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越隋唐推荐 > 第52部分(第1页)

第52部分(第1页)

高昂的头,向处在冀州打压下大唐、天竺寻求联盟。

大唐李世民对此是求之不得,而天竺戒日王在当初借道与大食人之时就已示明其心。因此三方一拍即合,定下了攻守同盟,并制定下了详尽的计划。在计划中,天竺、大食将在大唐对冀州发起进攻之后也对马来半岛发起进攻,让冀州面临三国的同时攻击。这就好比三个小孩想去攻击一个成年壮汉,但三个小屁孩都没胆,只好约定大家一起动手。如此不但能壮儿胆,还可让那大汉疲于应付。而且这三个小屁孩中还有一个比较有头脑,他提出先放火烧了大汉的家,趁他心慌意乱的时候大家再动手。

主意倒是好主意,不过,如今投向那大汉家中的火不及发挥作用就被灭了,而那个有头脑的小孩也知道自己的意图暴露了,那么,三个小孩接下来又会怎样呢?

……

第四卷 冀州风云 之 较量 第二十章 扬威海外(9)

“妈妈,为什么每天都是这么难吃的米饭啊?”一个小孩看着面前粗糙发黄的米饭问他的妈妈。

小孩母亲叹了口气,没有说话。一旁,小孩的父亲看看米饭,无奈道:“因为咱们买不到新鲜的米,所以只有吃府库里的陈米了!”

小孩把碗推开,“爹爹,咱们家里不是有钱吗?你去买新鲜的米好不好?”

小孩父亲重重的叹一口气:“孩儿,哪里还买的到新鲜米啊!……就是这陈米都不知道还能吃多久!”

小孩觉得很奇怪,问道:“爹爹,难道粮铺不卖新鲜米吗?”

小孩父亲道:“粮铺的米早就被人抢着买光了!现在的陈米都是官府粮仓的……要不是爹爹把钱压在了货物上,这时候又出不了海,咱们家,唉!咱们家至少还能吃上一段时间的新鲜米饭!”

“行了,你给孩儿说这些他也不懂……孩儿,乖,把这米饭吃了!今后,今后还不定能不能吃到这种陈米呢!……”小孩母亲略带哽咽,眼泪已经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小孩看见妈妈流泪了,连忙把推开的饭碗端到面前,大口吃了起来。

……

这就是此时大唐境内无数普通家庭的真实写照。

※※※※※※※※※※※

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最下攻城。

善战者无赫赫战功。

在拥有冀州官方背景的茶商利诱下,大唐绝大部分的农民在几年前就逐渐荒弃了良田,开始种植茶树。而由于农民们是逐渐放弃稻田耕种,因此大唐府库收粮虽然一年比一年少,但是也没有引起官员们的重视。更何况农民们在改种茶树之后都用了银钱来补足应交的粮食,而银钱过手总比粮食过手得到的好处更大,因此户部的官员们不但不禁,反而暗中纵容下面的税官们在收粮时以钱代粮。与此同时,冀州官府却是暗中大批供应粮食到大唐,用以满足大唐民间的粮食需求,如此上隐下愚之下,以致李世民对此事竟然毫无所觉。几年下来,大唐新粮储备几乎等于没有,而最终在冀州对大唐备战封锁之后,大唐民间粮食立即告急。

冀州不但在边境加强防守,而且在境内也大搞战备。大唐调兵遣将、劳民伤财而作出的动作全盘落空。大唐皇帝李世民知道,失败已经摆在面前。这几年中,李元霸一直对他步步进逼,虽没有动兵戈,可对李世民来说,进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比指挥千军万马厮杀更为吃力。不过,他终也明白了一件事:原来,仗可以这样打!

内忧外患。

李世民是一个拥有雄心壮志的人,虽然濒临绝境,可他始终没有放弃,他要努力去追求自己一统天下的梦想。哪怕,其结果是粉身碎骨,灰飞烟灭!

