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地主家的小娇娘讲得什么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那小丫鬟看着十五六岁的样子,模样很是俊俏,虽然开口说话听着和气,只是那眼神瞧着倒是没那么友善的样子。谢玉娇便笑道:“有劳你们公子费心,只是我喝不惯外头的茶,你还是送回去吧。”

那小丫鬟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色涨得通红的,想是觉得谢玉娇落了她的颜面,连话也没回,转身端着茶盏就走了。

喜鹊进来,正巧就瞧见那丫鬟出去,手里还端着一盏茶,不由问道:“姑娘喝过茶了吗?我倒是又倒了一杯来。”

谢玉娇接过喜鹊递上来的茶,抿了一口道:“还是自家的茶喝得舒服,我可不是那种喝一盏茶还要看人脸色的人。”

那小丫鬟是何文海身边最体面的丫鬟,名唤翠杏,早已经做了通房,只因听何家的人说起,如今谢老爷去了,谢家留了这么大一笔家产下来,想必这谢玉娇的嫁妆必定是不得了的,便想着等过两年,再请了媒人来提亲,让谢玉娇嫁到何家去。

既然谢玉娇是将来的少奶奶,少不得她这个通房丫鬟要来认认主子,她原本是要给谢玉娇一个下马威的,谁曾想谢玉娇居然这样厉害,反倒将了她一军,差点儿让她讨个没脸。

翠杏回了何文海的帐子,将那没送出去的茶盏往何文海的面前一摊,带着几分撒娇,气呼呼道:“这未来的少奶奶还真不好伺候呢,我巴巴的倒了茶给她喝,她还说:我不喝外头的茶。”

翠杏装着谢玉娇的样子说话,又冷笑道:“难道我们何家的茶就不是好茶了?少爷,你倒是给我评评理?”

何文海脸上带着几分不屑,回想起方才谢玉娇那出水芙蓉般的样子,真是比她头上戴着那朵栀子花还要更芳香几分,只笑着道:“美人自然是有些小脾气的,那又怎么样,等到时候过了门,还不是听我的吗?”

翠杏闻言,一双秀眉就皱了起来,只撅嘴道:“少爷瞧见了美人就忘了杏儿了,早知道杏儿就不跟着你出来了,白的一早就起来,赶了好半天的路。”

那何文海虽然在外头不敢乱搞,但家里好看的丫鬟却没少糟蹋的,只伸手将翠杏搂在了怀中道:“吃醋了不成?”

翠杏含羞带怯的让开,一幅欲拒还迎的样子。

谢玉娇在棚子里稍稍坐了一会儿,就觉得有些呼吸不畅,便让人吩咐了下去,说是即刻启程。正巧这时候前头陶老大也派人过来回话,说县太爷康大人已经到了下葬的地方了,让这边加快点脚程。

谢玉娇抱着灵位走在最前头,何文海见他们要走了,慌忙送了出来,又道:“表妹这就要走了?怎么不再坐坐?”

谢玉娇听了这话真真是要笑出来了,还有请送葬的再坐坐,也是没谁了。

谢玉娇冷冷的一笑,瞧见何文海身边跟着的那个丫鬟,随口道:“不坐了,喝口茶还要被人摆脸子的地方,我可不敢坐。”

谢玉娇也不是故意想告恶状,只是觉得这样的丫鬟留着也是个祸害,不如用此事试一试这何文海,也好看看他到底是不是一个没脑子的,若是下次见到,这丫鬟还在身边使唤着,那这何文海可真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色胚了。

那翠杏冷不丁听谢玉娇这么刺了一句,顿时脸色通红,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这儿除了何文海,可还有几个何家的老妈妈,这要是被听见了,那她可真就完了。翠杏心里一冷,这样厉害的少奶奶,若是真的进了门,哪里还有她们的活路?

