月有前世基础,苏祖父再给两孙女上上小班,苏明媚苏明月跟上了进度。

待到九九重阳过后,九月末苏顺归家,沈氏向苏顺细细说了这事,“这五十两,娘已经给我了。我想着,月姐儿小,不如置几亩地也有几分收息,待月姐儿大了,到时候作为嫁妆陪送出去也是体面。”沈氏一片慈母心肠,已经帮苏明月想到了嫁妆,所谓父母爱子女为之计深远。

苏顺也不是不识俗物的迂腐之人,苏家在沈氏嫁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