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回到明朝当王爷(多人剧) > 第38部分(第1页)

第38部分(第1页)

这次奇袭敦煌,沙洲部落里死了很多男丁,妇女一下子富余起来,朱就将她们赏赐给了有功的将士。此外,他还下令原沙洲的贵族富豪上交一定比例的女奴婢和小妾,帮助他解决将士们的生理问题。最后,朱释放了一大批表现不错的女囚犯,允许她们与军士自由结合,一下子解决了许多军士的个人问题。

这些个军汉本来都已经抱着打光棍的觉悟了,因此只要是女人他们就喜欢,不会因为她们曾经做过奴婢等而挑挑捡捡。由此,军心大悦,众人都感念朱的恩德。

晚上,朱躺在阿鲁哥失里奢华的大王床上,享受着他刚刚挑选的两个女人的细致周到的服务。

朱将头枕在一个女人的腿上,让她帮助自己按摩头,另一个女人则跪在朱的腿边帮他按摩腿,朱已经问过了,帮他按摩头的女孩是原沙洲王阿鲁哥失里的女儿,下个月就要嫁人了,帮他按摩腿的那个女人则是阿鲁哥失里的宠妃。朱嫌她们的蒙古名字难记,就从新给她们提了连个小名,女儿叫陌陌,宠妃叫琪琪。反正朱也不是特别喜欢她们,只不过是用她们来派遣寂寞而已,因此起名很随意。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爽了,住你的房子,睡你的床,玩你的女人,搞你的女儿,沙洲王,不要怪哥心狠,这完全都是你自找的。

这个时节的敦煌还是很热的,朱也感觉到了丝丝热气,下意识地动了一下身子透透气。

朱一动,立时吓坏了陌陌和琪琪,两个女人都知道,她们的性命都在朱的一念之间,要是不把朱伺候舒服,怕是要生不如死了。

琪琪立即跪直身子,十分惶恐地对朱说道:“大王可有不适?是不是奴婢二人太笨了?”

朱看她那副小心翼翼地样子,心里十分高兴,道:“也没什么,就是有些热。”

琪琪一听这话,似乎是捡到宝贝一样,立即高兴地对朱道:“大王勿忧,奴婢知道一个好去处,担保大王避暑。”

朱眼睛一亮,微微笑道:“哦?你有什么好去处?”

琪琪见有了表现的机会,立即提起精神介绍道:“王宫的后院有一处溪水,终年川流不息,十分清凉。沙洲王,哦,不,阿鲁哥失里就经常去那里避暑。”

朱心头一喜,对这个地方十分地满意,猛地一下子坐起身来,对陌陌和琪琪说道:“你们两个带路,今晚我们就在那里过夜。”

陌陌和琪琪立即诚惶诚恐地叩头,道:“是,奴婢遵命。奴婢等愿意侍奉大王安寝。”

随后,二女准备了一些枕头毯子等用具,服侍着朱来到了王宫后院的小溪边。刚一走近,朱就感觉到了一丝丝凉气,果然是避暑的好去处,阿鲁哥失里这个老小子还真是会享受。

不过,这一切现在都是本王的了。

朱和二女在溪水中嬉戏了一番,便左拥右抱的睡着了,做了一个香甜的美梦。

征服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朱发现,他已经离不开这种感觉了。

第二天,原来沙洲国的那些官员富豪们全都来到王宫里拜见他们的新主子,敦煌城的天变了,这个时候不抓紧时间表忠心,很有可能就会被当成异己分子打击了。

朱坐在原沙洲王阿鲁哥失里的大王座上,静静地等着敦煌城内所有有头有脸的人前来拜见。原沙洲王阿鲁哥失里和他的儿孙们已经被朱星夜送往武威了,因此率领朝见大军的就是一开始去朱账内求和的原丞相阿鲁温。

阿鲁温率领着敦煌的高官富豪鱼贯而入,走到朱的座下时,一齐按照中原人的礼仪,三跪九叩,道:“臣等恭迎殿下入主敦煌,殿下千岁,千千岁!”

朱十分得意,他们的这一跪意味着自己的领地又向西扩展了八百里,收获了众多肥沃的良田和大量的人口,笑道:“众位平身吧。众位能识时务,向天朝投降,使敦煌的百姓免遭战火,还是有功劳的。”

能得到朱的肯定,下面的一群所谓的人上人心里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长舒一口气,道:“谢殿下。”随后十分不整齐的稀稀拉拉的站了起来。

朱扫了一圈儿这些敦煌的大人物,对阿鲁温说道:“阿鲁温,原来的沙洲国有多少人口、土地、兵力、粮食?”

阿鲁温就知道新来的主子会问这些问题,昨天晚上就做足了功课,向中间站了一步,拱手道:“启禀殿下,大明肃国敦煌郡原有人口四万七千六百人,土地三万亩,精壮可从军者一万二千人,库存粮食二万石,此外还有牛羊三十万头,战马五千余匹。”

朱微微地点了点头,看来这一仗的收获还是不小的,少数民族都是全名皆兵,有多少精壮人口,就有多少兵力,因此兵民比例很高。他们的农业很不发达,主要是靠畜牧业,因此缴获的牛羊要远远多于粮食。

此时的朱正在考虑如何将这块吃进嘴里的肥肉完全的消化,他绝不会傻到对这些刚投降的人开诚布公,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这样以来,仗就白打了,他要把这些人口和财富全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朱一脸和善地对阿鲁温道:“阿鲁温工作很认真,特此表扬,先退下吧。”

阿鲁温一脸高兴,虽然朱没有给他实质性的奖励,但这句话已经表明他在朱这里已经安全过关,身家性命不仅可以保住,还可以跟人吹牛新来的大王表扬过我,借此提高自己在圈子里的身价,作了一揖后,徐徐退下。

第八十八章 得胜还朝

只要你是征服者,那你脚下就不缺表现自己的人,众人见阿鲁温只是报了几个数字就受到了夸奖,顿时羡慕嫉妒恨。其中一位富商模样的中年人站了出来,向朱行了一礼,道:“尊敬的大王殿下,天朝大军劳师远征,平定逆贼,解万民于水火,我等富户理应出资犒劳天军,小民愿意贡献白银三千两,肥羊两千头,供给军需。”

“好,好,好。”朱喜笑颜开,会做人的人为什么能吃得开,那就是总能把马屁拍对地方,道:“告诉我你的名字。”

见朱问他的姓名,那名富商大为感奋,以后也可以跟人吹牛说哥也是能在王爷跟前说上话的人,十分激动地汇报道:“启禀大王,小民名叫赤鲁温,不过昨天小民给自己起了一个汉名,叫做李忠肃,永远效忠大王。”

朱心头一乐,这小子也太会来事了吧,怪不得能变成富商,微微笑道:“好,本王记住你的名字了,李忠肃。”

李忠肃脸上都乐开了花,十分激动地说道:“多谢大王,小民愿鞍前马后,效忠大王。”

看见李忠肃讨了好处,剩下的高官富商们纷纷效仿,整个朝见会,变成了募捐会,为了给新主子表忠心,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他们每个人都出了不少血。要知道,这些人之前跟阿鲁哥失里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现在敦煌改天换日了,他们若是不赶紧重新战队表忠心,那可是有掉脑袋的危险的。

所谓既往不咎这句话,也就是糊弄糊弄刚出校门的年轻人,混到他们这个地步的人,是没人相信这句话的。

这一票又捞了不少财富,朱心头大爽,但他身为王爷,不能总是待在敦煌这个地方,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已经建国了,必须要设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僚体系,以保证自己能掌握王国的一草一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