天竺、大食之所以能与大唐定下攻守同盟,不过是期望大唐能在冀州搞出事端,为他们拖住冀州远洋军的后继。此时大唐已无法达到他们所要求的,等待大唐的只会是背弃。不过时势无常,这一切只是建立在三方都为自己利益着想的基础上,若是大唐不顾一切要与冀州做最后的对决,天竺和大食也必会得到当初设想中的效果,他们当会遵守盟约对冀州远洋军发起攻击。

若三国联盟当真齐心而为,大唐也未必会输。

※※※※※※※※※※※※※※

两年前,冀州军部在江南郡临海的永嘉县修建了深水港,并在其地招募水军训练,该港是继东莱之后冀州的第二个军方专用港口和水军训练基地。李靖就是要在此地率领换防的部队前往新加坡。

随着中原局势陡然紧张,李靖也加快了行进的速度。

转眼救下红拂已经十几天了,此时红拂也知道了李靖不是捉拿她,而是救了她。回想起沿途李靖对她的细心照拂,再加上李靖这样文武双全的男儿也是红拂喜爱的类型,于是红拂对李靖也是芳心暗许。

这一切都被暗中跟随的一个清痩老头看在眼里。而这个老头就是屈不归和红拂的师父,刺杀名家风行舟。

风行舟从北方极寒之地来到南方,只为《山河图》中的一个秘密。早在西汉时期,黄金就是上流社会作为流通和支付的主要货币,而且流通中的黄金数量巨大。但是到了东汉以后,社会上流通的黄金数量却骤然减少,大量的黄金在短短的时期内突然退出流通,神秘的消失了。后世有人认为是汉代的对外贸易有逆差,许多黄金作为支付手段流到了境外;有人猜测是王莽篡权后曾将国库的大量黄金吞为己有,亡国时又将黄金秘藏以致不知去向……于是在民间朝野,诸多猜测层出不穷。

这些黄金的真正下落就隐在一幅《山河图》中,而风行舟的先辈就正是知晓这隐秘的人之一。正如一些人猜测,当年王莽在篡权后,屡次改币制,将民间和国库的大量黄金搜刮吞为私有。其后,王莽在预感大厦将倾之前,就将黄金以及一些贵重的皇室物件偷运至某近海小镇秘藏,为日后亡命海外留下退路。而藏宝的地点就被当时负责运送黄金的卫士头领隐在了一幅《山河图》中。

至于那卫士统领是谁,他为何要费力搞出《山河图》,而此图的秘密为何被风家先人知晓,那《山河图》终又是怎样落入了皇宫之中……这一切如今已无从考证。

风行舟只知先人留下遗言,要风家后人寻得藏宝中的一块玉简,并将之祭在其牌位前。而风家后人世代遵循遗言,一心要得到《山河图》,寻出小镇所在,求得那藏宝的地点。

虽然不知道那玉简上记载了什么东西,但是以武传家的风氏族人都相信那一定是与武功有关的内容。为了寻着那玉简,风家人世代四处打探《山河图》的下落。终在一年前,风行舟探得此图就密藏在大唐皇宫。他大喜之下就要召集散落各地的弟子们前去大唐皇宫夺图,却不料弟子还没通知齐全,大唐长孙无忌就找上门来了。

风行舟在得知长孙无忌的来意之后,就提出了要以观看《山河图》、并临摹一幅作为刺杀冀州要员的代价。长孙无忌在无人可求之下只得答应了风行舟的要求。不过,长孙无忌并不认为风行舟能从中发现什么。想大唐自隋皇宫大内得到此图之后,无数能人智士耗时多年也没有看个究竟出来,那风行舟只看一下、临摹一幅有什么用?

长孙无忌却不知,风行舟需要的只是看一下此图,就那临摹不过是一个烟雾弹而已。风家世代的长子都从族长口中知道:“那《山河图》就是一幅江淮地形图,上面所有的地名标注都是横平竖直,唯有沿着东南海边的一处地方,那地名标注有一些倾斜,而那地方就是藏宝之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