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食至名归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第49部分(第1页)

第49部分(第1页)

杜老国公也是位知足惜福之人,儿女双全妻子贤惠孝顺,他也就不纳妾不养外室,踏踏实实过日子。

国公府在老老国公之前是靠战功起家及立足的,不过后来天下太平不起战事了,杜家又担心功高震主,就希望子孙转文职。

杜老国公本身有个秀才的头衔,再考就考不上了,可他有爵位,又妻贤子孝,杜家依然是京城人人称慕的五好家庭。

这样的好日子,直到杜老国公的儿子杜国公要娶媳妇时给打破了。

杜老国公的一双儿女相貌人品在京城是有口皆碑的,女儿在十三岁时就被与李老夫人沾亲带故的瑞和郡主家给订了下来,只等长大后迎娶,所以国公府专门忙继承人娶亲的大事。

杜国公凭承家训弃武从文,十六岁头一次进考场便中了童生,比其父早了好几年,连皇上在朝堂上还提起这事夸了几句,加上杜家人品简单门风正,杜国公又是唯一的嫡子,京城有适龄女儿的达官贵人无不盯上了杜家。

可惜的是,从杜国公十岁的时候,就有人旁敲侧击想着把女婿定下来,李老夫人却总用“孩子还小”,“谁知道将来会怎样”,“孩子要用功读书不能分心”……各种借口来打发人。

起初人家还以为杜国公府教子严,不因只生了一个儿子就溺爱,还把杜家当榜样教导后宅妇人,但当杜国公中了童生,已经十六岁了,一般他这个年纪的官宦子弟,只要是不守孝的,不管成不成材大多都定下来了,杜家怎么还?

不是没人猜测杜国公被内定给了哪位王爷的郡主,或者干脆是公主,偏偏与杜国公年纪合适的公主郡主一个都没有!

转眼,杜国公十七了,然后十八岁了,杜家还是没开始张罗他的亲事,外面人这下真确定杜国公有问题了,别人还只是私下议论,瑞和郡主家可坐不住了!

兄长不成亲,妹妹就不好出嫁,偏杜家小姐订的又是瑞和郡主的长子,这长子不成亲,下面的弟弟也不好娶媳妇,杜国公一个人是挡了好几个人的路!

瑞和郡主亲自去杜国公府找的闺蜜顺平县主也就是李老夫人谈,婉转的告诉她现在外面怀疑你儿子有什么隐疾,要真有咱们也别讳疾忌医耽误了孩子,你抹不开面子我替你去求皇上求太后赐太医。

之前李老夫人没相儿媳妇,是因为觉得儿女都还小,儿子小女儿更小,理当在她身边多留几年,至于为什么先给女儿订下来,是因为她看瑞和郡主的儿子实在不错,怕让别人抢了先。

那为什么就不担心别人先下手为强抢儿媳妇呢?李老夫人从没去想过,这回听外面居然有人传她宝贝儿子的坏话,她又惊又气又心疼,偏这种事又解释不得,只能让儿子成亲,等生了孙子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想到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李老夫人忽然对娶儿媳妇来了兴致,开始在府里设宴,参加贵妇人间的花会茶会也格外勤快,只是……为什么被别人称赞的这些名门淑女们,一个一个都有缺点呢?

张家的这个,走路步伐太大了!连绣鞋的颜色都能让人看不出,不行!赵家的那个,一笑牙齿便露出来,用扇子挡她也看见了,不行!王家的姑娘倒没有这两样缺点,但这姑娘点头摇头发间的步摇便晃动,礼仪上还是不规范!

这个那个全不行,后来见到了刚回到京城的胡家千金,别以为人家初来乍到是土包子,胡家居住京城已超过三代,胡家老太爷更身为帝师,胡家大老爷也是简在帝心,胡千金的父亲胡二老爷是在外省做官任期满,以优良的成绩调回京城的。

胡千金虽然长在外地,但父亲做官的地方是繁华的大城市,她是见过世面的,更是家中从小便按名门淑女标准教养的,会琴棋书画,会管家看账本,会往来交际,走路稳重,笑不露齿,点头摇头时发钗垂下的珠串稳稳不动。(未完待续。)

☆、第八十一章 炸鸡酥络〔三〕

胡千金不但有才,人家还有貌,长的是面如银盆端庄大气,身材不胖不瘦个子不高不矮,看着是很好生养的,她一出现在京城名门贵妇的眼中,马上便被好几家看中了!

