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越隋唐推荐 > 第50部分(第1页)

第50部分(第1页)

关于红拂与洪修平结交的消息,屈不归不但通过洪修平亲卫队中的特战队员获得,还有隐伏在洪修平身边的人员也有一些报告。

事关冀州政务要员,屈不归派人对红拂作了一些调查,却发现:无人知晓这位红拂姑娘从何而来,只有人曾经见到一个丫鬟模样的女子在醉春楼来与她见过一面。而且红拂女似乎对银钱并不感兴趣,对表演后得到的赏钱她仿佛都视而不见。她总是唱完就走,谁都不瞧,明明是卖唱乞钱,但却落落大方,从无乞怜献媚之态,也不多行素赏。这种气质,只有惯见世面的大家闺秀才具备,可她为何又落到抛头卖唱的地步?

屈不归半年前便外出公干,在三天前才归来,此次他是第一次亲眼见到红拂女。屈不归注视着这个来历不明的神秘女子,心头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

红拂女的琵琶奏起,屈不归转头欲与李靖接着闲谈,却发现李靖望向红拂的灼热眼光。屈不归心头一震,他终于明白自己为何会有那种奇怪的感觉!

太过冷静,这女子冷静的有些异常!

李靖身经百战,举手投足之间自带威严,常人那经得起他这般注视?可这女子在他夺人目光的盯视下居然神态自若,毫无拘束,这岂是常人能为?……屈不归心生警惕。

一曲终了,红拂女退场,而洪修平也随即离开大厅不见。屈不归望望消失在大厅侧门处的洪修平背影,再看看方从痴迷中醒转的李靖,忍不住叹道:“自古不论英雄还是雅士,都难过美人这一关啊!”

……

长安城皇宫内城中,大唐皇帝李世民正在与长孙无忌密谈。小小的密室里,连个窗户都没有,此乃李世民为议密事务特地建造。

长孙无忌乃是长孙皇后的哥哥,其人善于谋划,从小就和李世民亲善。自太上皇李渊太原起兵后,他便追随李世民征伐并参与机密。武德年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他也是策划和组织者之一。他原本任了大唐尚书仆射,但是在两年前,李世民便以其妹为皇后,需得避嫌为由,将其尚书仆射之职免去,只给了他一个谏议的闲职。当时有好多臣子都为其抱不平,联名上书请求皇帝收回成命,结果却被李世民毫不留情地驳回。于是朝中臣子俱都认为定是长孙无忌得罪了皇帝,以致遭此封杀,有见识的臣子纷纷为朝廷、也为长孙惋惜。可他们却不知道,长孙无忌并没有失宠,他在卸职后却是暗中作了大唐朝廷的密探统领。

只听长孙无忌道:“陛下,出尘小姐已经接触到冀州的一名高官。此人名叫洪修平,乃冀州商务司的都督。其人在冀州有一定的背景,是原夏国主母曹氏的侄孙,而且如今的冀州政务部总管凌敬对其也十分欣赏。因此,微臣已将原定的计划略作改变,把目标定为了凌敬……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见长孙无忌能因势而变,不拘泥于陈规,李世民十分高兴,暗暗庆幸在冀州的打压下自己还能有如此智略之士。他沉吟一下,道:“徐世勣痛恨朕当日处斩他那结义兄弟单雄信,因此与大唐誓不两立,一心一意为李元霸主持冀州事务。朕原本将目标定为他,其中也有为大唐除却一个死硬对头之意。不过,既然不易接近徐世勣,那就改为凌敬吧!……他亦是冀州三部总管之一,将他作为目标也是一样的效果!”

长孙无忌躬身应是。

李世民话题一转,道:“卿家,那刺杀名家风行舟能否为我所用?”

长孙无忌迟疑一下,道:“陛下,不能!”

李世民疑道:“他能将亲传弟子遣来助朕,应该是心向大唐才是啊?”

长孙无忌更是迟疑,久久没有答话。

李世民面不改色,平静问道:“卿家,怎的不答?莫非,其中有什么隐讳不成?”

长孙无忌额头冒出汗珠,扑通一声跪下,惶恐道:“陛下,臣该死!”

李世民不动声色,端坐不语。

长孙无忌跪伏地上,头顶已经触到地面。“陛下,臣擅作主张,许风行舟一观‘山河图’,方才换得他弟子相助!”

