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电视剧漕运码头 > 第48部分(第1页)

第48部分(第1页)

铁麟忧心忡忡地问:“照龚大人看,这局势能稳定下来吗?”

龚自珍说:“穆彰阿这些王八蛋整天向皇上进谗言,好像咱们一退让,一讲和,洋人就会罢手。哼,向来是弱肉强食,洋人的坚船利炮已经摆在塘沽口了,他们还在那里一个劲儿地妥协、和谈,早早晚晚,这大清国要毁在他们手里。”

夏雨轩问:“这么说,战乱已经难以避免了?”

龚自珍说:“咱们这个大清国已经是千疮百孔,岌岌可危了。老夫既无回天之力,又不想与豺狼为伍,只好回去闲话桑麻了。”

这开场的一片话,说得大伙儿都沉闷起来。

夏雨轩突然转了个话题说:“我头些天给皇上写了个奏折,你们猜我想干一件什么事?”

铁麟说:“你不会请缨守卫海防吧?”

夏雨轩说:“铁大人真会拿下官开心,我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从未奢求在战场上获取功名。”

铁麟故意将话题撩拨得轻松一些,继续开着玩笑说:“噢,话不能那么讲,‘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清莲道长突然对夏雨轩说:“夏大人,贫道猜想,你是否要修一座庙?”

众人都愣住了。

更加惊愕的是夏雨轩:“道长真是仙家,你怎么猜到我想修一座庙?”

清莲道长说:“这座庙是为通州的一个英雄修的。”

夏雨轩腾地站起身来,急忙向清莲道长作揖:“雨轩对道长心悦诚服。”

夏雨轩与清莲道长的对话,将众人说得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连铁麟也如罩烟云之中。

夏雨轩坐下,郑重地说:“大清入主中原之后,江阴有一场屠城之战,想必诸位还记得吧?”

这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血贱青史的惨烈之战,谁能不记得呢?

顺治二年八月,定国大将军多铎亲率大军围困了江阴。知县林之骥、参将张宿弃城而逃,江阴军民共推典史陈明遇为城主,誓死抗清。陈明遇深知自己能力有限,便派人请来前典史阎应元。阎应元本来已经调任广东英德县主簿,因母病及道路不通暂留城东砂山。阎应元入城之后,便与陈明遇一起守城抗清。全城军民坚持了81天的浴血奋战,杀死3王18将,7万5千清军。而城内17万军民只逃生了53人,其余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江阴城内,尸堆如山,血流成河。有个女子用鲜血在壁上题诗云:露胔白骨满疆场,万里孤臣未肯降。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阎应元率众将士驰马格斗,背上中了三箭,依然拼杀不止,他回头对随从说:“替我向老乡们道歉,我不能继续报国了。”而陈明遇身负重伤,手持大刀背靠在墙上,至死不降……

铁麟听了夏雨轩的话,惊出了一身冷汗。急忙对夏雨轩说:“我说雨轩呀,你怎这么糊涂呀?阎应元是个英雄,可他是抗清的英雄,也就是说他是大清的仇敌。3个亲王、18员大将,7万5千官兵都死在了他的手里,你夏雨轩居然要给这样的人修庙立碑,你不要脑袋了?”

夏雨轩听了,抿着嘴笑了笑,没说什么。

龚自珍瞪着两只眼睛呆呆地看着夏雨轩,突然说:“夏大人,看来我得给你做一首诗了。”

夏雨轩问:“龚大人要给我做什么诗?”

龚自珍说:“夏大人要给阎应元立碑,怎么着我也得给你立个碑呀。”

清莲道长却哈哈大笑起来:“看来铁大人和龚大人都为夏大人多虑了。”

铁麟问:“难道清莲道长觉得此事无碍?”

清莲道长说:“非但无碍,夏大人还为朝廷立了一功。”

铁麟急着问:“此话怎讲?”

清莲道长说:“问问夏大人就知道了。”

夏雨轩点着头说:“实不相瞒,皇上已经准了下官的奏折。”

铁麟惊叫起来:“此话当真?”

夏雨轩说:“这事开得玩笑吗?”

龚自珍沉吟了一会儿说:“看来,当今皇上也看出了时局的险恶呀!列强咄咄逼人,对我大清国土虎视耽耽。现在要的就是阎应元的精神,阎应元的骨气,阎应元的勇猛。大清国要是有千个阎应元,千个林则徐守疆保土,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夏雨轩说:“龚先生,刚才您说要给我写首诗,我夏雨轩实在受着有愧,但是阎公祠的对联可要求龚先生的宝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