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回到明朝当塞王免费阅读 > 第191部分(第1页)

第191部分(第1页)

的围攻,只打了半天,城门就已经告破了。三十万肃军一拥而上,像饿狼一样冲进了撒马尔罕城,将这座雄伟的城池,变成了人间地狱,只是帖木儿的王宫他们是没有去的,因为他们知道,那是属于肃王朱的私人财产。

朱杀进了帖木儿的王宫,享受了原本属于他的一切,不得不说帖木儿是个很会享受的人,一把年纪了,选的宠爱还都很漂亮,这让朱十分满意。

朱杀掉了帖木儿的所有儿子,并将他们的头颅砍下来,让帖木儿手下的投降官员带着去见帖木儿,并且留书一封,道:“你的都城是我攻破的,你的老婆们也是我抢的,你的儿子们都是我杀的,有本事就来报仇吧。”

帖木儿气得哇哇大叫,他字出道以来,何曾受过如此侮辱,当即率领三十五万主力回军,发誓要与朱决一死战。

朱也没有在撒马尔罕死等他,他现在有信心凭借着自己优势的装备和悍勇的士卒战胜帖木儿。

双方的大军在咸海附近遭遇,朱秘密命令王虎臣率领三万精锐绕到帖木儿军阵的后方,自己则率领着本队人马与帖木儿决战,东西方两大最强的势力就此开始发生碰撞。

这一仗打的草木含悲,风云变色,说多么惨烈都不为过。朱带着自己的亲兵亲自上阵,在后方火器部队的掩护之下,往来驰骋,给部下打气,凭借着高超的箭法,接连射死了数名敌军将领。

但是帖木儿的军队也是百战之师,而且一直都在打胜仗,士气很高,再加上有复仇情绪,因此打得毫不含糊,朱拼了好几次,都无法突破他的本阵。

这个时候,绕到帖木儿背后的王虎臣开始发飙了,他知道这次大战对于肃王意味着什么,因此亲自上阵,希望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撬动敌方的军阵,但是对方提前发下了他们,抵挡的十分顽强,使得王虎臣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仍然不能突破,心急如焚。

“将军,我们偷袭失败了,暂且避一避吧。”“是啊,将军。此计不成了,我们另想办法吧。”

手下的一群将校开始劝说王虎臣收兵,王虎臣也犹豫了,退兵的话就会辜负了大王的期望,不退兵的话眼下这阵势的确难以打赢。

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听到手下的一名指挥使高声大叫道:“不能退,不能退!国家以高官厚禄养尔等,今日却连区区此阵都不能破,有何面目见大王?!”他说的不错,王虎臣所率领的这三万人,都是国家最为精锐的力量,平时拿的军饷也是最多的,是普通士兵的好几倍,今天是他们第一次露脸,如果栽了的话,那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在肃国立足。

这三万人顿时被激的血气上涌,像发了情一样,高举着兵器大吼道:“破阵!破阵!破阵!”随即不顾伤亡,一波一波地拼杀,最终撬动了帖木儿军队的阵脚。

朱见状心中大喜,兴奋地虎着脸命令道:“全军有进无退,生擒帖木儿!后退者,斩!”

“杀,杀,杀!”肃军士气大振,趁着帖木儿军队的阵脚混乱,在火器营的掩护之下,疯了一样杀入帖木儿军队的本阵。

“砰砰砰!”随着一排排犀利的火绳枪的射击,帖木儿的军队死伤惨重,渐渐开始不支,开始演变成溃败。

“活捉帖木儿,不得抢人头,把首级都放下!”朱看见帖木儿不行了,立即调整了战略,这个时候抢人头实在是太耽误事了,说不定就会让帖木儿跑了。

但是,人头意味着战功,战功对每一位将士的诱惑都是无法拒绝的,虽然朱一再的命令,但还是有不少将士在争抢人头。

“他妈的!你没听到寡人说话吗?把人头给我放下!”朱一鞭子抽到了一个千户的脸上,那名千户的脸上瞬间渗出了一道血痕,吓得他赶紧把人头扔下,反身冲上去了。

多年之后,这名千户还在跟人吹牛说这次能阵斩帖木儿他挨的那一鞭子功不可没。

在优势明军的压力之下,帖木儿的军队彻底混乱了,最终他也没有跑掉,被明军斩杀。

咸海一战,肃王朱一战便灭了战无不胜的帖木儿,威震亚洲大陆,朱还趁热打铁,趁势西进,顺带收服了被帖木儿征服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地盘。

