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于青云 > 第21章 62(第1页)

第21章 62(第1页)

第21章62

于青62

时值初夏,白日渐长,马车摇摇晃晃到田庄时,余晖已洒了满庄,倦鸟也归巢,很有几分野趣。

陆云停和江于青都无心赏景,下马车时,江于青指缝都在发烫,还残存着被陆云停反复揉捏把玩的感觉。他后背洇了个半湿,活像那话本里自妖精洞里狼狈逃出的僧侣,额头出汗,眼神闪躲,浑身上下都透着股子窘迫。

陆云停慢悠悠地跟在江于青身后,捻了捻指头,心情很是愉悦。

江于青年少时面皮厚,什么话都敢往外蹦,如今读过书,明了礼,行的是君子之道,端方持正,和当初撸起袖子就敢和周黎昇干架的粗野模样判若两人——倒也不是说如今的江于青任人欺负。

江承隽可不好欺负,平岚书院谁不知此人允文允武,无事时温和沉静,若当真招着他,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他寻了麻烦。

有心人发觉,江于青这等有仇必报的行事作风,简直和陆云停如出一辙,只不过陆云停傲慢跋扈,向来是当下就报了。更不要说江于青和楚言等人交好,这几人可没一个好相与的。

江于青耐不住这一身汗,要去冲洗一番,陆云停原想和他一道,江于青没答应,陆云停想想便作罢了。左右马车上时已经小小地解了瘾,他不急,今夜还长着。

等二人用过晚膳,庄子里也亮起了烛火,下人送来一筐荔枝,将从冰窖里取出来的,还泛着凉气。

“荔枝!”

江于青微微睁大眼睛,问陆云停,“少爷,哪儿来的?”

陆云停哼笑了声,道:“自然是少爷我神通广大,弄来的。”

江洲不产荔枝,离产地也颇远,每年荔枝都是有价无市。说来这东西还是陆云停自临州返程时,途径码头,瞧见了,花高价买了几筐,着人快马加鞭送回了江洲。小叶紫檀木罗汉榻上,二人相对而坐,俱都着的是薄软轻衫,窗外蛙叫蝉鸣声不绝,静谧恬静。

江于青和陆云停说起书院前两日的小考,陆云停也提及行商路上的趣事,闲谈间夹杂着几声轻笑,如那弥漫开来的荔枝,清甜不已。

荔枝是在冰窖里冰镇过的,陆云停剥了几个就被江于青截了过去,果肉白软细腻,剥出核,指尖就沾了甜腻腻的汁水。

不知是不是当真是江于青冲喜起了奇效,抑或是这两年里大夫开的良药见效,陆云停的身体好了许多,看着已和寻常人无异。陆云停口中被江于青喂了一块荔枝肉,入口带着沁人的甜软,他听江于青问道:“我听阿言说朝廷有意提高商税?”

陆云停看了看他,点头道:“其实自仁宗起,商税就几度变更,起起落落。当今太后出身士族,不喜商贾,更是极力主张打压,不过圣上仁厚,承袭先帝之策,如今风声既已经传到了江洲,想来是士族占了上风。”

自大周立国以来,太宗陛下以黄老之术治国,轻徭役,薄赋税,经数十年养民生息,大周渐有昌盛之相。昭帝继位后,拓商道,降商税,鼓励商贾行商,其后更是力排众议,废除了商户之后不得科举之策,得天下商贾推崇敬仰。

百年来,昭帝之策或有沿袭,或废止,个中利弊难以用好坏二字来言。江于青在书院中时就曾以此为题写过策论,更见过书院同窗辩得面红耳赤,险些提起袖子动起手来。

朝廷现在想提高商税,无非是借此来遏止商户的发展,可这个法子,拿得住小商人,对大商贾,用处却不大。大商贾自有应对之策,小商户却能教沉重的商税压得喘不过气。可如今商人势盛,已渐有“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之象,若是任之发展,必然动摇国本。

江于青想,朝廷抑商已是大势所趋,可这必然会影响陆家。

陆云停见江于青荔枝也不吃了,眉心渐渐锁了起来,略一思索便知他在想什么,陆云停先笑了,逗猫似的勾了勾他的下巴,道:“荔枝不甜?”

江于青回过神,不好意思地笑笑,说:“甜。”

陆云停道:“那怎么吃得一脸苦相?”

江于青说:“若是朝廷要大力打压商人,这可如何是好?”

陆云停笑道:“咱们陛下不会这么做的。”

江于青望着陆云停,陆云停道:“自仁宗至今已经百年,商户发展至今早已汇聚成川,水势奔涌之下,宜疏不宜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