李老夫人挑不出胡家千金的缺点,加上听说别人家也看上胡家的姑娘了,她难免着急,当母亲的当然要给儿子最好的,同时还得让儿子顺心满意。

于是李老夫人想办法先让儿子悄悄地偷看一下胡千金,自个儿看中意了她便让人去胡家提亲。

然后杜国公真就一见钟情了,回家之后一个劲儿谢母亲的好心,催爹娘赶快把亲事订下来,别让人捷足先登了。

儿子高兴应该是好事,但他高兴成这样,李老夫人也不知怎的对胡家千金就不满意了,回忆起来是各种别扭,于是对于上门提亲是一拖再拖。

杜国公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不着急了,但他着急啊!古代人成熟得早,他又天天和一堆年纪相仿的朋友在一块,听朋友夸耀自家的妻子贤惠,还有的已经当了爹,把小小一团的婴儿抱出来献宝,那骄傲的表情方不愧男子汉大丈夫一词。

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杜国公都做好了娶妻生子的准备,至于母亲迟迟没给他办这事,他认为这是因为要为他好中取好,他必定静下心等待。

耐心果然是有好处的,这不母亲为他百里挑一挑中一完美无瑕的女子,他喜出望外盼着佳期快至,母亲却迟迟不去胡家提亲,偏他这时候又听好友说有一家权臣也相中了胡氏!

杜国公当时一听到便吓得大惊失色,匆忙回家求母亲赶快遣媒人。李老夫人却还是说要考虑考虑。

再考虑媳妇儿就成别人家的了!杜国公一着急索性瞒着父母,拿了杜国公府的名帖和顺平县主的印鉴,假托父母的名义让官媒去胡家提亲,结果一说还真说成了,官媒喜洋洋的来国公府,当父母的才知道儿子居然先斩后奏了。

李老夫人当时眼泪就下来了,难怪人说有了媳妇忘了娘。她这儿子为了娶媳妇连爹娘都瞒!

妻子一哭。杜老国公便心疼了,顺手拿着鸡毛掸子就抽上儿子,杜国公也被母亲的眼泪吓坏了。不敢闪躲任由父亲打。

可能是杜老国公从没打过儿子出手重了些,也可能是杜国公从没挨过打身体差一点儿,反正这顿打让他发烧全身疼的躺了好几天。

李老夫人是心疼儿子,但她又把这事迁怒于胡氏。还没进门就惹得家里一团乱,扫帚星!谁敢让她进门!

杜国公也是从小娇生惯养长大的。突如其来的一顿打让他脾气也上来了,不同意,他就绝食!

“我爹打我是因为我娘哭,我爹打得那么狠。就像对杀父仇人似的,我娘不但没拦还火上加油哭得更起劲了……我绝食,饿到第三天都爬不起来了。结果这个家心疼我的就我那妹妹,她跪着给爹娘磕头为我求情。额头都出血了爹娘也不答应,我真怀疑我们兄妹俩是不是他们亲生的!”

这话是又一回婆婆挑儿媳妇的刺,然后父亲打儿子,已经学机灵不傻站着的杜国公带着妻子抱着杜少南去了城外的庄子,在马车上胡氏愁眉不展的边哄孩子边担心丈夫,杜国公则忿忿的说道。

杜少南旁听了,便明白杜国公心里对父母有怨恨了,只是古代极重孝顺,他要敢公开和父母绝裂,那就等于和这个社会绝裂了,至于言情小说里的双双归隐?爵位不要了?诰命不要了,锦衣玉食呼奴使婢长大的小俩口,过得了男耕女织,从此凡事必须亲自动手的生活吗?

现实是残酷的,杜国公当年绝食到第四天,李老夫人终于松了口同意胡氏进门,她认为自己是一片爱子之心,为了儿子居然连那么讨厌的女人都让进门,多么感天动地!却不知饿个半死的儿子心中已经种下了怨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