此时,位于他北面的金帐汗国,位于他东南面的印度诸部,位于他西南面的阿拉伯帝国全都被他震慑住了,纷纷遣使祝贺,印度诸部更是争着抢着奉上公主和亲,而且都是嫡亲公主。

朱知道,自己的地盘一下子扩展了这么多,必须要好好消化,所以他回军撒马尔罕,一面经营建造自己的王宫,享受着异域的各族美女,一面从内地移民,充实着这里的汉人力量。

靖难之役打了四年,中原大地人口死伤枕籍,他们都视肃王为乐土,再加上朱有意的宣传,所以地处中原之地的汉人纷纷移民到肃国,被肃王朱安置到了中亚。

到靖难之役结束的时候,朱控制的人口已经接近三千万人,其中汉人占了两千万,而且由于朱通婚政策的考虑,汉人的人口一直在上升。

朱棣最后赢了,在南京城惶惶地称帝了,为什么说惶惶呢,因为别的藩王都上表请他登基,只有肃王和受肃王控制的庆王、蜀王等没有理会他。朱棣知道,朱心里对他不服,但是他也不想着和朱开战,他是个成熟的人,知道贸然跟朱开战的后果是什么,因此相安无事,各守富贵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由于蜀王和庆王投靠了朱,大明朝自重庆嘉陵江以西包括云贵都受到了肃王的节制,朱棣的政令只能传达到嘉陵江以东,但他不以为意,仍旧是对朱十分尊重,给他上了不少尊号。

对此,朱都没有回复,他没有称帝,因为不想搞分裂,当然也不会听从朱棣的安排,一直做着他的国王,一个可以令皇帝害怕的国王。

朱的到来还是让原本的历史发生了不少改变的,朱棣的命没有朱元璋硬,只做了十五年皇帝就在建文帝的阴影与朱的阳影的双重影响下撒手西去了,他的儿子朱高炽来不及继位就死了,孙子明宣宗只也只做了五年皇帝就死了。

在明宣宗的儿子朱祁镇当皇帝的时候,北部的鞑靼逐渐坐大,最终与朱祁镇的大明朝起了冲突年轻的朱祁镇经不起王振的挑唆,御驾亲征,结果因为不懂兵法而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朱祁镇自己也遇害。

此时,天下震动,大明朝岌岌可危,鞑靼部扬言要攻占大明,兴复大元,众臣束手无策,而藩王也经过永乐宣宗的削弱而变得毫无力量,众人再经过商量之后,决定依照祖制向肃王朱求援。

朱接到书信后,冷冷一笑,道:“没想到寡人这些年专心经营西部,鞑靼这个小部落竟然成精了。”

随即发兵五十五万,带着精良的装备一路平推了鞑靼,将他们杀的鸡犬不留,之后,朱便在群臣的拥立之下做了大明的皇帝,改正统十年为洪武六十五年,改明年为乾光元年,成为了天下共主。

而他的儿子们除了太子留镇京城以外,其余的都在世界各地征伐,努力建立属于他们的版图。

全书完

完本感言

当敲下这四个字的时候,就意味着这本书写完了,心里百感交集。本来不打算写感言,直接开新书的,只是一百零二万字虽然说少不少,但说多也肯定不多,不写个感言,怕是被喷子骂太监。

这本书写到这里,成绩不能说差,甚至是好到出乎我的意料,之所以结束,不是因为钱的问题,也不是坚持不下来,而是故事讲完了。

我一直认为,写文章也好,写小说也罢,要言之有物,一味地研究爽点而没有自己的东西的书注定成不了经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