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主仆对文言文翻译注释 > 第9部分(第1页)

第9部分(第1页)

拐过一道山弯,小道中竟躺着一个褐衣人。

顾知还不得不勒住奔马,以免踩踏了上去。

马嘶声似乎唤醒了昏厥在地的人,抬手便是一道泛紫的银光,顾知还不得不抽出剑来挡住,银光却似活蛇,缠将上来。

顾知还愣住,剑身内力流转,从蛇影下滑了开去。

“纪殿主?”

地上污头垢面的人抬起头来,同样震惊,“顾知还?”

数月未见,分别时还把价值万金的珊瑚镯子随意焚毁的纪无忧,此刻却一身村妇装束,狼狈不堪地晕倒在野地里。

还抢了他身上的干粮水囊,狼吞虎咽,像是饿了许久。

顾知还干脆下马歇息,喂了马儿几捧干豆子,小心地问道,“纪殿主怎么这身装扮?发生了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二章

“你竟然什么都不知道?”吃饱喝足后,纪无忧才有心力打量顾知还,“我还以为你一直跟着你那位晋王殿下吃香喝辣呢。”

顾知还笑笑,并不回答。

纪无忧再看了看他来的方向,似有所悟,“你真的去找桃前归了吗?找到了吗?”

她的眼神未免有点儿太过于紧张和不自然了。顾知还虽然依旧是一副旧友相逢的轻松架势,暗地里却准备好了应对。

纪无忧也眼睛不眨地盯着他,这极短暂又极漫长的一瞬过去后,纪无忧叹了口气。

“你跑到不知什么与世隔绝的仙山去的时候,天下整个变了样。晋王归朝后,那位视他如珍宝的兄长陛下为了自己弟弟的美名,把胁迫官员、私运粮草、煽动军队叛变的罪名都归到了江湖人头上,活生生把晋王吹成了一朵从天而降阻止了江湖人这些不当举措、收服他们为国效力的金边白莲花。而且看上去他还真信了,并且强迫朝中大臣也跟着他一起信。”

顾知还目瞪口呆。

但纪无忧的话并未到此为止。

“所以相应的,我们这些有着干涉军政乱罪名的人,自然是受到了严厉的打击。九微宫和飞花殿俱已成焦土,我殿中大部分逃脱不及的侍女被废了武功送到了勾栏院里去,正好她们都是擅长歌舞诗赋的伶俐女子,倒是为地方官员素日里请客出游做了巨大的点缀呢。”纪无忧自嘲地笑着,干涸的眼因为回忆而显得空洞,“不过那些没跟着去西北的家伙也并未逃过一劫,晋王接着又以不服从调宣的名号对他们发难,又不知从何搜罗了他们平日犯下的种种僭越违法之事——无论多么纵情妄为、恃才傲物之人,面对千万箭弩压阵,也只能选择投降或者死亡。将近六成的江湖门派一朝湮灭,三成的彻底倒向朝廷做了鹰犬走狗,你一定想象不到,将来不会再有高山之巅、门派之幸的武林大会了,想要聚众比武交流,只有去参加朝廷开设的武举,或者说,不派最优秀的弟子前去参加,扑杀可也。”

“……这个计划想必埋线已久了吧。”

纪无忧随意地在肮脏的褐衣上擦擦手,她孤身逃亡不过月余,便把那些从小遵循的优雅礼仪抛了个精光,“从当今天子来说,怕是有二十余年了。相传在这位陛下年少时下江南,偶遇了晓钟她那位到处出风头追着苏大侠示爱的师父,却被无情地鄙视和拒绝了,从而引发了他对随心所欲的江湖人的深层厌恶。从本朝来说……自从□□建国后就一直想要整合在前朝末年兴旺起来的江湖各门各派,如今算是大网已成,捕捞收获的季节吧。”

江湖最惧怕乱世,乱世里哪能有初出茅庐的少年少女们一剑踏遍塞北江南的闲适安稳;江湖也最需要乱世,不是乱世又怎能在朝廷的眼皮子下做出许多犯上作乱、私相仇雠的事情来?

燕朝自建立到如今已有五位君主,国力正如日中天。

先前朝中对边塞战乱反应不及,似也有在内部准备剿灭诸门派一事的影响。

“同样受了冤屈的可不止这些。”纪无忧说着,“西北一事,最终功绩大头归了晋王,杨将军明明已为国捐躯,却连身后的封荫都不如他那位姗姗来迟的大哥丰厚;张副将更是被定为领军叛变,家□□子皆受牵连。西北杨家经此一役,内部分裂,不少世代镇守边关的军候受了牵连一蹶不振……皇家这二位兄弟,可真是心狠手辣,誓要打造无上的威权。”

顾知还哑然。

细思起来,一直极得帝宠的晋王是如何混到江南做了一名大夫——姑且不论皇帝近属的诸亲王一般不会被准许离京,更不可能让他们离京后还在不是封地的地方如此逍遥,当今天子膝下无子,晋王虽未被立为王储,但以他身份之尊贵,也不是可轻易白龙鱼服的人。

然而多想想月湖在整个江南的地理位置、以及这间医庐从未少过的武林人士,答案呼之欲出,

晋王正是在民间统领布网收网的核心。

“不过,对于你来说,大概有一个算是好消息吧。你是出身……洪承山庄吧?我听洪烈提起过,你似乎很厌恶这个搜罗孩童严苛地训练死士的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