☆、第0019章

谢玉娇把话说完,便转身走了,留下何文海站在门口,众人又抬起管材继续赶路。

徐氏见谢玉娇脸色不好,可这会儿也不好问她什么,便也压下心中的疑惑,跟了上去。

谢玉娇他们到墓地的时候,县太爷康广寿和谢家家族的族长都已经在那儿等着了。谢家这一代家族的族长是谢老太爷的庶出的兄弟,也就是谢玉娇口中的二叔公。原本这族长的位置是谢老太爷的,只是他忙于生意,没什么心思打理家族的事情,就辞去了族长的位置。到了谢老爷这一辈,他只管每年给这些没有进项的叔叔们一些银子,也从来不管族里的事情,反正什么事都能用银子打发,在谢老爷看来也就不算个事儿了。

可谁知道如今遇上这事情,谢老爷死的早,没儿子,这可不就成了谢家家族的头等大事了。谢玉娇上回见这个二叔公是给谢老爷选坟地的时候,这人一口气请了四五个风水先生,搞得谢老爷要葬龙脉宝穴一般的。其实陶老大心里清楚,无非就是想从中多捞几个银子,这事儿陶老大也回了谢玉娇,谢玉娇只说,大差不差就成了,别把我们给逼急了。

此时这二叔公正把自己当族长,觉得自己倍儿有脸面,代表着整个谢家,接洽县太爷呢。

瞧见谢玉娇过来,便装作家长一样开口:“玉娇,过来给县太爷请安。”

谢玉娇抬眼就扫了回去,脸上依旧是淡淡的身子,只压着火气道:“二叔公,我这手里还捧着我爹的灵位呢,你这是让我爹给县太爷请安呢?”

所谓死者最大,这是不成文的规定了,县太爷再是一方父母,谢玉娇捧着谢老爷的灵位,也不用给他行礼。这句话倒是提醒了康广寿,只双手作揖,对着谢老爷的灵位拱了一拱。

谢玉娇便站直了身子受了,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二老太爷见了,只觉得一口气憋闷的慌,也不知道谢老大那么老实厚道的人,怎么就生出这么一个刁钻的丫头来的,原本想着谢老大死了,他又没个儿子,以后这选嗣子的事情,少不得他说了算。他虽然膝下也有孙儿,却还是个奶娃子,心道徐氏不一定看得上,只是不论徐氏看上了谁家的孩子,还不得经过他这一道关系吗?

因此,二老太爷这些天私底下已经收了几户人家的礼,心里头正得意呢!况且今儿县太爷也来了,倒时候把这事儿跟县太爷提一提,看徐氏和谢玉娇还能拖延到什么时候。到时候,那孩子只要一进宅子,谢家有多少家产、银子,这族里头就全有数了,到那个时候,还不是见者有份,大家一起分了?

二老太爷这美梦还没醒呢,又被谢玉娇给这么赌了一下,心里就怪不痛快的,但也没办法,只能忍着,尴尬的朝着康广寿笑了笑。

墓室是一早就建好的,落了棺材,填了土,先中上了青松,后续的工程还要请工匠来弄,今儿只是把墓碑和功德碑立起来。

因为在场的人多,陶老大特意在边上搭了棚子,这会儿众人走了一天,也都怪累的,谢玉娇便陪着徐氏往棚子里休息。几个姨娘一脸走来,脸上也多有疲累之色,徐氏也让她们到隔壁的棚子里休息去了。

徐禹行在外头招呼谢老爷身前商场的朋友,见徐氏和谢玉娇进了棚子,便跟了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怒意道:“你们那个二叔公,我真是看不过眼了,什么事情都要插一脚,如今一个劲在县太爷跟前讨好,真是丢谢家的脸面。”

“随他去吧,这乡里乡村的,能有什么上台面的人呢!”徐氏虽说并不是看不起乡下人,可这些年来,她还是觉得这些乡下人不好照应,只有谢老爷一人是好的。

谢玉娇见徐氏脸上有堆着愁容,便劝慰道:“母亲快别烦这些了,今天是爹爹入土为安的好日子,我们不要想这些不开心的事情。”

徐氏一个劲点头,又道:“我是怕他得罪了新来的县太爷,以后迁怒于我们谢家。”

谢玉娇只笑着道:“县太爷没那么小气的,我瞧着倒是挺面善的。”

谢玉娇虽然不认识康广寿,可方才二老太爷那也算是引荐了一番,她见康广寿非但没摆架子,反而给谢老爷的灵位行了礼,就知道应该是个懂道理的官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