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古墓仙踪之魔仙青魅蓝章婉英 > 第一章 古墓仙踪(第1页)

第一章 古墓仙踪(第1页)

景德镇“瓷都”盛名自古流芳。相传在宋元交际,战乱频繁,狼烟四起,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然而南宋统治者却鱼肉百姓,在红墙绿瓦、高楼亭台中醉生梦死,不顾万民安危。瓷都之灵青魅蓝本藏身古墓中静修,再百年期满,方可羽化成神,造福苍生。但黎明之乱、亡国之音扰乱心绪,更有瓷灵尚未得道子孙瓷体被元兵铁蹄践踏,粉身碎骨,哀嚎不绝。青魅蓝冥修之际,眼见国破家亡,瓷都盛况不复,于黑暗中留下一滴沧溟珠泪,瓷灵流泪正如凡人流血,元气损伤大半,成神之路又添磨难。然而民间怨声载道,尸横遍野,浊气流淌蔓延至古墓中,越令青魅蓝心神不宁,痛苦不已。只见一缕灰暗浊气浸染瓷灵之体,青魅蓝的脸上多出一道蓝光梅枝状纹路攀附在眼周,颇显狰狞之态,仙骨尽隐,略显魔态。

只听古墓中传来震天动地的悲嚎声。青魅蓝目前尚未修成人形,还是一个胎质瓷白,瓶身绘有青龙腾渊波浪纹,瓶口鎏金工艺加嵌果色碧玉、炫彩南红和银白珍珠等珍贵珠宝,瓶座平整踏实、底部有波纹型纹路的青花瓷瓶,但此时瓶颈处出现了梅枝状裂痕。此青花瓷瓶出自道法高超的匠人之手,原是唐朝时期新平镇(景德镇前身)工匠敬献唐高宗的御品,后唐朝落败,被富贾商人收藏,死后陪葬于墓室之中,幸得风水宝地滋养,吸收日月精华,瓷瓶经过几百年岁月积淀,瓶中逐渐修成一善鬼瓷魂,谓曰瓷灵,青魅蓝之名也由此得来,下文简称青魅。虽身限古墓之中,然瓷灵却守护着景德镇一方,令此地瓷器造诣冠绝天下,远负盛名。岁月流逝,瓷灵守护功德渐满,于鬼体之中幻化出仙灵,宋末之际,正是半鬼半仙之躯,奈何正遭浊气侵蚀之劫,时有丧身危命之害。

夜幕降临,古墓周围浊气积聚,似黑幕毒障笼罩其中,源源不绝。浊气深处,传来人的低语声。透过雾霭,几个身着墨色夜行衣、用黑布蒙脸的人正悄然接近古墓,他们有的身负麻袋,有的手擒大刀,有的捧着箱子……蹑手蹑脚,显然是一群盗墓贼。

“大师兄,你看,这里真的有一座古墓!”黑暗中传来一声稚嫩的男性呼唤声,声音中夹杂着惊喜。

“快点起烛火。”大师兄更显沉着镇定,只见他从师弟手中接过已被燃起的烛火,微弱的烛光隐射在荒草披覆长满青苔的墓碑上,照出几个楷体篆刻的大字——“吾爱夫魅蓝之墓”。

“看墓形式,想必是唐朝初期的。”师弟猜测。

“嗯。有些年代了,希望今晚能有所收获。”大师兄对师弟的猜测表示赞同。

“师妹,洛阳铲拿来。”大师兄向师妹伸出戴有手套的右手。

“好的,大师兄,给!”师妹赶忙把麻袋中的洛阳铲和防毒面具递给大师兄。

大师兄接过铲子,戴上防毒面具,便开始对古墓下手了。对于富有经验的盗墓者来说,找到安放珍宝的墓室并非难事。“师弟,此墓较深,准备好软金蜈蚣梯。”大师兄一边掘洞,一边嘱咐道。在这深山野林中,时不时响彻几声狼嚎,显得格外落寞冷清。两三丈高的灌木丛掩盖了人的踪迹,让一切行动被黑暗吞噬。月光若隐若现,朦胧中只有土木的沙沙声和敲打声,被轻微地传送至悠远,直至寂静无声。

“大师兄,我也来帮忙。”师妹戴上防毒面具,又从麻袋中取出一把更为精巧的铁锥。

“好!”大师兄回答。

三更时分,一个深遂的长约15米的盗洞被挖掘出来。一只乌鸦从墓前的树枝上拍翅腾飞而起,惊落干枯的悬叶,随即凄厉的在深林中啼鸣。小师弟从麻袋中取出弹弓,借着犀利的眼力和微弱的月光,瞄准乌鸦的位置射过去。

“二师兄,你真厉害!”小师妹在洞底听到了凄惨的乌啼,不禁对二师兄精准的瞄射能力感到赞叹。如果二师兄不是盗墓者,那也一定是一位出色的发矢高手。

“师弟,顺着蜈蚣梯下来,里面一定有稀世珍宝。”大师兄在洞里呼唤着师弟,随即师弟把软金蜈蚣梯的固定绳绑缚在古墓的桩柱上,戴上防毒面罩,把独门特质的软金蜈蚣梯放进洞中,顺着软梯与师兄师妹汇合。

到达洞底,映入眼帘的是两扇白玉镶嵌的石门,左侧石门雕刻着盘金螭龙,右侧则是浴火凤凰,龙凤盘旋,此墓主人非富即贵。墓门中间有大理石镂刻的云纹锁,悬挂其中,更显威严肃穆。墓门上方赫然写着“瓷天宝镜”。

“大师兄——”师妹轻呼着大师兄,想必是被眼前的景象镇住了。该如何进入内室呢?

大师兄靠近石门,细瞧石锁,“石锁是封闭的,只是虚掩,想必有机关可以打开石门。”

师弟正在观测周围的石壁,石壁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佛像,有慈眉善目的观世音菩萨,有端正安态的玉龙观音,有开怀大笑的弥勒大公……众像中间,巍然屹立着佛祖。佛祖杏眼圆睁,望着芸芸众生。

“大师兄,你看到佛祖的眼睛了吗?”师弟问道。

“看到了,似乎有点奇怪。”

“是啊,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寺庙中的佛祖像大都是眼睛半睁半闭,观宇宙自在。但此墓中的佛像却与众不同,想必……想必这佛眼定是开启石门的法门!”师妹猜测道。

“师妹,你长进了。”师兄对师妹投去赞赏的目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