“什么!”李世民面色大变,“你竟敢将朕嘱你密藏的‘山河图’示与风行舟!”

“陛下,”长孙无忌抬起头来,面色凄苦:“如今我大唐军中无人,臣属下的密探做些小事还行,今次这么大的动作……唉!不要说我军中,普天下也只有风行舟敢接手此事!……臣实在是无奈啊!”

李世民听罢也是面色黯淡,顿时没有了责怪长孙无忌之心。

大唐已不复当初了!想当年大唐初立,无数英雄豪杰投入大唐,朝廷上下可谓人才济济。但如今,随着大唐每况愈下,不但天下有识之士大都去了冀州,就连大唐的不少官员都开始心怀贰心!

“罢了!”李世民叹道:“既然风行舟已经见过,那就算了吧!想我大唐精英穷研九年都没有结果,他风行舟见了一次能有什么用?长孙卿家,就如此吧!……你,先行退下罢!”

长孙无忌叩首恭敬退出密室。出的门外,长孙无忌以衣袖拭去额头汗珠,他在心中暗道:“陛下,对不住了!臣也是无法啊!风行舟不但观了‘山河图’,还……还临摹了一幅下来!”

※※※※※※※※※※

老男人的单相思是很痛苦的,特别是一个自视甚高的铁血男人。因为他们平时不易动情,但是若一旦动情,不但比别人执着许多,还特别容易钻牛角尖。

李靖自见过红拂女之后就念念不忘,他甚至动了娶之为妻的念头。可思念终归是思念,李靖却不能如洪修平一般整日去追捧。一是他虽然此番是回京述职,可空闲时间却并不见的比商务司都督多,二是李靖实在是拉不下颜面主动去接近红拂女。

就在李靖痛苦之时,那洪修平却是更进了一步。

洪修平总觉得让红拂在醉春楼给那些粗俗的客人唱歌助兴,实在是对她的埋没和亵渎。于是洪修平为红拂提议,希望能请她到一些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弹唱。红拂卖唱酒青楼本也是有所图谋,能跻身那种高雅的场合结交权贵,自然是她梦寐以求的。

半个月后,终有一日,红拂女答应了洪修平的好意。而洪修平亦通过与雄阔海协调,终让红拂女离开了醉春楼,住进了洪修平为她租下的一座精致小院。

李靖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认为红拂与洪修平就要双宿双飞,当下极为失意。次日,李靖便向代理赵王处理军务的徐世勣上书,要求停止才刚刚开始一天的上任前休假,提前到其换防军区————冀东军区任职。不过,李靖此举不但没有得到批准,反而得到了一个艰苦的任务:半个月后前往江南郡,在那里领军前往新加坡特别行政区换防。

……

六十艘六百吨级大型战舰与二百八十艘三百吨级快舰分散在马来半岛海岸线巡逻着。赵王李元霸并没有因为冀州军被袭一事立即展开对天竺和大食的报复,他只是下令加强了对马来半岛的防卫。

大唐在陆地丝绸之路没落之后的平静反应让李元霸感到疑惑,这也是他没有贸然出兵报复的一个重要原因。

陆地丝绸之路是大唐的命脉,如今命脉被卡死,按照常理,李世民应该会进行最后一搏。而这一搏,不会是与冀州一战。毕竟,如今大唐和冀州的相安无事正是大唐商人们稳定经商的前提。李世民若贸然一战,大唐商人就再也得不到冀州的货物供应,大唐经济将会一溃千里,搞不好唐军还没开始进攻冀州,大唐的内乱先起!李元霸与薛道衡判断,以李世民的阴冷性格,他很可能会在暗中下手。因此,李元霸甚至怀疑,在羯荼国边境发生的袭击冀州军事件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示威或是驱逐行动,它很可能是被冀州触犯利益的几个国家的联合谋划,诸如大唐和天竺,而大食人不过是执行者而已。如果此猜想属实,那么冀州在此的军力和武备就显得不足了,有鉴于此,李元霸将冀州士兵换防的出发时间提前了半年,还将以弱胜强的专家李靖召来。

同时,李元霸始终认为:不论李世民是来阴的还是来狠的,兔子急了也要咬人!难保李世民在走投无路之下不会跳墙一击。为此,李元霸命令在冀州主持军、政事务的徐世勣和凌敬做好了战备……说不定李世民的最后一搏就是战!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